- 相關推薦
淺談化學演示實驗的有效做法論文
摘 要:演示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地接受新知識,還可以使學生了解正確使用儀器及試劑的方法和操作過程,以便日后獨立進行實驗時會使用這些儀器和試劑,并進行正確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同時對學生觀察、理解、掌握課本知識和培養(yǎng)化學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演示實驗 規(guī)范操作 師生換位 科學素養(yǎng)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清晰、生動和神奇的化學實驗現(xiàn)象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科學探究情境,具有其它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其中演示實驗的作用,既有化學知識的直觀效應,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對學生觀察、理解、掌握課本知識和培養(yǎng)化學科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有效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精心準備,確保成功。實驗要較好地反映教學目的,服務教學要求,操作者必須確保實驗流暢、明晰、一目了然且安全,給學生提供突出鮮明的感官材料,準確揭示出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在上課前,教師應做認真充分的準備,選擇效果最佳、結(jié)果最佳的實驗方案、配套的實驗儀器和實驗藥品,要以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使實驗達到準確的預期結(jié)果。如初三化學中關于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關系的探究實驗,實驗目的要讓學生體會到石蠟蒸汽的燃燒,如何導出石蠟蒸汽并能成功地將其點燃是實驗的關鍵。在課下我做了多次實驗,尋找最佳的現(xiàn)象,最終得出:玻璃導管的長度最好在2.5厘米左右;手拿玻璃管會很燙,可用鑷子夾持;要拿穩(wěn),若有晃動會使氣流不穩(wěn),導致尖嘴處的火焰不易觀察到;或者用一個漏斗倒置在火焰上方,觀察氣流再進行點燃;玻璃管的粗細也很關鍵,可以用廢舊滴瓶上的膠頭滴管稍作處理即可。再如電解水的實驗,一定要在水中加入飽和的氫氧化鈉溶液增強導電性,加快電解速度;中間的連通管內(nèi)水不可過多,否則易造成產(chǎn)生氣體過快使堿液濺出而造成傷害。成功的實驗,不僅能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操作規(guī)范,注意細節(jié)。教師的演示操作對學生的規(guī)范養(yǎng)成、科學素養(yǎng)的熏陶、科學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以及實驗技能的形成至關重要。演示過程中,教師的操作要合乎規(guī)程,做到準確、規(guī)范、科學,使學生在觀看教師的演示后能了解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為今后獨立操作實驗做好準備。教師在操作時切不可為追求結(jié)果而忽視細節(jié)。例如,使用膠頭滴管要注意“四不”:不深入容器內(nèi),不接觸容器壁,不橫放,不倒置;用前用后要洗滌(滴瓶上的膠頭滴管不能清洗);試劑瓶蓋要倒放,標簽要朝向手心;再如試管夾夾持試管的角度及位置,藥品取用及用后的及時歸位,藥匙用前用后要擦干凈,不用手拿藥品……實驗的成功往往是由細節(jié)決定的。
三、引導觀察,突出重點。演示實驗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學習服務,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規(guī)律,從而掌握規(guī)律。實驗前首先要提醒學生觀察的目的是什么,從什么角度觀察,操作的先后順序、操作步驟,實驗裝置的特點,操作注意事項等;驗證性實驗還必須注意到實驗結(jié)果與理論的差異,對照實驗要提示對照的因素和理由等等。如實驗室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實驗前提出幾個問題:通氫氣之前應先做什么?實驗的主要步驟是什么?實驗完畢后應先干什么?若沒有目的性,只會使學生浮于實驗過程與表面現(xiàn)象,甚至只一味地看熱鬧,不知道為什么做此實驗,不知道實驗揭示了什么規(guī)律,更談不上自己去發(fā)現(xiàn)與探討問題了。
四、承上啟下,綜合培養(yǎng)。演示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清實驗的原理和步驟,既要組織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果,又要認識到初中化學屬于啟蒙階段,很多實驗是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的,對于這些實驗教師要做相應的指點,引導學生觀察特點進行歸類。例如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物質(zhì)的制備裝置,在演示后應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jié):反應物的特點是什么?條件有哪些?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為將來學習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制法、收集等做到理論準備。在選擇制取氫氣的藥品時,可選擇幾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如鎂、鋅、鐵,觀察反應速度的快慢作為選擇的依據(jù)之一,為將來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做鋪墊。通過從這些實驗中提取出的理論,再應用于后續(xù)的學習實踐中,提高了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靈活運用。
五、面向全體,提高效率。我認為演示實驗應具有100%的觀察度。在課堂演示實驗時,有些實驗往往因后面的學生看不清而圍觀到講臺,造成秩序暫時的混亂,耽誤了不少時間,有些不得不讓學生逐個傳看而消耗了許多精力和時間。故觀察度是衡量演示實驗質(zhì)量的重要標志之一,教師在準備實驗時一定要考慮到全體學生。例如試管實驗,顏色變化明顯的現(xiàn)象,后面的學生可以看到,若不是很明顯的現(xiàn)象如產(chǎn)生氣泡、金屬之間的置換反應現(xiàn)象、酸堿試紙的變色、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析出晶體、生成水珠等,可以改在點滴板上進行并借助投影達到目的。又如,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實驗室制取氫氣選擇什么金屬的對比實驗,需要觀察氣泡有沒有產(chǎn)生、反應速度的快慢來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這時通過實物投影儀放大效果最好。必要的演示實驗,若條件允許,可以改為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分組實驗,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綜上所述,課堂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輔助手段,正確、合理、靈活地使用演示實驗,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意識和觀察、思考等綜合能力,逐步養(yǎng)成化學學科的科學素養(yǎng)。
【淺談化學演示實驗的有效做法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化學課堂演示實驗的幾點看法10-26
初中化學實驗演示教學模式論文10-07
初中化學演示實驗改進二則化學論文10-08
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分析論文10-09
例談中學化學演示實驗教學應關注的問題論文10-08
淺談物理化學實驗課程改革及實踐的論文10-09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論文10-01
關于高中有效性化學實驗論文10-09
綠色化學實驗的有效開展10-05
淺談化學概念教學的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