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中班積木活動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班積木活動方案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積木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積木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通過搭積木的活動,培養(yǎng)小朋友的動手、動腦能力,訓練小朋友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科技的魅力,體會動腦動手的快樂。希望家長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具體事宜如下:
二、參加對象:
各中班以幼兒自愿報名原則,先在班上舉行比賽,推選獲勝者5組再參加幼兒園中班段的比賽。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9日
四、活動地點:
三樓多功能廳
五、參賽要求:
1、雪花片規(guī)格為大號雪花片(約4.3cm)
2、每班推選5組優(yōu)秀組合。
3、主題不限,每人搭一樣或者搭一個主題。
4、比賽時間:20-40分鐘內
5、比賽時,孩子獨立完成,家長老師不可幫助。
六、評獎方式:
1、評委:小班段、大班段老師
2、獎項設置:本次比賽設一等獎4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8個。
3、評分標準:
獨立完成,主題新穎,搭建的難易度,效果的呈現(xiàn)等。
中班積木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分辨各種立體形狀,說出各種立體形狀的名稱。
2、嘗試運用單雙數(shù)的知識正確計數(shù)形狀的數(shù)量,按要求寫出相應數(shù)字。
3、積極參與數(shù)學操作活動,體驗數(shù)積木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搭積木,分辨立體圖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1、進行搭積木活動,感受各種不同立體形狀積木的特征。
教師:小朋友,桌上有許多積木,你們選擇喜歡的積木來搭一搭。搭好后,說說你搭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狀的積木?這些積木像什么變成了什么樣子?
2、交流討論活動,在分辨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說出各種積木的名稱。
你們在搭積木的時候用了一些什么形狀的積木(引導幼兒說出有長方形、正方形、半圓形、圓柱形、三角形等積木)
3、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積木并有重點的追問是什么積木。
二、數(shù)積木,計數(shù)各種形狀積木的'數(shù)量。
1、計算自己所搭建的物體所需要的積木數(shù)量。
教師:小朋友,你們數(shù)數(shù)自己的積木,看看用了幾塊長方形的積木,用了幾塊三角形積木?
2、找好朋友,計算兩人所搭物品的各種積木的數(shù)量。
三、嘗試用單雙數(shù)記錄各積木數(shù)量。
1、了解圖意和圖示的關系。
教師:你們看圖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積木搭的小花,蝴蝶、飛機等。)小花,蝴蝶,飛機旁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每個立體圖形符號旁邊有什么?這些括號表示什么意思?讓幼兒知道圖意和圖示的關系。)2、數(shù)一數(shù),單數(shù)就用紅筆填寫在格子里,雙數(shù)就用藍筆填寫在格子里。
小朋友,我們可以用積木搭很多物品。這里有四幅畫,是哥哥姐姐搭的積木照片,今天,我們學學他們是怎樣搭的,并仔細數(shù)數(shù),這四樣物品一共用了幾塊積木,如果是單數(shù),就在相應的積木符號旁邊的括號用紅筆寫出數(shù)量,如果是雙數(shù),就在積木符號旁邊的括號用藍筆寫出數(shù)量。
3、交流練習結果,進行自檢,他檢。
中班積木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范例圖中物體的空間關系。
2、能用實物展現(xiàn)范例中的物體的空間關系。
3、幼兒能根據(jù)需要選取積木,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積木造型照片一套8張。
2、幾何積木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球體各兩個。
3、底卡3《補圖畫1》,圖形補塊6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ā芭膳蓪W麥麥搭積木”為情景)
1、介紹角色出示麥麥和派派:“麥麥是搭積木能手,每天都能搭出一種新花樣。(出示積木照片)派派想學麥麥搭積木,就把麥麥搭的`積木拍成了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你能看出麥麥搭的是什么嗎?”幼兒欣賞。
2、看照片搭積木
取任意照片,提問:“用了幾塊積木?分別是那些積木?”出示積木,根據(jù)照片找出積木,搭積木。
二、幼兒分組操作
1、分組操作
請幼兒回到自己所在組開始搭積木。
2、觀察指導
教師巡視各組,觀察幼兒是否理解操作規(guī)則。
3、提示常規(guī)教師:“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給其他小朋友檢查一下,檢查完后要把所有積木放回筐子里,如果少了趕緊找一找,材料都收好了就可以和相應組小朋友交換操作。
三、交流評價
1、展示交流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都搭好了么?把搭好的積木留在桌子上,請大家相互參觀一下。
2、評價
教師:“今天我看到小朋友用積木把每個圖上的建筑都搭了一遍,你們真棒。”
3、整理
教師:“派派要和大家再見了,我們也一起把材料收起來吧。幼兒有序收學具,活動結束。
中班積木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嘗試在游戲情境中進行有目的的構建,探索發(fā)現(xiàn)積木因不同的連接方法而呈現(xiàn)的奇妙變化。
活動準備
積木若干、毛毛蟲圖片、絨布毛毛蟲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自由搭建。
1、回憶與交流:你用積木搭過什么?
2、幼兒嘗試用7塊積木自由搭建。
3、欣賞作品。
教師分析
從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導幼兒關注積木不同的連接方法所產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積木的多變性。
二、搭毛毛蟲
(一)游戲一:搭一條毛毛蟲
1、(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求)也用7塊積木搭一條毛毛蟲。
2、(幼兒交流)你是怎樣搭毛毛蟲的?怎樣把毛毛蟲的身體連接起來?
(二)游戲二:毛毛蟲變長了
1、(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比較,看看誰的毛毛蟲最長)
2、(教師提出搭建要求)讓你的毛毛蟲變得更長。
3、(幼兒“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較并交流)你的毛毛蟲是怎樣變長的?
小結:積木連接的孔越少,毛毛蟲就越長。
(三)游戲三:會扭動的`毛毛蟲
1、(教師出示絨布毛毛蟲玩具)請大家觀察一下,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和絨布毛毛蟲在形狀上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積木搭出來的毛毛蟲是直的,絨布毛毛蟲是可以扭動的。
2、(教師引導并提出搭建要求)讓你搭建的毛毛蟲扭動起來。
3、(幼兒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體會)你是怎樣讓毛毛蟲扭動起來的?
小結:兩塊積木只要各連接一個孔,毛毛蟲就可以扭動了。
【中班積木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積木活動方案12-20
小班積木區(qū)域活動方案(精選7篇)10-09
大班科學活動教學方案:積木躺倒了10-08
《平平搭積木》教學方案10-07
大班的數(shù)積木教學方案10-08
中班活動方案04-21
中班活動方案03-31
積木真好玩教學方案10-07
幼兒園游戲活動《有趣的身體積木》教案方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