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含義,感知事物之間的依存關(guān)系
2、學著有表情地朗誦,抒發(fā)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磁帶《娃哈哈》;教學掛圖,幼兒用書,詩歌錄音《我們的媽媽是祖國》
活動過程:
1、聽歌曲《娃哈哈》,唱唱跳跳
“你們每一個人唱這首歌的時候,為什么臉上都笑嘻嘻的?”
2、聽賞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出示背景圖,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你在詩歌里聽到了什么?”(邊說邊出示插入圖片)
討論理解詩歌內(nèi)容
“為什么說小草的媽媽是泥土?”
欣賞配樂詩歌(一至兩遍)
3、閱讀幼兒用書,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老師的語言太平和,沒有激情。在組織方面也有所欠缺,活動中的幼兒沒有積極性,只有在老師教育后,小朋友們才會注意力集中點。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狼是食肉動物,初步理解浪的行為習性和有關(guān)生態(tài)平衡的粗淺知識。
2、對動物保護有興趣,能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大灰狼該不該救》
活動重點:理解浪的行為習性和有關(guān)生態(tài)平衡的粗淺知識。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出示圖:(模擬狼的叫聲)“這是什么地方?”“聽這是什么聲音?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
2、聽故事:
“原來老狼掉進了陷阱在呼救,你們說怎么辦?”
3、問題討論:
。1)圍繞問題談說想法:“要不要救大灰狼,為什么?”
。2)幼兒分成救和不救兩組,在小組內(nèi)擺開自己的觀點。
。3)教師參與兩組之間,了解幼兒的想法。
4、闡述觀點:
(1)幼兒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師談自己的想法:狼是食肉動物,但我們不能因為狼吃小動物而隨便亂捕殺,這樣會造成自然界生物鏈的`斷裂和生態(tài)的不平衡,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應該和它們和平共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蝸!拔⑿Α钡暮x,體驗蝸牛濃濃的友愛之情。
2、懂得不管力大小,懂得可以關(guān)心別人,給人以快樂。
3、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中班下冊5號掛圖、圖片。
2、幼兒教材。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表情啊?
幼:微笑、笑
師:你們什么時候有這種表情?
幼:高興、快樂
師:看見別人微笑你心里會是怎么樣?
幼:我也會微笑。
師:原來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二、觀察掛圖
1、傾聽
師:今天啊,有一群小動物也微笑的嘰嘰喳喳,誰能猜猜看他們在說些什么?
2、討論
師:小鳥會怎么說?
幼:唱歌
師:大象呢?
幼:幫別人干活
師:小兔呢?
幼:送信
師:剛才,你們有沒有聽到他們在說些什么,老師聽到了,讓 老師來說給你 們聽聽。
幼:……
師:你們看這是誰?
幼:
師: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幼:
師:蝸牛想出了一個辦法,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是什么辦法。
3、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蝸牛終于找到自己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式,那就是——微笑,今天老師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微笑》,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三、幼兒講述
師:你們喜歡小蝸牛嗎?為什么?
幼:喜歡,因為他給別人帶來快樂。
師:小朋友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給別人帶去快樂,讓我們一起來說說。
幼:……
四、拓展
師:小朋友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給朋友帶來微笑呢?
幼:
師:做什么事情使朋友快樂?
幼:
四、活動小結(jié)
回教師我們也去畫一張微笑送給你的好朋友。
課后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預設的內(nèi)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diào)整來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所要體現(xiàn)的閱讀要求并沒有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么輕重,因此根據(jù)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huán)節(jié)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diào)整環(huán)節(jié):幼兒在初次閱讀后,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nèi)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后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jīng)驗,然后教師在安排幼兒的繪畫活動時。并重點放在直到幼兒的繪畫出快樂的笑臉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diào)整,就可能會更貼切于目標,更有助幼兒的掌握。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語言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并根據(jù)這次活動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調(diào)整和改進的。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初步學會朗誦兒歌。
2、能說說小動物的尾巴及了解小動物尾巴的用處。
活動準備:
動物角色。
重點難點:
了解小動物尾巴的用處。
活動過程:
一、出示角色,想像討論
1、逐一出示動物角色,想像討論。
。1)這是誰呀?(金魚)它的尾巴像什么?
(2)牛、小猴、燕子、狐貍、袋鼠、壁虎的提問同上。
2、小結(jié):每一種小動物都有一根尾巴,它們的尾巴都是長得不一樣的。
二、欣賞兒歌,學習理解
1、師朗誦兒歌。
2、結(jié)合兒歌內(nèi)容進行提問:
。1)兒歌中有哪些小動物?
。2)兒歌中講了一些小動物的`尾巴能做什么事?
3、幼兒學習理解兒歌,用各種形式朗誦兒歌。
三、相互交流,提升經(jīng)驗
1、討論:兒歌中這些小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它能幫助小動物做什么事情?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用處?
3、小結(jié):原來小動物的尾巴不僅漂亮,還能幫助小動物做事情。
4、請小朋友回家再找找有關(guān)動物尾巴的資料。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 引導幼兒信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3. 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guān)心愛護幼兒園。
重點vs難點
1、 理解詩歌,學習詩歌
2、仿編詩歌
· 活動準備
1. 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 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學具。
3. 根據(jù)內(nèi)容制作的頭飾若干。
· 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的家在哪里?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了解詩歌內(nèi)容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是誰的家? 2、教師分別出示各種圖片:這些是什么?他們的家在哪里?
3、請幼兒幫忙找家
4、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5、 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6、傾聽配樂詩歌《家》,要求幼兒傾聽時想像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每一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師: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
師:為什么說樹林是小鳥的家?
以此類推
師:為什么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誰的家?
教師讓幼兒充分發(fā)表看法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家,每個小朋友要關(guān)心愛護幼兒園。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的朗讀詩歌
四、 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幼兒自由發(fā)言后,將幼兒講述的內(nèi)容畫下來,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請幼兒自由講述)
例:
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密蜂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幼兒嘗試著把仿編內(nèi)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幼兒編出:
藍藍的天空是太陽(飛機、月亮、星星、宇宙飛船、外星人、直升飛機……)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狐貍(孔雀、大象、大灰狼、長頸鹿、啄木鳥……)的家。
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學說故事中動物的話,感受動物們友愛互助的情感。
2、知道水面倒影的有趣現(xiàn)象。
準備:
1、PPT課件、故事錄音磁帶。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環(huán)節(jié):
一、說教材: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對于成長中的幼兒來說,語言不僅是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也是需要學習的對象。語言使幼兒實現(xiàn)了與他人的溝通。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美化幼兒的心靈,發(fā)展幼兒的智力。
《小土坑》講的是關(guān)于小動物的故事,而中班的孩子對小動物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這個故事幼兒很喜歡聽,而且不僅幼兒喜歡聽,里面還隱含了社會和科學兩方面的內(nèi)容,有很好的教育價值。故事里的小動物們互相幫助,體現(xiàn)的是友愛互助的美好情操,屬于社會領(lǐng)域的內(nèi)容;小動物在小土坑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是鏡面成像的原理,屬于科學領(lǐng)域的內(nèi)容,體現(xiàn)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綜合性。因此,我選擇了本次活動內(nèi)容。
二、說目標:
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及中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水平,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第一是知識情感目標,通過學說故事中動物的話以及感受動物之間友愛互助的情感,這是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積極地促進教學活動朝產(chǎn)生最大成效的方向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幼兒的內(nèi)部需求,制定難易程度適中的目標,找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只有這樣才能使他產(chǎn)生良好的激勵作用,激發(fā)幼兒強烈的學習動機,引起持久的學習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能力目標是:通過提出疑惑——觀察分析——解決疑惑,讓幼兒了解水面成像的有趣現(xiàn)象,這也是我的教學難點。
三、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過程是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實際、目標定位以及重難點的突破來設計的,力求讓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活動中來。為此,我設計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以PPT形式依次出示動物圖片,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再出示小土坑,拋出問題,通過討論知道小土坑的含義,從而了解下雨了,小土坑會積滿水的現(xiàn)象。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說故事中動物的話,嘗試說出動物著急的語氣。在分段理解故事中,對于問題的提問、設置上層層遞進,由嘗試學說故事中的語句到理解性自主復述故事中的語句,給幼兒提供更多想象和表現(xiàn)的空間。
第三環(huán)節(jié):通過交流討論,知道水面倒影的現(xiàn)象。
第四環(huán)節(jié):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水面倒影的理解。
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PPT1:逐一出示各種動物
師:瞧,草地上誰出來玩啦?
2、出示PPT2:觀察小土坑,理解小土坑
師:這是小土坑,你們知道什么是小土坑嗎?
小結(jié):在草地上凹下去的蠻大的一個洞就是小土坑。
3、出示PPT3:了解土坑的變化
師:下雨了,小土坑有什么變化?
小結(jié):下雨了,下雨了,母雞、公雞回家了,大肥豬、小山羊回家了,老黃牛也回家了。淅瀝淅瀝,小土坑里積滿了水。
二、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中動物的話
過渡語:啊!雨停了,雨停了,太陽公公露出了笑瞇瞇的臉,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聽一聽,誰出來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ㄒ唬┓侄卫斫猓瑢W說對話
1、出示PPT4
。1)提問:母雞走到土坑邊,看到了什么?它看見一只母雞掉進土坑里,著急的母雞叫了起來,它會怎么叫?
(2)教師用著急的心情講述故事片段。
。3)幼兒學說故事中的語言。
2、出示PPT5
。1)提問:公雞來到土坑邊,有沒有看見母雞?它看到了誰?它會怎么說?
(2)教師與幼兒對話,教師說旁白部分,幼兒學說公雞的話。
3、出示PPT6
(1)提問:小山羊也像母雞、公雞一樣,叫了起來,它會怎么說?
(2)請妹妹朋友和教師一起念旁白,弟弟朋友學說小山羊的話。
4、出示PPT7
(1)大肥豬它又會怎么說呢?
。2)誰來說旁白?誰愿意來做大肥豬?(幼兒和幼兒之間說對話)
5、出示PPT8
提問:想一想,前面的小動物是怎么說的?老黃牛會怎么說?(鼓勵幼兒自主學說故事中的語句)
三、經(jīng)驗提升,理解水面倒影的現(xiàn)象
1、出示PPT9:
大伙都來了,現(xiàn)在土坑里有誰?它們會怎么做呢?
2、出示PPT10:
小動物們找了自己的朋友來救它們,它們往土坑里一瞧:土坑里有誰?為什
么?
3、帶著問題完整的傾聽故事。
4、提問:母雞的話對嗎?小動物們究竟有沒有掉進土坑里?
小結(jié):原來小土坑里的動物是他們自己的倒影。
四、實踐操作,集體驗證
1、出示操作材料,
要求:在附頁的6幅小圖中,對應大圖片,選出正確的3幅,在下方拼貼倒影。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分享交流,集體驗證。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參與情景游戲的過程中,自然學得兒歌。
2、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樂。
3、引導幼兒在兒歌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小魚胸飾(人手一份),背景―河,配樂磁帶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內(nèi)容體驗與朋友一起的快樂
活動過程:
。ㄒ唬┮鹋d趣
1、出示背景圖:師、老師帶你們?nèi)地方,這是什么地方?
2、藍藍的河水中游來了誰(一教師扮小魚游過來)
。ǘ├斫鈨焊鑳(nèi)容
1、感知理解兒歌第一、二句
1)幾條小魚水中游。
2)誰看出來了一條小魚水中游,它的心理怎么樣?從哪里看出它心理很難受、不開心?為什么不開心呢?
3)一條小魚水中游,沒有朋友多么孤單,真沒勁,所以它感到“孤孤單單真難受”。
4)怎么樣能讓這條小魚開心起來呢?
2、感知理解兒歌第三、四句
1)請一位愿做小魚朋友的幼兒帶上胸飾,跟著教師扮的魚一起游。
2)現(xiàn)在幾條小魚在水中游?
3)現(xiàn)在小魚高興嗎?小魚是用什么動作表示高興的?
4)兩條小魚水中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3、感知理解兒歌第五、六句
1)有許多小魚一起在水中游,小魚會怎么樣呢?
2)誰原因做它們的`朋友,請一起到小河里游。
3)哇!這么多小魚都是我們的好朋友真快樂。
4)有許多小魚水中游,塊塊樂樂水中游。
。ㄈ┬蕾p學習
1、完整欣賞兒歌
2、提問:一條小魚在水中游,為什么很難受?后來為什么又高興了呢?
3、請幼兒做小魚,邊欣賞邊做動作。
。ㄋ模┯螒蚪Y(jié)束
帶領(lǐng)幼兒一同游戲《捉小魚》
活動反思: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xiàn)能力及 思維的敏捷性。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勇于探索、敢于嘗試的精神。設計活動的目的主要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7-18
中班語言游戲活動教案11-13
語言活動設計教案中班02-28
關(guān)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31
中班微笑語言活動教案03-30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的朋友01-1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好朋友01-18
《春天的電話》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5-1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12-2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