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電阻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電阻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電阻的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明確導體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
2.通過探究電阻的影響因素,提升科學探究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
3.體會探究實驗的思想,產生樂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導體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
【難點】影響導體電阻的實驗探究過程。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采用復習導入,引導學生回顧導體電阻的大小決定于哪些因素?(材料、橫截面積以及長度)教師提問其定性關系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課《導體的電阻》。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電阻
通過多媒體呈現同一金屬導體的U-I圖像。讓學生觀察對于同一個導體來說,不管電流、電壓怎樣變化,電壓跟電流之比都是一個常量,教師進行總結得出并解釋R是一個只跟導體本身性質有關而與通過的電流無關的物理量。從上式可以看出,在電壓U相同時,R越大,導體中的電流I越小。看來R的值反映了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所以,物理學中就把它叫作導體的電阻。
2.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
猜想與假設:請學生結合導入中的問題進行猜想。學生可能假設導體電阻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同種材料制成的導體,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
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取a、b、c、d四條不同的`金屬導體,在長度、橫截面積、材料中只有一個因素不同,b與a長度不同;c與a橫截面積不同;d與a材料不同。與學生共同設計實驗電路圖
設計思路:
(1)把a、b、c、d四條導線串聯(lián)接在同一電路中,分別用電壓表測量每根導線兩端的電壓,因為電流相同,所以每段導線兩端的電壓之比即為每根導線的電阻之比。
(2)測出每根導線的電壓之后,比較a、b的電阻之比與它們的長度之比;比較a、c的電阻之比與它們的橫截面積之比;比較a、d電阻是否相等。
(3)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位置進行測量。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請同學們小組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思路進行操作。
分析與論證:通過實驗結果,師生共同總結出導體的電阻與材料、橫截面積和長度的關系。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有定量關系,而且當導體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確定后,導體的電阻因材料不同而不同。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多種材料不同、形狀不同的電阻,學生對比電阻之間的大小關系。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布置作業(yè):課下嘗試通過邏輯推理總結出導體的電阻與材料、橫截面積和長度的關系。
高中電阻的教案2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電阻定律和電阻率,能利用電阻定律進行有關的分析和計算
2、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影響導體電阻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索的精神。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內容
1.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 ,它是由導體 決定的,導體的電阻跟它的 有關;跟它的 有關;跟它的 有關。
2.電阻定律:同種材料的導體,其電阻R與它的長度L成 ,與它的橫截面積成 ;導體的電阻與 有關。表達式R= ,式中ρ是比例系數,它與導體的材料有關,是表征 的'一個重要的物理量。
3.各種材料的電阻率 都隨溫度的變化而 ,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 ,而有些合金電阻率幾乎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常用來制作 。
二、提出疑惑
高中電阻的教案3
一、學習過程
1. 控制變量法:
物理學中,如果想研究一個量與其他幾個量的關系時,可以采用保持其他量不變,只讓某一個量發(fā)生變化去研究量的變化規(guī)律。
2.比較
是電阻的定義式,其電阻并不隨電壓、電流的變化而變化,只是可由該式計算電阻。 時電阻的決定式,其電阻的大小由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和長度共同決定。
提供了一種測量R的方法:只要測出U、I就可求出R。 提供了一種測導體ρ的方法:只要測出R、L和S就可以求出ρ。
例 1 如圖所示,厚薄均勻的矩形 金屬薄片邊長ab=10 cm,bc=5 cm,當將A與B接入電壓為U的電路中時,電流為1 A;若將C與D接入電壓為U的電路中,則電流為( )
A、4 A B、2 A
C、3 A D、5 A
解析:設將A與B連入電路時,電阻為R1,C與D連入電路時電阻為R2,金屬片厚度為h,
由電阻定律 得
所以R1∶R2=4∶1,故后者電流I2=4I1.
答案選A
例2 某用電器離供電電源距離為L,線路上的`電流為I,若要求線路上的電壓降不超過U,已知輸電線的電阻率為ρ,該輸電線的橫截面積最小值是( )
A、ρL/R B、2ρLI/U
C、U/ρLI D、2UL/Iρ
例3如圖所示,兩只相同的白熾燈L1和L2串聯(lián)接在電壓恒定的電路中.若L1的燈絲斷了,經搭絲后與L2. 串聯(lián),重新接在原電路中,則此時L1的亮度與燈絲未斷時比較( )
A.不變 B.變亮 C.變暗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解析:設兩燈電阻為R1和R2,外加電壓為U,則燈L1消耗的電功率為
燈L1斷后重新搭接,R1變小,故上式中變量僅是R1.
注意到 為常量,故當 即 時, 最小,此時P1最。划擱1變小,則 變大,結果P1變小,燈L1變暗.
所以,正確的答案是C.
三、反思總結
四、當堂檢測
1.根據電阻定律,電阻率 對于溫度一定的某種金屬來說,它的電阻率( )
A.跟導線的電阻成正比 B.跟導線的橫截面積成正比
C.跟導線的長度成反比 D.由所用金屬材料的本身特性決定
2.電路中有一段金屬絲長為L,電阻為R,要使電阻變?yōu)?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 )
A.將金屬絲拉長至2L B.將金屬絲拉長至4L
C.將金屬絲對折后擰成一股 D.將金屬絲兩端的電壓提高到原來的4倍
3.一段粗細均勻的鎳鉻合金絲,橫截面的直徑為 d,電阻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徑為 的均勻細絲,電阻值將變?yōu)椋?)
A. B.16R C.256R D.
4.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若將a、c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增大
B.若將a、d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減小
C.若將b、c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增大
D.若將a、b兩端連在電路中,則當滑片OP向右滑動時,變阻器的阻值不變
5.有一只燈泡的燈絲斷了,通過轉動燈泡燈 絲接通,再接入電源后,所發(fā)生的現象及其原因是( )
A.燈絲電阻變小,通過它的電流變大,根據P=I2R,電燈變亮
B.燈絲電阻變大,通過它的電流變小,根據P=I2R,電燈變暗
C.燈絲電阻變小,它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 ,電燈變亮
D.燈絲電阻變大,它兩端的電壓不變,根據 ,電燈變暗
6. 兩根完全相同的金屬裸導線A和B,如果把導線A均勻拉長到原來的2倍,導線B對折后擰成一股,然后分別加上相同的電壓,則它們的電阻之比RA:RB為_____ _,相同時間 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之比qA:qB為______
A.1:4 B.1:8 C.1:16 D.16:l
高中電阻的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并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2、能用電阻定律解決有關電路的問題。
3、知道半導體、超導體及其應用。
二、重點、難點
電阻定律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電阻率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具
電壓表,電流表,直流電源,滑動變阻器,酒精燈,電阻絲(一根),自制電阻絲示教板。
說明:電阻絲示教板上,有電阻絲A,電阻絲B,其中B對折,其長度是A的兩倍,電阻絲C是與A相同且等長的兩根電阻絲并聯(lián)而成。
四、主要教學過程
。ㄒ唬┨岢鰡栴},引入新課
1、為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應該如何操作?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只要增加導體兩端的電壓或降低倒導體的電阻即可。
2、給定一個導體,如何測量它的電阻?(學生自己設計電路)
從上述問題可以看出,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以及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那么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哪些因素有關呢?
(二)新課教學
1、探索定律——電阻定律
。1)影響電阻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
。2)解決辦法——控制變量法
。3)演示實驗(思路)
A、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電路圖(教師投影打出)
B、出示電阻定律示教板、說明板上的幾種金屬材料
C、引導學生連接電路,并說明注意事項
D、依次對三種金屬材料的電阻進行測量
E、對數據進行分析
A)定性觀察——R與材料、長度、橫接面積有關
B)定理推導
及導體體積都不變,導體材料給定,要讓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加倍,可采用什么辦法?
高中電阻的教案5
一、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并聯(lián)電路電流、電壓的特點。
2.使學生確認并會獨立推導并聯(lián)電阻與分各電阻定量關系。
3.使學生知道幾個電阻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的阻值都小,并對并聯(lián)總電阻隨任一電阻增大而增大形成結論性的認識。
二、重難點
1、并聯(lián)電路電阻關系的得出。
2、并聯(lián)電路電阻關系的理解和運用。
三、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和師生共同論證、體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四、教具
干電池二節(jié),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和開關各一只,定值電阻2只(5歐和10歐各一只),導線若干條。
五、師生活動
1.提問在串聯(lián)電路中電阻有什么關系?這個關系是怎么得到的?
要求學生答出,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串聯(lián)的各導體的電阻之和.這個關系是通過實驗探索和理論推導得到的.
通過電阻串聯(lián)的學習解決了用幾個小電阻去替代一個大電阻的問題.現在提出一個相反的問題能不能用幾個大電阻去替代一個小電阻?啟發(fā)學生思考導體的電阻與橫截面積有關,在長度、材料一定的情況下,橫截面積越大電阻就越小.如果將一5的電阻與另一個電阻并聯(lián)起來,就相當于增加了導體的橫截面積,它們的總電阻就應該小于5了.這樣的猜想對不對?本節(jié)課我們將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板書:〈第五節(jié)電阻的'并聯(lián)〉
2.展示學習目標:
①知道幾個電阻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其中任何一個電阻的阻值都小。
、诓⒙(lián)總電阻隨任一電阻增大而增大。
、凼箤W生確認并會獨立推導并聯(lián)電阻與分各電阻定量關系
3.出示自習提綱,指導學生自習:
、偃绾卫迷O計實驗來檢驗猜想?
、趯嶒灥慕Y論是什么?
、墼鯓油茖Р⒙(lián)電路的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
4.檢查自習情況:
、倩仡櫡卜y電阻的電路圖。
、谀闶侨绾卧O計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的?
。ǖ刃Х、伏安法),設計電路圖。
并聯(lián)電阻實驗(測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
具體做法:將并聯(lián)接在a、b兩點間,如圖,閉合開關前,提示學生,把已并聯(lián)的電阻當作一個整體(一個電阻看待).
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讀數為一便于計算
的數(如0.2A),電壓表的讀數為0.66V,根據伏安法測出總電阻R
它小于10也小于5,與我們事先的推測相符.可見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的任意一個電阻都要。
、蹜脷W姆定律推導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與分電阻的關系
分別以支路和總電路為研究對象,利用歐姆定律得出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
在并聯(lián)電路中
從而得出
所以
若
并聯(lián)后的電阻為(3.3)。
這與實驗結果一致.表明并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lián)電阻的倒數和.
實質:并聯(lián)導體的電阻相當于增大了導體的橫截面積,總比其中任一導體橫截面積要大,所以總電阻比任何一個導體的電阻都小.
5.當堂訓練:
運用公式計算
。劾1]將和的電阻并聯(lián)起來.求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
要求學生根據題意畫出電路圖,并在圖上標出已知量的符號及數值,未知量的符號,答出根據的公式.
解題過程(略)
5與10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和6與10并聯(lián)后的總電阻比較可得
兩個電阻并聯(lián),若將其中一個電阻增大,并聯(lián)的總電阻也將增大,但總電阻總小于任何一個電阻.
提問:若將3個或多個電阻并聯(lián),如何計算總電阻呢?
讓學生按上面的思路練習計算,最后總結出
若將多個相同阻值的電阻并聯(lián)起來,總電阻將如何,啟發(fā)學生答出
提問:串聯(lián)電路有分壓作用,且U1/U2=R1/R2。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中電流在分流點分成兩部分,電流的分配跟電阻的關系是什么?
板書:〈在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分配跟電阻成反比,即:I1/I2=R2/R1!
六、小結
并聯(lián)電跟中電流、電壓、電阻的特點。
幾個電阻并聯(lián)起來,總電阻比任何一個電阻都小。
七、布置作業(yè)
1、課本本節(jié)末練習1、2;本章末習題8。
2、參看課本本章的學到了什么?,根據知識結構圖寫出方框內的知識內容。
高中電阻的教案6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
2)深化對電阻的認識,掌握電阻定律,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
3)掌握電阻率的概念,知道溫度對電阻率的影響。
點評:在課程標準中,有關《電阻定律》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通過實驗,探究決定導線電阻的因素,知道電阻定律。這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水平動詞——“知道”,屬于知識目標中四個水平中的最低水平。但教師給出的目標中“掌握電阻定律”、“掌握電阻率的概念”都是第三層級的水平要求,遠遠超出了課程標準對《電阻定律》的知識要求。對于非學科重點知識,將教學要求提到如此的高度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
2、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同學們學習了電阻的定義式R=U/I,電阻與U和I沒有關系,只與導體本身的因素有關。根據已有的知識,同學們可以猜出: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本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實驗,探究它們之間的定量關系。
2)方案交流
學生提出兩種方案,一種是將幾種不同的金屬絲串聯(lián),控制電流不變,研究電壓、導體的某一屬性和電阻之間的關系;一種是將幾種不同的金屬絲并聯(lián),控制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導體的某一屬性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經過討論,師生決定采用串聯(lián)的方式實施測量,和書本上的要求相一致。
教師在這里著重引導學生分析每一次測量需要注意的問題,明確每一次操作應注意的事項,電壓表示數的意義,讓學生出充分認識到控制變量在本實驗中的意義。
3)學生實驗
根據學生的方案實施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特別強調的`一個要求,就是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記錄表格,將測量得到的數據記錄在自己設計的表格中。
點評:科學探究是由多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系列活動,要讓學生經歷一次比較簡單但環(huán)節(jié)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一般情況下總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師生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這位老師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即去掉一些環(huán)節(jié),突出某些環(huán)節(jié),實現課堂教學的有限開放。
在這里,教師簡化掉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第一,猜想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下就先進行猜想,課堂上一帶而過,節(jié)約了不少時間;第二,電表的接法。要測量一個電阻,必然要測量電流和電壓,就需要兩個電表。兩個電表接入電路,就有了內接法和外接法的討論,僅這個討論就可以花上一節(jié)課的時間,這不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因此采用了四個金屬絲串聯(lián)的方式,讓它們在測量中電流相等,去掉了一個電表,也簡化了電路的設計;第三,滑動變阻器的接法。是采用分壓接法還是限流接法?這也不是本節(jié)課要討論的關鍵,所以教師基本上沒有提,隨學生自己選用。
教師突出的兩個方面是:第一,控制變量的思想和做法。本實驗中,有四根不同的金屬絲,要通過比較的方式尋找它們之間的關系,因此控制變量非常關鍵。教師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給予了不同角度的強調;第二,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遇到測量就要首先設計數據記錄表格,是人的科學素養(yǎng)的一個組成部分,但這一點通常不被重視。很多教師總是將設計好的表格發(fā)給學生填寫,放棄了培養(yǎng)學生數據意識的時空。
4)電阻定律
介紹電阻定律的內容,電阻率的概念。通過標準電阻、燈泡電阻阻值變化的特點,分析并理解材料的性質,知道不同材料電阻率的特點。
5)鞏固練習
略
點評:本節(jié)課的教學,核心的內容就是通過實驗探究,得到《電阻定律》,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它來進行解釋。從教學的重點看,知識本身并不是這節(jié)課的重點,科學探究的方法才是重點。
本節(jié)課的科學探究,和教材中其他部分的探究相比,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有兩種形式的探究,一是理論探究;二是實驗探究。是不是兩種方法任選一個即可呢?其實并非如此,教材設計的目的就是希望教師引導學生用兩種方式都來進行探究,既讓學生知道探究不僅僅是做實驗,又讓學生明白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究是可以相結合的。有相當一批物理理論被確認,就是先有了理論上的探究,然后通過實驗得到證實的。
教材的編寫順序是先實驗探究,然后再理論探究,是否意味著教師的教學設計也要如此呢?這倒未必。從學的邏輯看,先理論、再實踐,先簡單、再復雜比較符合學生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因此,在學生實驗探究之前,應該首先安排學生進行理論探究。
教師在本節(jié)課中,將理論探究這部分的內容給放棄了,不知道是出于二選一的考慮,還是前面專門進行了理論探究。如果前面專門進行了探究,那是值得肯定的(當然,是否要花費兩節(jié)課的時間講授這一內容,還可以討論)。如果將理論探究放棄了,那就很可惜了,失去了一個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究相結合的很好的教育資源。
高中電阻的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進一步深化對電阻的認識
。2)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并了解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2.能力目標:
。1)通過類比,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三個變量之間關系的科學研究方法
。2)通過從猜想→研究方法→實驗操作等一系列探索過程,使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發(fā)展思維能力。
3.德育滲透點:
。1)通過對各種材料電阻率的介紹,加強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2)通過我國對超導現象的研究介紹,激發(fā)學生愛國和奮發(fā)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電阻定律
2.難點:電阻率
3.疑點:超導現象的產生
4.解決辦法
①對于重點,主要是通過課堂上師生一起(教師動手,學生觀察)探索,最后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導出定律,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滲透。
②對于難點,主要是通過與電阻的比較,從而明確電阻是反映導體本身屬性;電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屬性。
、蹖τ谝牲c主要是通過實驗來加強直觀感覺。
三、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啟發(fā)式教學
四、教 具:
電阻定律示教板(含金屬絲) 學生電源 電流表 伏特表 滑動變阻器 電鍵 導線 火柴 廢棄的“220V 40W”白熾燈 幻燈片 投影儀 計算機 自制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1.為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怎樣做?
由歐姆定律I=U/R,只要增加導體兩端的電壓U或降低導體電阻R即可。
2.R=U/I的含義,如何測定電阻(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
從上述的回答我們不難發(fā)現電阻R與兩端電壓及流過電流強度無關,那么它由誰決定呢?
(二)進行新課
1.探索定律——電阻定律
①R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科學猜想)
(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
、诮鉀Q方法——控制變量法。(回憶歐姆定律的研究或牛頓第二定律的研究)
、垩菔緦嶒 幻燈投影電路圖。
A.出示電阻定律示教板、金屬材料
B.教師與學生一起連接電路,先讓E、F分別接A、a,測得一組數據(U、I)記入下表。然后把a、b用短導線連接,E、F分別接A、B,又得一組(U、I).再把A、B用一短線連接,E、F分別接A(B)a(b).又得一組數據(U、I).
C.換用E、F分別接不同材料金屬絲C、c,又得一組數據。
D.分析數據
a)先定性觀察→R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
b)定理推理
2.電阻定律
、賰热荨跍囟炔蛔儠r,導線的電阻與它的長度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
、诒磉_式
說明 ——長度 S——橫截面積 ——比例系數
3.電阻率——
、賳挝 歐米
②物理意義 反映材料導電性能好壞。在數值上它等于用該材料制成的1m長,橫截面積為1m2的導體電阻。
、蹨y量——學生思考
(幻燈投影書上154頁各材料電阻率——20℃時)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了解為了電業(yè)工人的安全,為使在相同電壓下電流小,選用電阻率較大的橡膠、木頭等制造電工用具把套。
、茈娮杪逝c溫度關系
由表格上面寫著20℃,要學生明白這意味著這張表格的數據是在20℃時測得的,即電阻率與溫度有關。
[演示](幻燈投影電路圖)
連接,用火柴點燃來加熱白熾燈燈絲后再移開。
現象: 發(fā)現小燈泡先變暗后又慢慢變亮
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利用金屬的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制成溫度計(電阻溫度計),但也有些材料的電阻率不隨溫度改變而改變。
(三)例題精講
【例】 把一均勻導體切成四段并在一起,電阻是原來的多少倍?拉長四倍后是原來多少倍?
解析:由電阻定律
切成四段體積不變,
故 S→4S
所以 變?yōu)?/p>
同理拉長四倍后, 變?yōu)樵瓉淼?6倍
(四)總結、擴展
打開計算機,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再次展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再現實驗現象,形象直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猜想→探索→得出定律的過程驗證,并得到了電阻定律,由實驗感知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關于超導的應用有待同學們進一步去探討。
六、布置作業(yè)
1.第154頁(1)(2)(3)題做在作業(yè)本上。
2.思考154頁(4)題
高中電阻的教案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夠應用歐姆定律學習一種測量電阻的方法.
2.進一步掌握電壓表、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規(guī)則.
3.通過使用滑動變阻器,進一步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鞏固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
2.通過學生根據實驗課題選擇儀器、設計實驗、制訂實驗操作方案等,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的設計、操作、結論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周密、嚴謹的科學思維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阻.
●教學難點
自行設計科學的、完整的實驗操作方案.
●教學方法
實驗法、探究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學生可2人或4人一組)干電池組(帶盒)或學生電源、電壓表、電流表、小燈泡(帶座)、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蹘煟萃瑢W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歐姆定律,并已能用歐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簡單的計算,現在請同學們看這樣的題目.
投影題目:
用電壓表測出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是7.2V,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為
0.4A,這段導體的電阻是多少?
同學們練習,兩個同學板演.
解:根據歐姆定律I=得
R===18Ω
。ù祟}目是上節(jié)課歐姆定律公式的鞏固應用,并且有同類型的例題.教師對學生的演算可以不做過多的講評,直接關注其變形公式)
[師]歐姆定律I=可變形為R=,可不可以說導體的電阻R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而與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也就是說,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越高,導體的電阻R就會越大;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大,導體的電阻就會越?
(學生通過對“電阻”一節(jié)的學習及課后探究已有所理解)
。凵蓦娮枋俏镔|本身的性質,是由導體本身的因素決定的,和導體兩端是否有電壓,電壓多高,以及導體中是否有電流,電流的大小都沒有關系.
。蹘煟菘隙ㄍ瑢W的回答.強調:對于變形公式R=,不能單純從數學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與U成正比,R與I成反比的關系,但是R=可以作為電阻的計算式,由一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來計算這段導體的電阻.
二、進行新課
[師]同學們面前的小燈泡是我們在實驗室中做實驗時常用到的,你們還知道在哪兒還用它呢?
。凵菔蛛娡灿玫木褪沁@種,還有有的玩具上也用這種燈泡.
。蹘煟萑绻覀兿胫肋@種燈泡的電阻是多大,怎么辦?
。凵菘梢岳脷W姆定律的變形公式R=算出來.
。巯胂胱h議]
。蹘煟菀米冃喂絉=求電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呢?
。凵萦秒妷罕頊y電壓值,用電流表測出電流的值.
。蹘煟莺芎,請大家畫出測量小燈泡的電壓和電流的電路圖,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沒有和別的同學不一樣.
請一位同學將自己設計的電路圖畫在黑板上.教師巡視,這時可能會發(fā)現,不論同學們燈泡、電表擺放的位置如何,大致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只畫出電流表、電壓表、燈泡,另一種較完整,接進了滑動變阻器.
。弁队斑@兩種電路,學生觀察比較]
[生]只要能測出電燈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燈中的電流就可以由R=算出電阻的值.用電流表、電壓表就行,不用變阻器也可以.
。蹘煟萘硪徊糠滞瑢W,你們?yōu)槭裁匆獙㈦娐方尤胱冏杵髂兀?/p>
。凵葑冏杵髂芨淖冸娐分械碾娏.
。蹘煟菹袂耙徊糠滞瑢W講的,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出小燈泡中的`電流和燈兩端的電壓就可以計算燈泡電阻.為什么還要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改變電路中的電流有什么用呢?
引導學生分析:前一個電路只能測一個電流值和電壓值,而后一個電路中,利用滑動變阻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由于燈泡的電阻一般不變,這樣根據歐姆定律變形式U=IR,電流改變時,燈泡兩端的電壓也會改變.因此,就可以測出幾組不同的電流值和對應的電壓值.
。凵菪襞莸碾娮柚凳遣蛔兊,測出一次計算就可以了.為什么非要測幾組不同的值,這樣做有什么意義呢?
(引導學生分析)
。蹘煟輲讉要好的同學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或者做一個決定的時候,是不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見?如果一個同學偏左,另一個同學偏右,最后大家折中一下取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論.
在實驗中測量幾組數值的意義也在于此.多測幾組不同的電流和相應電壓的數據,就可以得到多個電阻的測量值,從而可以通過取平均值的方法,去掉測量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偶然誤差,提高物理量的測量精確度.“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這是我們在物理實驗中經常要用到的方法.因此電路中連入變阻器是十分必要的
[師]大家說,變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凵莞淖冸娐分械碾娏,從而改變燈泡兩端的電壓(以進行多次測量).
[師]現在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設想,選擇實驗器材,看老師給你準備的器材夠不夠,然后自己連接電路,設計好實驗步驟及實驗數據表格.
。▽W生邊做邊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蹘煟輰x器接入電路前(或選擇器材時,應了解器材的什么情況內容)?
。凵菀私馄鞑牡囊(guī)格,如電源的電壓、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等.
。蹘煟莺芎,希望大家將這些內容也體現在你的實驗報告中.其他同學還有什么補充內容嗎?
。凵葸要注意觀察電流表、電壓表的指針是否指在“0”刻線處,如果不在,還要注意先調零.
。凵葸要看一下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值是多少.
[生]還要注意看清電流表、電壓表的正負接線柱,連接時不能接反了.
…
。蹘煟堇蠋熯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導線和開關,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開關要始終處于斷開狀態(tài).使用的導線如果導線芯是多股細銅線,連接時要先將線頭扭在一起,捋光了再接(教師要做示范,并提醒同學注意安全,不要扎了手).
組內的同學可以分工協(xié)作,有人連接電路,有人設計實驗步驟,有人起草實驗記錄表格.
。▽W生活動,教師巡視)
指導同學們完成各自獨立的任務后,組內同學可以互相交流、檢查,集中大家的智慧,改進實驗電路連接,完善實驗步驟.
。蹘煟莺仙祥_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應該在什么位置上?
。凵莼瑧撛诨瑒幼冏杵髯柚底畲蟮奈恢蒙.
[師]為什么呢?這樣做有什么意義或者是有什么必要嗎?
。凵荩▽W生經過思考后回答)變阻器滑片先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當閉合開關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
。ń處熞龑В瑢W生分析.)
。凵葑冏杵鞯碾娮枋强梢愿淖兊模绻忍幵谧畲蟮奈恢,那么它改變電阻時只能從大往小變.
[生]電路中的電流就會先從最小慢慢隨著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小而逐漸變大.
。凵葸@樣就能避免因電路中電流過大而損壞電路.
[師]從這個意義上講,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有什么作用呢?
。凵菘梢韵拗齐娐分械碾娏鳎鸬奖Wo電路的作用.
。蹘煟萃瑢W們能根據學過的知識分析問題非常好,那么現在請大家來關注小燈泡.小燈泡上標明的額定電壓值是多少?從燈泡的額定電壓值你能想到什么問題?
[生](學生讀出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值)額定電壓是指小燈泡正常工作的電壓,如在燈泡兩端的電壓應該不超過燈泡的額定電壓,這樣才不會損壞小燈泡.
[師]電壓表測量的是小燈泡兩端電壓.小燈泡兩端電壓的最大值已能根據燈泡的額定電壓確定,電壓表在量程選擇上同學們有沒有什么考慮?
。凵荩▽W生討論后回答)電壓表能測量的最大值稍微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就可以了.
。蹘煟荩ǹ隙ㄍ瑢W們的回答)根據燈泡的額定電壓值,同學們對電源電壓的選擇有沒有什么考慮呢?
。凵荩▽W生討論后回答)電源的電壓值應該大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值.不然的話,燈泡上的電壓就可能達不到額定電壓.
。蹘煟萃瑢W們還有什么問題嗎?如果沒有什么問題,就請同學們按照我們剛才的討論,調整你的電源電壓及電壓表的量程,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放在變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注意變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不是唯一確定的,要根據你連接的接線柱的情況來定.大家再仔細檢查,調整,確保位置正確.
請大家合上開關,并迅速打開,在合上開關的瞬間,一人觀察電流表,一人觀察電壓表,看有什么情況?
[生]我們組電壓表指針偏反了,指到了“0”的外側(左端).
。凵菸覀兘M電流表指針偏得過了,出了刻度線以外.
…
。蹘煟荽蠹乙黄饋韼椭麄兎治鲈.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現象?
。凵葜羔樂雌且驗殡姳淼恼⒇摻泳柱接反了.
。凵蓦娏鞅砥D過激是因為電流表的量程太小了,要改接大量程.
。蹘煟萑绻慕哟罅砍踢偏轉過激怎么辦?
。凵輰W生議論然后作答.先檢查一下他們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滑片在不在最大位置,如果滑片在最大位置上,那就換一塊量程更大的電流表.
。蹘煟萑绻麤]有量程更大的電流表,只能想其他的辦法,怎么做?
。ㄍ瑢W們熱烈討論.教師提醒同學們用學過的歐姆定律來想辦法)
。凵菔遣皇强梢赃m當減小電源的電壓.因為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電壓變小,電流也會變小.這樣就可以不用換更大量程的電流表了.
[生]也可以用增大電阻的方法.因為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阻增大,電流也會減小.
教師熱情鼓勵同學們的精彩表現.
。蹘煟葸x擇有代表性的兩個小組介紹他們設計的操作步驟.
第一組:合上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觸頭,使滑動變阻器阻值逐漸減小,電路中電流逐漸增大,小燈泡兩端電壓逐漸增大.測量兩組數,最后將滑片移到小燈泡兩端電壓等于其額定電壓時的位置,讀出電流表示數.
第二組:合上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到小燈泡兩端電壓等于其額定電壓值的位置,讀出電流表的示數.然后再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兩端電壓逐漸降低,測出燈泡兩端的電壓和對應的電流值,并記錄數據.
。蹘煟萃瑢W們分析一下,兩種步驟哪種更合適一些?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燈泡兩端的額定電壓是保證小燈泡正常發(fā)光的電壓值.當高于額定電壓值時,根據歐姆定律,流過小燈泡的電流就會比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值大,這時對小燈泡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嚴重時會燒壞小燈泡.因此從設備安全的角度考慮,測量時要使電壓逐次降低,而不是升高.
。蹘煟菀{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到小燈泡額定電壓值的位置,滑動變阻的電阻是增大還是減?
。凵蓦姛魞啥穗妷菏穷~定值時,是電燈電壓的最大值.這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從大變小,這樣才能使電路中電流增大,從而使電燈兩端電壓增大到其額定值.
。蹘煟菔剐襞輧啥穗妷簭念~定值減小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變大還是變小呢?
[生]小燈泡兩端電壓變小,根據歐姆定律應使電路中電流變小,所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該變大.
。蹘煟菟,同學們在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大小時,一定要首先弄清楚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大時,滑片向哪個方向移動,變阻器阻值變小時,滑片應向哪個方向移動,才不至于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錯誤.另外電流表、電壓表讀數時,要看清接的是哪兩個接線柱、多大的量程、該量程下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大.同學們按步驟操作,如實填寫實驗數據,并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計算.求出小燈泡的電阻,并相互交流.
[師]通過大家的測量、計算,你有什么發(fā)現嗎?
。凵菪襞輧啥说碾妷褐挡煌瑫r,電路中的電流也不同,但由計算出的電阻值基本不變,最后一次測出的數據,計算結果稍微大一點.
。蹘煟葸@樣的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
。凵蓦娮枋菍w本身的性質,和導體中電流及導體兩端的電壓無關.
。蹘煟菅a充一點,測量時間過長,燈亮得太久,燈泡的電阻會略有增大.
同學們整理儀器,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小結
師生共同小結本節(jié)內容并板書.
題目: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實驗原理:根據歐姆定律I=,推出R=,計算燈泡電阻R.
實驗電路:
實驗器材:小燈泡:額定電壓______V.
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______,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______;電源:______V;開關、導線若干.
實驗步驟:
1.按電路圖連接實物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大致估計電流表、電壓表測量的最大電流值和最大電壓值,選擇合適的量程接入,如不能估計,則要選擇量程較大的接線柱接入.
2.檢查電路無誤后,將滑動變阻器滑片調至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3.合上開關,并迅速打開開關(——試觸),在開關合上的瞬間觀察電流表、電壓表指針的變化,判斷電表連接是否正確(有無接反),電流表、電壓表量程連接是否合適(量程大,還是。.
4.根據試觸的情況,調整電流表、電壓表接入電路的量程,確保電壓表、電流表連接正確.
5.合上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被測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測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和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分別記下三組對應的電流和電壓的數值,將測量的電流和對應的電壓值,填入數據表格對應的空格內.
注意:在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測量時,應先將滑片移在小燈泡額定電壓值的位置上,先測出額定電壓對應的電流值,再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逐次降低,測出對應的電壓和電流值(弄清楚如何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可以使其電阻值增大或減。.在讀取電流表、電壓表數值時,要先弄清楚電流表、電壓表接入電路的量程以及該量程下每一大格、每一小格代表的數值.讀數時,眼睛正對刻線,確保讀數正確.
6.根據歐姆定律I=的變形公式R=算出小燈泡的電阻并求出其平均值.作為所測小燈泡的阻值.
數據表格及記錄:
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1
2
3
小燈泡電阻的平均值:=
分析與論證:
評估與交流:
四、動手動腦學物理
1.錯誤1:變阻器的接線柱接錯,短路接入電路,變阻器失去改變電阻的作用.應該用變阻器“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
錯誤2:電壓表“+”“-”接線柱接反,合上開關時,電壓表指針可能“反打”.
。m正圖略)
2.第一次測量:42.86Ω
第二次測量:42.31Ω
第三次測量:45.45Ω
電阻的平均值:43.54Ω
3.略
4.甲、乙兩個電路測出的燈泡電阻略有不同.甲、乙電路如圖:(略)
【高中電阻的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 電阻 教案12-29
物理教案電阻01-06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教案08-06
《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教案03-23
初中物理第三節(jié) 電阻 教案12-28
高中教案教案03-05
高中教學教案02-04
高中舞蹈教案03-17
高中函數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