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9-12 14:12:2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9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探索性活動是幼兒自發(fā)的、自主學習、自由表達的開發(fā)性活動,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能不斷地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往往比較局限,而教師此時就是他們的引導者、聆聽者、推動者。小班幼兒年齡小,對色彩鮮艷的、有聲響的、會動的物品感興趣,喜歡重復擺弄物品。另外,幼兒手眼協(xié)調較弱,因此選擇此活動以發(fā)展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及手眼協(xié)調能力。也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選擇《會唱歌的瓶娃娃》這個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嘗試讓瓶子發(fā)出聲音。對探究聲音感興趣。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1.課件。2.黃豆、米、沙子、輕泡、碎布、棉花;人手一個空礦泉水瓶,勺子。3.每人一個瓶娃娃小卡片;黃豆、米、沙子、輕泡、碎布、棉花等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隨《春雨沙沙》的音樂,邊做動作邊進入場地,找位置坐下來。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和吳老師唱了什么歌呀?(春雨沙沙)大家唱的可真好,那小朋友們記不記得我們以前是用什么打擊樂器給這首歌伴奏的?(沙球)那我們今天也用沙球來伴奏好嗎?(好)可是我們班的沙球只有一個,怎么辦呀?小朋友們來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幼兒自由發(fā)言)

 。ǚ治觯河變哼\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由發(fā)揮想象,)

  二、播放課件,‘瓶娃娃’:“我也有辦法!我也有辦法!”

  師:“咦,是誰在說話?”

  ‘瓶娃娃’:“是我,是我,我是瓶娃娃,我還帶了好多小伙伴來呢!

  師:“瓶娃娃,你有什么好辦法呢。”

  ‘瓶娃娃’:“小朋友可別小看我哦,我扭扭身體就能發(fā)出像沙球一樣好聽的聲音哦!

  師:“哇,那我們歡迎瓶娃娃給我們表演一下”

  (視頻:瓶娃娃扭動身體)

  師:“咦?怎么沒有聲音?”

  ‘瓶娃娃’:“嗯,我現(xiàn)在肚子里空空的,好餓呀,要請小朋友幫忙喂我吃點東西,我的身體才能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哦。”

 。ǚ治觯何彝ㄟ^播放瓶娃娃的動畫,和老師一起進行對話,這種對話就像是小朋友平時上課回答老師的'提問一樣,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年齡,可有效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喂瓶娃娃吃東西,讓瓶娃娃肚子里發(fā)出聲音,這樣自然而然引出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猜想,哪樣東西裝在瓶寶寶肚子里會發(fā)出聲音。

  1.出示掛圖。請幼兒按猜想把小卡片貼到掛圖上。

  2.幼兒操作,教師歸納幼兒的猜想結果。

 。ǚ治觯簰靾D中各種物品的展示,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通過讓幼兒猜想和操作等環(huán)節(jié),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為接下去的活動作鋪墊。

  四、激發(fā)興趣,讓幼兒一起探索。

  教師用語言激發(fā)幼兒的操作興趣:讓我們用桌上的棉花、黃豆、沙子等來“喂” 瓶娃娃吧,瓶娃娃吃了東西就會“唱歌” 。

  1.介紹材料和操作規(guī)則。

  2.交代注意事項,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娃娃。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ǚ治觯横槍ν邪嘤變合矚g動手摸索的學習特點,考慮到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fā)展的關鍵,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融合了動手擰瓶蓋這一細節(jié),喂瓶娃娃吃“東西”,先要擰開瓶蓋,再將豆豆、沙子等從瓶口放進去,給瓶娃娃喂完后,再將瓶蓋擰緊;顒又,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嘗試將各種東西喂到瓶娃娃“肚子里”,幼兒在反復的操作過程中,不僅懂得了喂哪些東西瓶娃娃會發(fā)出聲音,喂哪些東西瓶娃娃不會發(fā)出聲音,一些幼兒也在操作中學會了將東西放進瓶子里和將東西取出瓶子的方法。小朋友們在喂完瓶娃娃后都迫不及待的搖瓶子,當聽到瓶娃娃“唱歌”了,都非常興奮,幼兒不僅動腦、動手、聽覺上還得到了刺激,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收益很多。)

  五、交流分享。

  1.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娃娃發(fā)出聲音了嗎?

  2.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出示掛圖,根據(jù)幼兒剛才的猜想和操作情況,總結出哪些東西放入瓶子會發(fā)出聲音,哪些不會。

 。ǚ治觯河變和ㄟ^猜想到驗證,體驗了科學活動的神奇與樂趣,并愿意與他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六、結束:在音樂聲中,讓幼兒搖動瓶娃娃為音樂《春雨沙沙》伴奏。

  1.師:“今天瓶娃娃可幫了我們一個大忙了。我們謝謝瓶娃娃吧。(播放課件)‘瓶娃娃’:“不用客氣,不用客氣。”

  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們每人手里都有“沙球”了,我們來一起用沙球為《春雨沙沙》伴奏吧。

  2.全班幼兒一起邊唱邊用“沙球”伴奏。

 。ǚ治觯哼@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放松全身,再次體驗活動的快樂。當音樂響起,幼兒都快樂的跟著老師動起來,搖響了手中的瓶娃娃。)

  七、活動延伸:請小朋友拿著瓶娃娃回家去找找還有哪些東西喂到瓶娃娃肚子里會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ǚ治觯罕经h(huán)節(jié)是對幼兒進行教學的復習與鞏固。更是將教學的效果融于幼兒日常的生活中去,激發(fā)幼兒去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的奧妙。)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張老師的活動是科學活動《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她將枯燥的數(shù)學活動,通過情境、游戲、操作等生動有趣的形式,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改變以幼兒為中心的活動方式,將幼兒作為活動主體,讓幼兒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載體,在身體上尋找數(shù)字,激發(fā)幼兒探究自己身體各部分器官的興趣,盡情挖掘與身體所有可能的相關的單雙數(shù),充分刺激幼兒觀察的敏感空間,鞏固孩子的單、雙數(shù)的概念;顒尤缦拢

  活動目標:

  1、嘗試尋找身體上的數(shù)字,激發(fā)幼兒探究身體秘密的興趣。

  2、能區(qū)分單雙數(shù),進一步感知單雙數(shù)的概念。

  活動重難點:尋找身體上的數(shù)字,區(qū)分單雙數(shù)。

  活動準備:黑板上8、9的兩間房子、1——10的數(shù)字、記錄紙、筆。

  活動流程:引起興趣——操作探索——交流分享

  活動過程:

  一、去數(shù)字王國。

  1、今天我想帶小朋友去數(shù)字王國看看數(shù)字精靈,你們猜猜數(shù)字王國里會有哪些數(shù)字精靈?

  2、哦,小朋友認為有很多數(shù)字精靈在,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8、9)

  3、你們看到了誰?

  4、咦,怎么這么大的數(shù)字王國里只有2個數(shù)字精靈(8、9)呢?那其他的數(shù)字精靈到哪里去了呢?你們猜一猜?

  二、找身上的數(shù)字精靈。

  1、那我們一起去問問這2個數(shù)字精靈:數(shù)字精靈,你能告訴我你的`朋友到哪里去了嗎?

  2、剛剛數(shù)字精靈悄悄地告訴我,這些調皮的數(shù)字精靈今天躲到我們身上來了,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你們能不能找到它們呢?

  3、這些數(shù)字寶寶中有些是單數(shù),有些是雙數(shù),那我們身體上哪些地方找到的數(shù)字是單數(shù)?又有哪些地方找到的數(shù)字是雙數(shù)?朱老師先找到了,它呆在了我的嘴巴里。我找到了一個雙數(shù)2,我的嘴巴里有2排牙齒,可以用數(shù)字2來表示,2是一個雙數(shù)。小朋友想不想來找找看?(引導幼兒從多角度進行尋找,如:身體衣服上、自己的五官等。要求從身體從上到下按順序尋找入手,)

  4、哦,我們身上有這么多的單數(shù)和雙數(shù),那請我們的小朋友把在身體上找到的單數(shù)和雙數(shù)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但記錄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讓別人看的懂你記錄的內(nèi)容。

  5、那怎樣記錄才能讓別人看得清楚呢?(幼兒討論)

  6、小結:記錄的時候要清楚,是身體上的哪些東西?是哪些數(shù)字精靈?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7、幼兒嘗試操作并進行記錄。

  三、送數(shù)字精靈回家。

  1、誰來介紹一下,你剛剛記錄了哪些內(nèi)容?

  1)你在哪些地方找到了哪些數(shù)字精靈們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2)你找到了哪個數(shù)字寶寶,你怎么知道它是單數(shù)?

  小結:2個2個圈,最后多了一個的就是單數(shù)。2個2個圈,正好的就是雙數(shù)。(若幼兒找出10以上的數(shù)字,再討論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2、今天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數(shù)字精靈,出來這么久王國里的兩個數(shù)字精靈盼望著朋友早日回家,我們一起把它們送回家好嗎?

  3、(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房間)出示數(shù)字3的卡片把它往雙數(shù)的房間送。真奇怪,數(shù)字精靈怎么回不了家呢,明明這是它們的王國,為什么就回不去呢?什么原因呢?(引導幼兒說出走錯房間了)

  4、這兩個是什么房間?那它應該去哪個房間?為什么?

  5、那剩下的這些數(shù)字精靈該回到哪個房間,才能不走錯呢?(出示數(shù)字1——10)

  6、這些調皮的數(shù)字精靈終于回家了。原來1、3、5、7、9住在這間,2、4、6、8、10住在那間。我們能不能給兩間房子取個名字呢?

  四、活動延伸。

  1、我們認識了單數(shù)和雙數(shù),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我們回去再找找看還有哪里有單數(shù)和雙數(shù)的,明天和小朋友一起來交流一下。

  2、數(shù)字精靈已經(jīng)回家了,我們身上有數(shù)字的秘密,還有什么秘密呢?以后我再一起來探索身體的奧秘了,好嗎?

  兩個活動設計以不同形式將整個活動貫穿,真正體現(xiàn)“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理念,兩個活動的分工,不一樣的教學模式也深深吸引住了孩子,激起了他們的探究的欲望。每次活動過后,細細地回味著,讓自己會有一種付出勞動后有所收獲的喜悅感,也會激勵自己在以后的支教生涯中一如既往地前行。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愿意用多種方法探究問題,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獲取經(jīng)驗。

  2. 感知冰受熱后會融化的特點,了解冰融化的過程。

  3. 能利用輔助材料探索自然物變化的奧秘。

  活動準備:

  托盤,每人一塊冰,觀察冰中禮物。記錄卡每人一張,筆、毛巾、盆、熱水、溫水、酒精燈、小錘等工具。

  2. 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幼兒玩冰塊,觀察冰中禮物。

  提問:

 。1)冬爺爺為我們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份禮物,你們看看是什么?

  (2)透過冰塊看見了什么?為什么?怎樣快速取出禮物呢?

  2.探索使冰塊融化的方法。

  (1)介紹幾種輔助材料。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的材料,請你們用這些材料試一試,看看哪些材料的使用可以讓冰融化,能很快取出冰中的`禮物。

  (2)幼兒動手操作,啟發(fā)幼兒使用提供的材料做實驗。

  3.交流探索的方法。

  (1)請幼兒比一比誰的冰最小,講講它的融化方法。

 。2)總結出讓冰融化的方法:把它放在熱水里,冰變小了;把它放在暖氣上,冰都化了,變成水了;把它砸碎后,放在水里不見了,變成了水?傊,越熱,冰塊越小,冰化得越快;越冷,冰塊越大,冰化得越慢。

  4.將禮物放在陽光下曬干。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電風扇的構造和主要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個臺扇,一把扇子。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從戶外活動回到活動室,一邊檫汗,一邊說:“天氣真熱呀!

  2、教師請幼兒到盥洗室洗手擦汗后回座位以后,打開電風扇。引起幼兒對于電風扇的興趣。

  3、觀察電扇:電扇有扇葉,轉起來以后很快,有風。

  4、請幼兒說說自己家里的電扇是怎樣的?

  5、教師把臺扇拿出來,讓幼兒和吊扇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

  6、教師請幼兒拿起桌子上的一把扇子來扇一扇,說說是什么感覺?哪個風大,哪個風小?

  7、教師總結:電風扇真有用,有了它,夏天再熱也不怕了。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石頭的基本特性。

  2、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重點:

  了解石頭的基本特性。

  活動難點:

  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與教師、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石頭房子圖片、顏色、大小不一的.石頭若干、雞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帶領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出示彝族石頭房子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這是什么?”

  3、設疑提問:“這些漂亮的房子是有用什么材料來建造的?”

  “彝族人為什么要選用石頭作材料來蓋房子?”

  “石頭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請小朋友找一個石頭做朋友)

  二、多種感官感知、多向交流、體驗特性

  1、看石頭朋友,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石頭朋友的形狀、色彩、花紋、大小等。

 。1)“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你的石頭朋友是什么樣子的?”

 。2)“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兩塊石頭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聽石頭朋友說話,引導幼兒仔細傾聽,了解石頭是否會發(fā)聲

  “怎樣才能讓石頭朋友發(fā)出聲音呢?”(引導幼兒玩石頭)

  3、聞聞石頭朋友,引導幼兒聞一聞,看看它是否有味道。

  4、摸石頭朋友,引導幼兒摸摸石頭朋友的臉,再摸摸自己的臉,比比誰的臉硬,認識石頭硬的特性。

  “石頭朋友玩累了,讓它坐在你的腿上休息一會兒吧!

  三、設疑、探索操作-----石頭與雞蛋誰硬?

  1、出示雞蛋,提出問題:石頭與雞蛋誰硬?

  2、幼兒實驗活動,用石頭與雞蛋相碰,得出結論:石頭堅硬。

  提出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和石頭朋友玩?

  引導幼兒想出小朋友玩石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亂扔防止打傷人的道理。

  四、教師小結:

  我們石林有很多石頭,彝族人很聰明,知道石頭外型漂亮,沒有味道、很堅硬,所以用石頭來建造房子,不僅美觀、而且環(huán)保、又安全,真好!石頭除了可以蓋房子,還可以制作工具、裝飾品、首飾等,它的用處真大!

  五、以送石頭朋友回家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能夠讓幼兒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是語言領域非常重要的能力提升

  【活動目標】

  1、對力作用于蛋殼凹面、凸面所出現(xiàn)的不同現(xiàn)象產(chǎn)生探索欲望和興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較大的現(xiàn)象,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3、能簡單記錄實驗結果,并能較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較大的現(xiàn)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難點:能簡單記錄,并能較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多媒體課件;2、操作材料:蛋殼(分成兩半),兩支削尖的鉛筆,粗吸管(操作材料教師和幼兒每人一套);3、記錄表、筆;4、紅色的水、滴管。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力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知。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播放視頻《小雞出殼》;引出問題:蛋殼的凹面容易被啄破還是凸面容易被啄破?

  基本部分

  1、實驗:驗證蛋殼的凹面承重力強還是凸面承重力強。

 。1)猜想———請幼兒思考是蛋殼的.凹面承重力強還是凸面承重力強?教師在預設的記錄表中記錄和統(tǒng)計幼兒猜想結果。(2)引導幼兒觀察實驗

  材料———引導幼兒用鉛筆尖代替小雞的尖嘴巴,來模擬小雞用尖嘴啄蛋殼的過程;教師演示實驗;教師講解實驗具體要求并強調:手握鉛筆的位置;鉛筆與吸管的距離;蛋殼中心;手拿蛋殼的方法;實驗的順序(先啄凹面再啄凸面);記錄啄破所需要的次數(shù)。

 。3)交流實驗的結果,引導鼓勵幼兒自己說出結論。

  (4)教師小結:蛋殼的凹面容易被啄破,凸面不容易被啄破,所以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薄殼結構原理(建筑學術語)

  2、實驗:解釋凸面承重力強的原因。

 。1)猜想:為什么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教師演示實驗:用可見的“水”代替作用于蛋

  殼的無形的“力”,將有色的水分別滴在蛋殼的凹面和凸面,請幼兒觀察發(fā)生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教師小結:作用于蛋殼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樣,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凝聚在一起,力量就比較大,所以凹面容易被啄破;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樣流到四周,被分散,這樣的話力量就比較小,所以凸面不容易被啄破,能夠承受更大的力量。

  3、了解薄殼結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fā)幼兒想一想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像蛋殼的物體(如安全帽、燈泡等)。(2)結合多媒體課件,像幼兒介紹薄殼結構在建筑學中的應用。(如教堂的屋頂、悉尼歌劇院、中國國家大劇院等)

  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繼續(xù)在生活中識別各種薄殼結構原理的建筑物

  【活動反思】

  1、將所教的內(nèi)容與幼兒的強烈興趣結合起來。教師就運用了小雞破殼的視頻創(chuàng)設了問題情境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興趣。

  2、以生活中要解決的問題開始一個主題。教師可以問幼兒“生活中,凸面的房頂、平面和凹面的房頂哪個更加堅固?”

  3、教學中老師科學嚴謹規(guī)范,要求幼兒手持蛋殼,并找到蛋殼中心點(敲擊的位置),通過演示實驗,規(guī)范了幼兒的實驗行為。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天氣變化,知道不同天氣現(xiàn)象的名稱,并用語言正確表達。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晴天、雨天、多云的氣象圖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標志圖片,小兔圖片

  活動過程:

  1、情景角色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扮演小兔:聽說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然后教師演的小兔起了床,拉開窗簾,強烈的陽光射進來。

  2、觀看圖片了解不同的天氣變化。

  (1)觀察晴天的天氣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啊?

  教師出示晴天的氣象標志:一個紅太陽。

  小兔:今天是個大晴天,紅紅的太陽高高掛,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觀察陰天的天氣特征。

  小兔提著籃子走在樹林里,忽然一片烏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陽。

  教師播放陰天的氣象,問:現(xiàn)在天氣怎么樣?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出示陰天的天氣標志:烏云。

 。3)觀察雨天的天氣特征。

  教師播放雷雨氣象,討論:這時候,天氣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小朋友聽到了什么聲音?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呢?教師出示雨天標志:雨滴。

  3、幼兒從圖片中找出晴天、陰天、雨天的標志并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標記,能夠簡單的對垃圾分類方法。

  2. 教育幼兒愛護身邊的環(huán)境,將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萌生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新型垃圾箱的照片,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廢物,有關垃圾危害的圖片,自制小型分類垃圾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區(qū)中新型垃圾箱照片,認識垃圾箱上的標識

  1、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這個垃圾箱和我們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二、認識 “可回收”的垃圾

  1、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再三循環(huán)的垃圾。)

  2、你覺得哪些是屬于可回收垃圾呢?

  3、幼兒討論,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三、認識“不可回收”的垃圾

  1、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就是不可以再次利用,工人叔叔會把它們填埋掉)

  2、哪些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

  3、幼兒討論,教師出示相關圖片。

  四、幼兒操作,分類投放垃圾

  1、垃圾分類投放很重要,這兒有一些垃圾,大家先看看,哪些是屬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屬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請幼兒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投放到垃圾箱里。

  3、集體檢查投放得對不對。

  五、活動延伸

  咦,那廢電池呢?是屬于可回收垃圾還是不可回收垃圾呢?

  讓我們回家找找,還有哪些垃圾也是有毒垃圾呢?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

  2、交流探索結果,增強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能“站住”的和不能“站住”的物品多種,

  如:盒子、瓶、筆、紙、直尺、羽毛、書、水彩筆、積木、牙簽、吸管(粗、細)等,每組一份。

  2、輔助站立的物品,

  如:插塑積木、橡皮泥、米、沙子、膠帶、剪刀、皮筋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4、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 觀察活動材料,引起幼兒興趣。

  1、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說說哪些東西能站住,哪些東西不能站住?

  2、 實際操作,區(qū)分哪些東西能站住,哪些東西不能站。

  3、 提問:為什么有的東西一站就站住了,而有的東西不容易站住呢?

  二、 嘗試用多種方法讓不能站住的物體站起來。

  1、 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那些不能站住的東西站住呢?

  2、 幼兒嘗試操作,并進行記錄。

  3、 陳列展覽,相互交流。

  三、在沒有輔助物的幫助下,嘗試讓紙站起來。

  1、 要使紙站起來有多少種辦法呢?

  2、 引導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辦法使紙站住,并進行記錄。

  3、 陳列展覽,相互交流。

  總結:

  今天小朋友想到里許多好辦法讓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物體也想站起來的,讓我們一起去校園里找一找,想個辦法幫幫它,好嗎?

  教學反思:

  “站住”與“不能站住”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xiàn)象,我抓住這一現(xiàn)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際操作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要使不能站的物體站起來,可通過改變物體的形狀,借助其他物體等方法來增強物體的'平衡性。在設計活動時,我由淺入深,從一開始借助輔助物——沒有輔助物,最后使一張紙能站起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過程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互相交流表達,通過實際操作、記錄,使幼兒更具體明確地了解更多的方法。

  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我覺得還應多注重幼兒的能力培養(yǎng),當遇到困難時,盡量給幼兒獨立思考的余地,讓他們自己嘗試解決困難。

  觀摩意見和建議:

  本次活動從實際生活中取材,活動環(huán)節(jié)步步深入,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實踐中探索,從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識,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貫徹了“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學理念。教師教態(tài)親切,把握自如,活動效果較好。

  建議:

  材料擺放可分散些,以避免幼兒操作時太擁擠。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26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3-23

【精】科學活動教案03-23

【薦】科學活動教案03-19

科學活動教案【熱】11-18

科學類活動教案04-04

科學活動教案模板05-05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5-09

科學活動青蛙教案11-05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