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8-31 09:35: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優(yōu)秀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優(yōu)秀10篇)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數的分合和10以內數的加減了,針對孩子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邏輯思維幾乎沒有的情況,我將數學的學習融入故事、圖片、游戲等活動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孩子們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得輕松自如,教學目標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我的設計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評指正。

  教學目標:

  1、復習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礎上,學習5的加減。

  2、進一步理解加減的實際意義,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加減問題。

  3、能根據分合式說出加減法算式。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加減法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加減法問題、

  教學準備:

  背景圖一幅,活動動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減算式23=532=5

  5-2=35-3=2,5的分合式、幼兒書寫用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請幼兒認讀。

  2、游戲:碰球(復習5的`分合)

  師:嘿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來是5。;(依次說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減。

  A1、出示背景圖,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草地上先跳來了2只小兔子,又跳來了3只小兔子,現在,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

  3、啟發(fā)幼兒說出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4、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5、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23=5)

  6、提問:如果草地上先跳來3只兔子,后跳來2只兔子,應該怎樣說出算式?

  7、請一名幼兒說出相關的算式(32=5)

  8、比較兩道加法算式的異同。

  9、拓展練習:89=17;98=?

  B1、老師再次出示背景圖,操作并講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現在草地上有幾只兔子?

  2、指定幼兒回答并說出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3、請幼兒口頭說出算式。

  4、老師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兒齊聲讀算式。(5-2=3)

  5、提問: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還剩下幾只兔子?

  6、請幼兒交流、討論并回答。(5-3=2)

  7、比較兩道減法算式的異同。

  C游戲:你問我答

  師:小朋友,我問你,23=?生:╳老師,告訴你23=5

  依次說完所有的算式。游戲熟悉后,可以讓孩子們互相提問回答,鞏固加減法計算、

  D搶答:看誰最快?

  老師準備一些口頭的加減法應用題,師讀生搶答,比一比,誰最快?例如:河里游來了3只鴨子,又游來了2只鴨子,一共有幾只鴨子?(答得多又對的為勝,可以得到老師的獎勵)

  活動反思:

  一、教學目標

  這次公開課教學目標的制定有些考慮不全面,沒有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班級幼兒出勤不是很好,有的幼兒5的加法已經學會了,有的還沒有學到),如果把這詞目標制定5以內加法的復習課會給好,另外,自己的心里素質有待于加強,講課時候有些緊張,把事先預定好的內容由于緊張給忘講了。

  二、師幼互動

  班級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表現都很出色,也很配合老師,上課時候積極表現,大膽發(fā)言,在進行過河的游戲的時候幼兒能為同伴去鼓勵,加油,讓我感覺到孩子們的有愛和善良。

  三、公開課體會

  每次公開課,都會有所收獲,看到其他老師的公開課,在和自己對比,可以發(fā)現他們和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反思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將反思后的想法填補到展示活動中,更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還要反思的是:我們平日的教學活動不能總是在一次次試教中進行,沒有時間讓我們反復的修改活動環(huán)節(jié),所以課前反思尤為重要,讓我們具有前瞻性,想到活動中的可能性,根據幼兒年齡特征預設提問、有效回應、精煉小結;執(zhí)教過程中及時地發(fā)現問題,及時修改原備課內容,解決新生成的問題;課后深刻反思,盡量在今后類似的活動中避免重復錯誤,少走彎路,促進專業(yè)水平的提高!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象聲詞表達傾聽到的聲音,并用問答句的形式創(chuàng)編詩歌。

  2、初步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能隨著作品的展開表現出好奇、平和等相應的情緒。

  3、感受春的氣息,體會畫面之靜態(tài)美、聲效之動態(tài)美,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活動準備:

  1、教學ppt;小草地。

  2、幼兒已學歌曲《春雨沙沙》。

  活動過程:

  一、遇見春天:導入故事,引發(fā)興趣。

  —— 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

  —— 你從哪兒發(fā)現了春天?

  二、傾聽春雨:欣賞故事,感知春雨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

  春天的夜晚,靜悄悄的,夜空里一顆星星都沒有,窗外,黑漆漆的。小鼴鼠早早地躺在了床上,這會兒,它正呼呼大睡呢。(依次出示幻燈片并提問)

  —— 這是什么聲音?

  —— 這會是誰發(fā)出的'聲音?

  —— 讓我們來問問XX吧。ㄓ變焊惺躕XXXXX,是你嗎的句式)

  小鼴鼠忙了大半夜,也沒找到是誰在發(fā)出聲音。他走回了房間,躺到床上準備接著睡覺了。

  三、對話春雨:謎題揭曉,引出一問一答的句式。

  —— 難道會是春雨?讓我們來來問問春雨吧!

  叮咚叮咚,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門上的聲音!

  哐當哐當,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窗戶上的聲音!

  呼啦呼啦,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樹葉上的聲音!

  嘩啦嘩啦,春雨,那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溪水里的聲音!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是你嗎?——是的,那是我落在小草里的聲音!

  —— 原來小鼴鼠聽到的那么多聲音,都是春雨下在不同的地方發(fā)出的聲音呢!

  四、尋找春雨:找找、看看、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大膽表述。

  —— 春雨還會下在哪里呢?我們也來找一找、聽一聽、問一問。

  五、歌唱春雨:多角度感受春雨的美。

  —— 這會兒啊,我們的春雨想邀請你們和她一起來唱一首歌!(歌唱春雨沙沙)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含義以及紅包的祝福意義,開心地講述故事中祝福的語言。

  2、結合生活經驗,表演并講述各種有關新年祝福的語言。

  3、體驗祝福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貓手偶一個。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貓手偶,引出故事。

  教師:小朋友,看看這是誰?這是一只不同尋常的貓,它的名字叫“福氣貓”。

  教師引導幼兒和“福氣貓”問好。

  教師:“福氣貓”會做些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故事《福氣貓》。

  2、教師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過年的時候,“福氣貓”會做什么?紅包里有什么呢?

  教師在黑板上寫上漢字“恭喜恭喜,新年福氣”,并帶領幼兒一起學說。

  教師:大年夜,“福氣貓”送紅包給人們,它送的紅包里裝著一句什么話?(恭喜恭喜,新年福氣)

  教師:“福氣貓”的紅包送完了,它是怎么做的?年糕師傅的年糕是怎么變成福氣糕的`?

  3、引導幼兒看圖閱讀故事,并圍繞故事內容討論。

  教師帶領幼兒邊翻閱幼兒用書,邊講述畫面內容。

  教師”為什么覺得年糕師傅應該得到最多的福氣呢?

  教師:買了福氣糕的人為什么要給年糕師傅送紅包?

  幼兒自由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4、圍繞祝福,嘗試講述各種祝福的語言。

  教師:“福氣貓”沒有紅包了,它是怎樣做的?

  教師帶領幼兒右手握拳,左手抱在右拳外面,一邊拱手一邊學說:恭喜恭喜,新年福氣。

  教師:過年了,大家見面都會說一些祝福的話,你會說哪些祝福的話呢?

  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各種祝福的語言,例如:恭喜恭喜,新年健康!恭喜恭喜,新年快樂恭喜恭喜,新年進步!……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的語言,并帶領幼兒邊閱讀文字邊表演。

  5、幼兒祝福表演。

  讓幼兒自主地結對,相互拱手問候,講述祝福的語言。提醒幼兒講述祝福的話時,一定要用目光注視對方,聲音要響亮、熱情。

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 在欣賞與游戲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古詩的意境。

  2、 能用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圖畫。

  準備:

  相關圖片,樹林、蟬等背景圖。

  過程:

  一、 引導講述

  1、師:今天我班要來一個小朋友,我們一起看看是誰好哇。(出示牧童圖片)

  2、提問:認識嗎?和我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從服飾、頭發(fā)上辨認)。教師講解:這是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們的穿戴都不一樣。

  3、(出示牧童騎牛圖)提問:這個小孩在干什么?教師解釋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騎黃牛。

  4、他開心嗎?從哪里看出來?你開心了會干什么?

  5、出示第三幅圖片,引出第二句:歌聲振林樾。師小結:這個牧童騎著黃牛也很開心,大聲的唱著歌,把樹林里的小鳥也驚醒了。師念:歌聲振林樾。

  6、出示第四幅,師:突然,牧童看見了什么?認識蟬(播放蟬鳴的聲音)。哎呀,鳴蟬唱得這么好聽,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

  7、師:牧童也想去抓這只鳴蟬呢,抓住了養(yǎng)在家里,讓它天天給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鳴蟬。

  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辦法?(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表述去要輕輕地沒有聲音的去抓)。讓幼兒學學怎么樣才是輕輕地沒有聲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閉口立。

  二、學念古詩

  1、師:我們學了很多古詩,剛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詩,名字叫《所見》,聽陳老師念一遍。

  2、師完整念古詩,引導孩子一起念2—3次。

  三、情景游戲

  1、(播放鳴蟬叫聲)聽,我們這里也有鳴蟬,快找找在哪里?引導幼兒觀察樹林背景圖,上面也有許多鳴蟬。

  2、想不想抓住它們?要怎么抓?(引導幼兒說出輕輕的沒有聲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

  3、師幼一起邊念古詩邊把椅子當黃牛游戲,念到最后一句時下椅子站立,沒有聲音,輕輕地走向背景圖去抓鳴蟬。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悅。

大班教案 篇5

  教案目標:

  1、學習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中的內容。

  2、能較清晰、完整地表述圖片的內容。

  教案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老鼠、小兔、小松鼠、小青蛙、小豬等動物。

  物質準備:準備小禮物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語言老鼠阿姨送禮物》,背景底板、動物卡片(老鼠阿姨、小兔子、小松鼠、小青蛙、小豬)、房子卡片、小禮物若干。

  教案過程:

  1、出示房子圖片,引導幼兒想象房子里住著誰?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呀?猜猜里面會住著誰呢?

  2、出示教學掛圖①,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內容,并大膽講述觀察到的內容。

 。1)里面有誰?它在做什么?它的動作是怎樣的?(請幼兒模仿老鼠阿姨的動作,幫助幼兒學習詞匯"端")

 。2)老鼠阿姨手里會"端"著什么呢?(禮物)

  (3)她臉上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笑瞇瞇的)

 。4)老鼠阿姨端著禮物,笑瞇瞇的會說什么呢?(快來呀,誰要禮物,快來拿吧。)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掛圖①:在一片美麗的草叢中,有一座小房子,從里面走出了一位老鼠阿姨,它手上端著一盤的禮物。

 。5)還會有誰會來呢?

  3、觀察教學掛圖②

 。1)有誰跑來拿禮物了?還有誰呢?

  (2)教師小結:有……有……有……還有……(有小松鼠、有小兔子、有小青蛙、還有小豬)

 。3)它們是怎么樣來拿禮物呢?(跑來)

 。4)跑的動作是怎么樣的?請一個小朋友來模仿一下(小結:跑的很快,像飛一樣的,我們說它是"飛跑")

 。5)它們的表情又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幼兒模仿他們的動作表情)

 。6)邊跑邊說什么呢?("我們來了")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掛圖②:聽到老鼠阿姨的叫聲,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還有小豬,他們邁開大步很快地飛跑過來,臉上非常著急,邊跑邊說:"我們來了!"他們可高興了。

  5、利用背景底板,引導幼兒共同講述出示底板,教師邊逐一出示房子、老鼠阿姨、禮物、小松鼠、小兔子、小青蛙、小豬的圖卡,邊引導幼兒完整地講述。嘗試使用"有……有……還有……"的句式進行表述。針對幼兒掌握情況請個別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師再次提出問題:小動物拿完禮物會對老鼠阿姨說什么呢?(讓幼兒明白禮貌也很重要,拿完禮物要對老鼠阿姨說"謝謝!")

  6、分發(fā)小禮物出示準備的`小禮物,告訴幼兒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禮物,引導幼兒體驗和分享受到禮物的快樂心情。

  7、結束活動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完整,幼兒掌握情況很好。通過活動發(fā)現教學掛圖太小了,不適合集體人數較多的集中教育活動使用,幼兒觀察起來有點困難。而本人在整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為了達到讓幼兒完整掌握圖片內容,要求幼兒講述了4次圖片的內容,感覺有點重復了。又想在活動中能展現個體差異,讓幼兒嘗試了個人的講述,對幼兒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通過與其他老師的講評小結,發(fā)現其他教師給的在幼兒能完整講述之后,可以讓幼兒來表演整個講述的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講述的內容,讓我的這個活動可以有一個亮點。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2.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不學習它的粗心和荒唐。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1.教學圖譜。

  2.胸飾:貓、老鼠各一半以上。

  3.多媒體課件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 “打電話”導入,初步學習對話部分。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2、集體聽節(jié)奏學說。

  3、教師與幼兒互動游戲。

  二、學習歌曲,體驗情趣。(出示圖譜,按節(jié)奏念歌詞)

  1、熟悉歌詞,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感知前半段音樂

  2、學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3、初步感知后半段音樂,并游戲。

  4、完整學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引導幼兒富有感情地演唱,表現出小老鼠的開心和害怕。

  三、師生游戲。

  1、師扮老鼠,幼兒當貓,引出最后一句

  2、幼兒選擇角色游戲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會經常與同伴、朋友打電話,以電話形式與同伴進行交流,但一不小心往往會撥錯電話,就如歌曲《小老鼠打電話》那首歌一樣,老鼠打的電話居然是一只貓,這首歌歌詞詼諧幽默、曲調活潑節(jié)奏歡快,中間還有打電話時的對白之處,間奏較多,我在設計時重點巧妙設計了這些對白和間奏之處,注重了幼兒的生活性、情節(jié)性、游戲性,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充分運用感官、形體動作來感知和體驗歌曲,讓孩子在活動中為高興而唱,為歡樂而舞。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兩段不同速度的音樂。

  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風吹過時出現的情景。

  活動準備: 音樂CD《風在哪里》,課件《風在哪里》。

  活動過程:

  一、聽辨曲式:

  1.聽音樂《去郊游》入場。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2.PPT播放:起風了,樹葉往下落。

  師:"咦,樹葉怎么會落下來?"(幼兒:風來了)

  3.引導幼兒說說風在哪里。

  師:"你們見過風嗎?見過什么樣的風?"

  4.幼兒觀看課件,觀察生活中的風。

  師:"你們看見風來了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輕輕的風來了,樹枝擺呀擺,花兒搖呀搖,蒲公英飄呀飄,風帆鼓呀鼓。急急的風來了,彩旗甩呀甩,樹葉轉呀轉,紅旗抖呀抖,衣服飛呀飛。"

  二、旋律感應: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完整感受旋律,體驗AB式的兩段不同感受的音樂。

  師:"風有時是輕輕地來,有時卻急急地來,閉上眼睛請仔細聽聽,風什么時候在輕輕地走,什么時候在急急地跑?"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感受慢節(jié)奏的旋律。

  師:"你覺得剛才聽到的音樂里風什么時候輕輕地來了?"

  3.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慢節(jié)奏的旋律。

  師:"你聽到了嗎?我們隨著風中的音樂也來輕輕地擺動你的身體吧。"

  4.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感受快節(jié)奏的旋律。

  師:"這部分音樂中,風的腳步聲和剛才的感覺不一樣了吧?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幼兒講述)"我們再來聽聽,看看,感受一下大風的到來吧。"

  5.教師播放音樂,幼兒用肢體表現快節(jié)奏的旋律。

  師:"大風的到來是什么樣的?我們隨著風中的音樂表現一下大風的到來吧。"

  三、肢體表現:

  1.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風到來時的景物。

  師:"風來了,周圍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多新的變化,我們也來變成風中的一樣東西,每個人想想從現在開始你變成了什么?等風來了,你就隨著風動起來,聽著音樂開始好嗎?"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舞動。

  3.教師再次播放音樂,鼓勵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動作情節(jié)。

  教師:"原來可以一個人表現風來了,也可以與同伴合作來表示,想不想再和風一起捉迷藏?我們聽著音樂和風一起玩玩。注意聽辨不同的腳步聲。"

  四、結束活動。

  師:"今天和風玩了好長時間的游戲也累了,我們回家吧。"在《去郊游》的音樂中結束。

  活動反思:

  《風在哪里》是一節(jié)音樂欣賞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通過聽音樂感受音樂的不同速度,并用"優(yōu)美、舒緩、柔和"等詞語來形容聽第一段音樂的感受,從而得出第一段音樂是"風輕輕地來",而用"急、快、猛"等詞語來形容聽第二段音樂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樂是"風急急地來",說明了幼兒對音樂有一定的.聽賞能力。在用肢體動作表現風時,幼兒能用手擺動,身體扭動、轉圈等各種動作來表現,并且也能通過動作的輕柔與有力來表現兩種不同的風。在把自己變成風中的一樣東西時,幼兒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力,變出各種不同的東西,如:小花、小草、大樹等等。在與同伴合作表現風中的東西時,幼兒興致極高,通過與同伴商量擺出各種造型,與兩種不同的風做游戲。整個活動中,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幼兒的主體作用,幼兒在活動中,大膽勇敢地表現自己,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了解樂曲結構,掌握X、XX節(jié)奏音型。

  2、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打擊樂配器方案,能根據教師指揮演奏樂器。

  3、能在集體的打擊樂演奏中有意識地注意音色、音量、和表情上與集體相協調一致。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采蘑菇的小姑娘MP3及歌詞下載

  2、鈴鼓四個、碰鈴兩對、園舞板四對。

  3、圖片-園地和孩子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高興嗎?

  他們高高興興的`要去干什么呢?

 。▎l(fā)幼兒想象。)

  二、感受音樂

  1.播放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

  (音樂中的主人公是誰?她是怎么采蘑菇的?她的心情怎么樣?)

  2.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ㄐ」媚锸窃趺床赡⒐降?她為什么這么高興?聽完之后你們的心情怎么樣。浚┳層變荷钊塍w會音樂帶來的感受及音樂表現的內容,鍛煉幼兒的聽力水平。

  三、分析歌曲結構,討論編配方案。

  1、根據音樂,引導幼兒分析這首樂曲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哪幾個部分。

  教師分段彈奏樂曲,讓幼兒熟悉音樂節(jié)奏,理解分段原因。

  2、掌握X、XX節(jié)奏音型。

 。1)把節(jié)奏譜貼在黑板上,提問有沒有小朋友能打出這個節(jié)奏,進行指正。

  (2)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用自己的小手把節(jié)奏打出來,接著換用其他身體部位在樂曲適當處跟著老師把節(jié)奏打出來(跺腳、抖手腕、拍肩等),使樂曲節(jié)奏更加生動有趣。

  (3)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示范,用身體語言。

  四、設計配器方案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樂器,手拿自己的樂器齊奏這首曲子的節(jié)奏,探究齊奏好不好聽。

  2、討論樂曲該怎樣配器,跟幼兒逐句逐段分析。每種方案都用樂器嘗試一下。

  五、根據指揮合奏,注意表情、音量。

  1、教師指揮,小朋友嘗試進行樂器演奏,演奏完畢,教師點評,小朋友演奏的時候由于對樂器的不了解及對樂曲結構掌握的不夠,在音量、音色處理上需要提高。

  2、教師對三樣樂器進行介紹及在樂曲中該如何配合才好聽,并著請小朋友們嘗試演奏,看看是否比剛才的好聽了。

  3、提醒小朋友們要帶上微笑,音樂中小姑娘采蘑菇的時候心情是怎么樣的。

  表演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我是用歌曲導入新課的,歡快的節(jié)奏使孩子們的情緒都很高漲,接下來的備學,很輕松的就搞定了,簡直出乎預料。讀課 文和識記生字詞幾乎沒費什么大的力氣。我本打算第一課時熟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為主,把問題拋出,讓優(yōu)等生試著解決問題,我檢測c層的學生并幫他們鞏固? 是,孩子們在情緒高漲的情況下,解決的都很好。

  小百科:蘑菇是由菌絲體和子實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營養(yǎng)器官,子實體是繁殖器官。蘑菇與植物不同,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蘑菇不能。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挖挖、講講,使幼兒了解紅薯的生長環(huán)境、外形及功用。

  2、在幼兒的主動活動中,探索如何使用小工具挖紅薯,積累一定的勞動經驗。

  3、通過集體戶外勞動,增強幼兒同伴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勞動的快樂和收獲的喜悅。

  重點:體驗勞動的快樂和收獲的喜悅

  難點:探索如何使用小工具挖紅薯,促使幼兒合作能力的提高。

  活動準備:

  小工具、籃子、拼板、小毛巾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范老師家的菜地里)

  2、秋天到了,范老師家菜地里的果實寶寶都成熟了,果實寶寶都想出來了。你們看,果實寶寶躲在哪里?(地下)你們知道哪些果實寶寶是藏在地底下的?那這里藏的是什么果實寶寶呢,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看看吧

  二、提出要求

  1、使用工具要注意些什么呢?

 。1)安全

 。2)不同的工具要互相幫助

  2、每個小組一個籃子,把挖到的紅薯放在各小組的籃子里

  秋天到了,范老師家菜地里的果實寶寶都成熟了,果實寶寶都想出來了。你們看,果實寶寶躲在哪里。浚ǖ叵拢┠銈冎滥男┕麑崒殞毷遣卦诘氐紫碌?那這里藏的是什么果實寶寶呢,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看看吧

  三、挖紅薯

  1.觀察幼兒工具的使用情況,在挖的時候注意安全,特別是小心與同伴碰撞

  2.鼓勵幼兒互相幫助,共同勞動,嘗試把躲藏在泥土下的紅薯挖出來

  3.關注個別幼兒,適時的.給予引導、幫助

  4.體驗勞動的快樂、分享收獲的喜悅,一起或抬或搬的把勞動果實——紅薯搬運出去

  四、休息交流

  幼兒圍坐一圈

  1、看一看、數一數、比一比:你挖到了幾個?我的紅薯象只老鼠……

  2、說一說你是怎么把紅薯請出來的。表揚互相合作的幼兒

  3、紅薯有什么用處?(當飼料、作成粉絲、提煉加工成酒精和淀粉)

  4、紅薯可以怎么吃?(生吃、煮、炒、烤、燒粥)

  活動結束:

  1.我們一起來品嘗一下我們的勞動果實吧

  2.品嘗各種不同的紅薯:生的、煮熟的、炒過的、燒在粥里的……

大班教案 篇10

  理論依據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數學主要來自幼兒的生活,并運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按規(guī)律排序對大班孩子來說并不陌生,本次活動我試圖從生活中導入,并創(chuàng)設情境,給小貓鋪一條有規(guī)律的小路,引導幼兒運用身邊常見的材料,采用層層遞進的方法,提升幼兒的原有經驗,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探索和發(fā)現各種不同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

  教育策略和方法發(fā)現法,觀察生活中的圖片,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操作法,運用身邊的材料幫小貓鋪一條有規(guī)律的小路;多種感官體驗法,用身體,用耳,用手等進行排序活動。

  活動目標

  1、能夠發(fā)現周圍環(huán)境中物體排列的規(guī)律,并感受其規(guī)律美。

  2、能夠按兩種以上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并自創(chuàng)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3、愿意與同伴共同游戲,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動重點

  能夠自創(chuàng)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在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中,發(fā)散幼兒思維。

  活動準備

  PPT,瓶蓋,雪花片,小木棒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通過課件,讓幼兒發(fā)現并說出生活中的規(guī)律,并感受規(guī)律的美。

  你會找規(guī)律嗎?我?guī)砹藥讖垐D片,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2、自創(chuàng)規(guī)律排序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要求

  小貓蓋了一座新房,要鋪一條有規(guī)律的小路,可以是兩個一組,一組一組的重復下去,也可以是三個一組,四個一組,或者更多。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四人一組為小貓鋪路。

  教師巡回指導,拍照。

  (3)集體講述。

  3、拓展排序方法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身體排序。

  如果沒有材料,只用自己的身體,你會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序嗎?

  (2)聽音樂,找規(guī)律,并自創(chuàng)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與同伴交流。

  小結:小朋友們很棒,不僅會用物品進行有規(guī)律的排序,還能用身體進行排序,用耳朵也能聽出樂曲里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

  (3)引導幼兒尋找時間中的有規(guī)律排序。

  4、活動結束。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有規(guī)律的排序,我們的幼兒園里有嗎?我們一起去找找好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典)08-11

【精選】大班教案08-17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選】08-27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經典]08-01

[精選]大班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