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坐井觀天》教案最新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坐井觀天》教案最新,歡迎閱讀與收藏。
《坐井觀天》教案最新1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荷塘里有一群可愛的演唱家,它們咕呱咕呱地叫著,動聽的歌聲伴著習習涼風,分外愜意。它們是誰呢?它們就是可愛的小青蛙。今天我們也要講一只小青蛙的故事,但是它不在美麗的池塘,而是在一口水井里,在它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坐井觀天》去看一看吧。
二、講課過程
1.找一找
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出文中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用曲線劃出來。
2.讀一讀
。1)老師范讀三次對話,強調(diào)重點語氣和重點內(nèi)容。
。2)抽學生朗讀,進行指導。
(3)以小組形式,分配朗讀內(nèi)容。
3.演一演
制作頭飾,分角色扮演小鳥和青蛙,注意動作,聲音,神情。
4.做一做
為什么青蛙看到的天空跟小鳥會迥然不同呢?
請拿出你們的課本,卷成望遠鏡的形狀,抬頭看天你看到了什么?
5.寫一寫
假如小青蛙在小鳥的幫助下跳出了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說些什么?
6.畫一畫
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完成一幅畫,在黑板上畫出小青蛙跳出水井后看到的世界。
7.想一想
。1)由小鳥和青蛙的對話知道,它們分別有什么樣的性格?
。2)坐井觀天這個成語說明了什么道理。
8.講一講
(1)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自己課下整理的成語,在小黑板上展示,寫的最多的小組為獲勝小組。
。2)各組交流自己準備的成語故事,每組推選一名同學上臺講故事,并指出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
《坐井觀天》教案最新2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積累詞語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能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青蛙自信、傲慢的語氣。
3、自主發(fā)現(xiàn)字詞規(guī)律、識字方法和積累詞語的方法,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礎(chǔ)上發(fā)揮各自不同的想象續(xù)編故事。
【設(shè)計思路】
1、教材處理:
這篇課文比較短,生字也較少,又是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所以只用一個課時,側(cè)重學生自由閱讀。
2、從學生的學出發(fā)設(shè)計教學過程,通過自主識字、自讀自悟、合作學習、展示交流等形式,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3、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和全班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gòu)。
4、將識字與朗讀,詞句教學與朗讀感悟有機結(jié)合起來,重視整體讀。
5、注意識字、寫字和詞語積累,注重創(chuàng)設(shè)識字和朗讀的情境,使語文學習具有趣味性和審美性,充分體現(xiàn)形式話、內(nèi)容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預(yù)習課文,自學生字。
2、教師準備識字卡片,CAI課件和相關(guān)音樂。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懸念、調(diào)動情感
1、老師出示“我會想”圖標,引入爭論“天有多大?”。
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自由想象天有多大,并大膽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通過討論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
2、老師聽音樂范讀課文,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設(shè)置疑問,引入課題:“無只有井口那么大,不信你就聽聽下面的'故事吧!”
(活躍課堂氣氛。)
二、初讀課文──識字
1、老師出示“我會讀”圖標,交待讀課文的要求。
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作個記號。
(自讀課文,再次整體感知。)
2、老師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有選擇的讀通。
學生多讀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伙伴是怎么讀的。
(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讀書。)
3、板書簡筆畫“水井”。
三、自主識字,探索識記方法
1、老師展示生字,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認讀,注意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學生在小組內(nèi)展示自己已經(jīng)認識的字,并讀給學習伙伴聽。
(培養(yǎng)自主合作識字精神。)
2、老師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并在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在小組內(nèi)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在活動中識字,激發(fā)學生興趣。)
3、老師準備生字卡,請兩位學生上臺玩游戲—猜猜我叫啥,檢驗全班學生識字情況。
學生識字游戲:猜猜我叫啥。
(重視寫字指導,體現(xiàn)識字與寫字相結(jié)合精神。)
4、老師出示“我會寫”圖標,指導寫字。
學生區(qū)別“信、沿、際”的字形,練習書寫。
四、再讀課文──讀通
1、老師出示“我會讀”圖標,要求學生自由讀,讀通、讀熟。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讀熟。
2、老師播放音樂,指導學生配樂朗讀。
學生配樂朗讀,感受全文。
(在展示和交流中讀書,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坐井觀天》教案最新3
教學目標:
1、通過拼讀音節(jié)會讀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寓言兩則的內(nèi)容。
3、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會寫生字。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讓學生欣賞《坐井觀天》課文中的插圖,說出課題。
2、出示課題12坐井天補充課題,出示“觀”字的寫法及其在成語中的解釋
3、板書課題,讀題,說說“坐井觀天”的含義。
二、過生字關(guān)
1、出示生字“井沿、青蛙、回答、弄錯、不信、抬頭、坐井觀天、無邊無際”老師帶讀。
2、小組交流,小組齊讀。
3、老師指名請學生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4、出示“我能辨認并組詞”讓學生辨別生字
三、初讀課文,交流感受
1、根據(jù)“學習目標”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
。1)指名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和范讀,指導學生把文章讀通順。
。2)交流初讀感受,解決次要問題。
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讀歸納、整理,形成如下認識: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鳥。
B、知道青蛙和小鳥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鳥爭論的原因及主題。
3、學生在談到青蛙和小鳥的位置關(guān)系時,教師順勢切入,學習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內(nèi)容。
。1)教師出示“水井”,讓學生觀察在水井上青蛙和小鳥圖片的位置。
。2)學生自讀文章第一自然段。
(3)指導朗讀。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學習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1、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
2、點名讀,師生評讀,體會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禮貌行為和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練習朗讀,再現(xiàn)對話情形。
4、教師引讀,男女生分組加上動作表演讀。
師:一只小鳥飛呀,飛。飛過山川,飛過河流,飛過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見了問:
男生:“朋友,你從哪兒來呀”
女生:“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水喝。”
。ǘ﹪L試朗讀第二次對話。
1、學生分角色練習朗讀第二次對話。
2、理解“大話”的具體含義。深入探究:青蛙為什么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ㄒ龑W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或做實驗了解青蛙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理解“無邊無際”的含義,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o邊無際的大海、沙漠、田野等)
4、我能用“無邊無際”說一句話
5、學生練讀對話,想象它們爭論的情形,體會語氣,要求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6、指導朗讀。
(三)學習青蛙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1、教師引讀,小鳥說天空無邊無際,青蛙卻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嗎
青蛙笑了說:“ xx”
小鳥也笑了說:“xx ”。
2、指導朗讀。
3、分角色表演讀故事。
4、小組探究。
。1)青蛙和小鳥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為……所以……”談?wù)勛约旱睦斫猓?/p>
。2)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寓意: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像小鳥那樣,站得高,望得遠。
五、總結(jié)全文,感悟寓意
1、學習了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
七、課后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一聽,課后繼續(xù)編寫這個故事。
2、問問大人或上網(wǎng)查閱,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坐井觀天》教案最新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學生字和8個新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喻的是什么。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3.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生字新詞和小鳥與青蛙的三次對話。
2.揭示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學方法:
集中識字、表演朗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
l.“觀”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誰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樣的?它的看法對不對?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畫出由學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讀學生字、詞語。
2.教老師范讀課文,要求聽準學生字的讀音,看看課文分幾個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這是發(fā)學生在誰和誰之間的故事?它們?yōu)橐患裁词聽幷?誰的意見對?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讀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圖理解井沿。)
2.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一次對話。說說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些什么?指導朗讀課文第一次對話。“你從哪兒來?”要讀出疑問的語氣!拔覐奶焐蟻恚俊币脭⑹龅恼Z氣讀,語調(diào)要平緩。
3.讀青蛙和小鳥的第二次對話!按笤挕笔鞘裁匆馑?課文里的“大話”是指什么?青蛙認為“天”只有多大?
4“弄錯”是什么意思?小鳥說誰“弄錯”了?“弄錯”了什么?“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小鳥為什么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因為小鳥飛了一百多里。)
5.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芭笥,別說大話了!?··有那么遠嗎?”要讀出勸告的語氣,第二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澳闩e了?”要讀出肯定的語氣。
6.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
7.青蛙為什么笑?(它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是小鳥錯了。)
8.小鳥笑什么?它為什么勸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鳥笑青蛙的確是弄錯了,還自以為是。因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圍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圍以外的天,這就是它看錯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導朗讀第三次對話。表現(xiàn)出青蛙很自信的語氣,小鳥耐心勸告的語氣。
四、朗讀全文,思考:
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fā)學生爭論,都堅持自己的意見,認為對方錯了,你認為誰對誰錯呢?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認讀學生字、詞卡。
2.《坐井觀天》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讀課文,理解成語。
1.分角色朗讀全文。
2.青蛙和小鳥為天的大小發(fā)學生了爭論,它們各自的看法是怎樣的?找出最能代表它們各自看法的一句話讀一讀。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小馬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鳥它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課文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看見了天!毙▲B:“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4.它們的看法誰對?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語。
(l)課文中講的“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觀天”是個成語。人們通常用它來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評他們所見有限,還固執(zhí)己見的態(tài)度。
(3)如果青蛙聽了小鳥的勸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會是怎樣的?想一想,它還會怎么說?
6.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從中受到啟迪。你讀了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發(fā)呢?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要眼界開闊,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經(jīng)驗的局限,要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不能自以為是。)
三、識記字形,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
沿:第五畫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鉤。
答: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合”。
蛙:右邊是兩個土。
2.練習寫字,完成課后“我會寫”。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課堂上我讓學學生帶著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有重點、有難點、有目的地去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學學生釋疑,點燃思維火花,促使學學生多思苦思。通過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學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邊,并在黑板上張貼了小鳥和青蛙所處的位置;讓學學生聯(lián)系學生活實際,理解大話就是吹牛、不實在的話;聯(lián)系句子和上下文,通過讀找小鳥說的話: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理解無邊無際就是非常大,大得沒有邊際,并擴展思維,除了天無邊無際,哪些事物也能說無邊無際?學學生很快地說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老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學生有感情地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把評價的權(quán)利還給學學生,尤其是讓學生學生之間進行賞析性的評價,這使被評價的孩子得到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孩子在贊賞別人的優(yōu)點時,也是在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當然,賞析性評價還可以是學學生自我進行評價,例如,孩子這樣自我評價:“我覺得我讀‘我天天坐在井里,不會弄錯的!x得好,我特別注意讀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边@同樣可以激起孩子們的自我反思。學學生通過質(zhì)疑引讀,在思考后自己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思維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坐井觀天》教案最新】相關(guān)文章:
《坐井觀天》教案09-16
坐井觀天教案11-10
坐井觀天教學教案12-21
坐井觀天教案15篇02-24
《坐井觀天》教案 15篇05-11
坐井觀天教案(15篇)03-02
《坐井觀天》教案15篇03-14
坐井觀天教學設(shè)計教案12-20
《坐井觀天》教案(通用20篇)02-21
坐井觀天教學教案1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