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大班教案

時間:2023-10-28 09:52: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7篇(精華)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7篇(精華)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長輩的工作、生活情況,知道孝敬老人的做法。

  2.感受老人行動不便,懂得應尊重老人,關愛老人。

  活動準備

  1.請家里的一位老人到園(最好是經常帶孩子的老人),每人自帶一條紗巾,小糕點、紙、筆等與幼兒人數相等,網上下載公益廣告片《family》。

  2.室內場地準備:老人在外圍,幼兒在內,一對一前后坐。

  室外場地準備:較寬的25米直跑道,根據幼兒園場地實際設計從外場地回班級的路線,最好有臺階、窄路、拐彎等路況。

  3.事先與有才藝的老人聯系,請他們準備廣場舞、抖空竹、打太極拳等可現場表演的節(jié)目。

  4.事先與老人溝通,孩子與自己分享食物時,不要拒絕或只做做樣子。

  5.學習資源③第14~15頁。

  活動過程

  1.認識爺爺奶奶。

  (1)幼兒與老人共同進入班級,老師為他們現場拍照。在幼兒與老人就座時將照片傳人電腦。

 。2)請幼兒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爺爺奶奶們的到來,教師播放部分合影照片,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家人,讓大家說一說他們哪里長得比較像,為什么。

  小結:因為有了爺爺奶奶才有了爸爸;因為有了姥姥姥爺才有了媽媽;因為有了爸爸媽媽,才會有了小朋友。所以,小朋友要感謝長輩。

  2.采訪爺爺奶奶,幫助幼兒較為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長輩。

 。1)建議提問:誰知道爺爺奶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請幼兒說一說。

  (2)請幼兒當小記者采訪自己的爺爺奶奶,如:年前時做什么工作、興趣愛好,喜歡吃什么等,邊采訪邊用符號、繪畫等方式記錄在畫紙上。

 。3)教師請2~3名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人。

  3.美食家人共享。

  4.相依相偎家人親。

  (1)請老人表演才藝,幼兒可在旁邊學一學他們的動作。

  (2)游戲:我扶老人過馬路。

 。3)觀看公益廣告《family》。

  小結:每個人都是在父母長輩的照顧下長大的,但是長輩卻會慢慢變老。

  我們不要惹他們生氣,要想辦法實現他們的愿意。

  5.請爺爺奶奶說出愿望,讓幼兒了解長輩的想法。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怎樣幫助爺爺奶奶實現愿望。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家人要想辦法讓老人開心、高興,因為這是老人的節(jié)日。

  活動延伸:

  1.老人離園后,教師與幼兒討論,回家后如何給老人一個驚喜。

  2.幼兒把送給老人的驚喜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并將全班小朋友的畫裝訂成冊,投放到閱讀區(qū)。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欣賞詩歌《春天》,嘗試用繪畫的形式描繪心中的“春天”。

  2、表現春天的某一個特征,并用語言仿編詩句。

  3、愿意用美麗的色彩表現春天的景象。

  活動準備:

  記號筆,油畫棒。幼兒用書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朗誦詩歌《春天》,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征。

  教師:詩歌中說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彩色的、會唱的、會笑的書)

  二、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1、教師: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還可以是一本怎樣的書?春天是怎樣的書呢?

  2、引導幼兒找出春天的特征,編出一本本不同的書,如:會吹的書,不斷長大的書,溫暖的書,花紅柳綠的書……

  三、交代要求,幼兒進行想象畫創(chuàng)作活動。

  1、怎樣將紙做成書的樣子呢?(一頁紙對折方法,多頁紙合訂在一起)

  2、封面圖案可以根據內容設計。例如:畫會吹的“書”時,在第一張紙上,設計風吹的畫畫作為封面,在里面畫出各種會吹的事情(微風在吹,喇叭在吹,小朋友也在吹喇叭等。)

  3、提醒幼兒畫面要豐富。

  教師在知道的同時及時反饋幼兒在作畫中的.好的想法,啟發(fā)幼兒的思路。

  四、作品。

  請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同伴或全體幼兒講述自己仿編的詩歌畫面,請幼兒說說:我畫的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復習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新的節(jié)奏型,并看懂樂曲圖譜。

  2、能用樂器表現音樂作品氣勢雄壯的特點,抒發(fā)愛祖國的情感。

  3、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樂器,學習協(xié)調的演奏樂曲。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大鼓一面,圓舞板,鈴鼓和雙響筒若干。

  2、節(jié)奏卡片五張,分別是|XOXO|、|XXXO|、|XXXX|、|X---|、|XXOXXO|

  3、其中前三種節(jié)奏幼兒已在第一課時學習過。

  4、音樂磁帶,樂曲的節(jié)奏圖譜。

  5、幼兒圍坐成馬蹄形。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激發(fā)興趣。

  1、過渡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樂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感受樂曲。

  3、你聽到這首樂曲心里有什么感覺?

  二、熟悉節(jié)奏,學習拍打。

  過渡語:在這首樂曲中還有一些節(jié)奏呢,看看你會拍嗎?

  1、教師依次出示|XOXO|、|XXXO|、|XXXX|節(jié)奏卡片,幫助幼兒回憶經驗,復習節(jié)奏。

  2、學習新的節(jié)奏類型:|X---|、|XXOXXO|

 。1)幼兒自主拍節(jié)奏。

 。2)|X---|,這個"-"短橫線是什么意思?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表示延長符號。

 。3)|XXOXXO|,誰來拍拍這種節(jié)奏?教師引導幼兒與第一種節(jié)奏進行對比,體驗快速拍節(jié)奏的感覺。

  三、觀看圖譜,連貫拍節(jié)奏。

  1、教師出示圖譜,鼓勵幼兒自主的邊看圖譜邊拍節(jié)奏。重點詢問幼兒拍節(jié)奏的時候,覺的哪里有困難?教師幫助幼兒鞏固練習。

  2、教師與幼兒一起看圖譜拍節(jié)奏。

  3、幼兒邊聽樂曲邊拍節(jié)奏兩次,提出具體的要求。

  四、選擇樂器,探索合奏。

  1、教師介紹樂器,幼兒按意愿選擇樂器,在自主看圖譜的基礎上邊聽樂曲邊用樂器演奏。

  2、請幼兒為樂器找相對應的圖譜做朋友。

  3、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輪奏練習,即根據圖譜上的樂器標記演奏相應的節(jié)奏,在輪奏的基礎上進行合奏。

  4、幼兒聽樂曲演奏,師:比一比,哪一組的`節(jié)奏拍的最穩(wěn)最有力。

  5、教師鼓勵幼兒采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合奏部分的節(jié)奏。

  6、幼兒再次演奏,教師出示大鼓與幼兒一起演奏。

  7、教師請幼兒交換樂器,師生共同演奏樂曲"大"。

  結束語:今天我們用樂器演奏了一首好聽的樂曲《大》,讓我們下次在一起和樂器寶寶一起演奏,好嗎?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學習如何觀察昆蟲。

  2、學習觀察記錄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提供放大鏡、圖畫紙、蠟筆。

  2、在區(qū)域設置飼養(yǎng)角指導要點:

  1、幼兒可在區(qū)域活動、自由活動、游戲時間,進入“飼養(yǎng)角”,繼續(xù)觀察昆蟲。

  2、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它們長得怎樣?有幾只腳?翅膀是什么顏色的?眼睛長得如何?它們在做什么?鼓勵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利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并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在圖畫紙上。

  4、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并比較每個人觀察的相同點及相異點。

  5、將幼兒的記錄結果粘貼在飼養(yǎng)角的墻面上。

  昆蟲拼圖

  活動目標:

  1、鞏固加深對蜜蜂、蚱蜢、蝗蟲、蝴蝶、蜻蜓等常見昆蟲外形特征的認識。

  2、學習拼貼技巧,鍛煉手指小肌肉。

  活動準備:

  提供昆蟲拼圖卡、畫有草地、花園的背景圖指導要點:

  1、提供自制昆蟲拼圖于區(qū)域中,幼兒自由選擇圖片,根據昆蟲的外形,將散亂的`圖片拼貼成一幅昆蟲畫,要求幼兒拼貼工整。

  2、引導幼兒多拼出幾只昆蟲,并擺放在畫有草地、花園的背景圖中,比比誰拼的昆蟲多。

  3、活動延伸經;繼續(xù)將拼圖卡投放入益智區(qū)中,也可引導幼兒畫出自己喜歡的昆蟲,剪成若干塊,使拼圖卡片不斷更新。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一、小蟲子運動

  活動二、小螞蟻避雨

  活動三、蟋蟀、蚯蚓、蝴蝶和螞蟻

  活動四、懶惰的小蝸牛

  活動五、蟈蟈和蛐蛐

  活動六、音樂游戲:小小螳螂捉蟲

  活動一、小蟲子運動

 。刍顒幽繕耍

  1、培養(yǎng)幼兒手、腳協(xié)調向前爬的能力,發(fā)展大肌肉群的靈活性。

  2、鼓勵個別體弱幼兒和大家一起參加游戲。

 。刍顒訙蕚洌

  1、跳跳袋每人一個、紙板餅干若干。

  2、錄音機,《生命之樹》、《單簧管波爾卡》等節(jié)奏輕快、活潑的樂曲帶。

  3、大地毯鋪成幼兒的活動場地。

 。刍顒舆^程]

  1、音樂起,教師和幼兒分散在地毯上,隨著音樂走跑交替,做動物模仿操。

  2、幼兒自由地玩場地四周的布袋,看誰玩的花樣多。

  3、教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并請玩法像扭扭蟲爬行的幼兒表演,其余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該幼兒爬行的動作方法。(站在袋內,手提袋子跳一跳將腳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雙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練習扭扭蟲爬行。)

  4、幼兒自由練習扭扭蟲爬行。

  5、游戲——扭扭蟲吃餅干。

  場地四周放好紙板餅干若干塊,幼兒在場地中間。請孩子作扭扭蟲爬到場地四周吃餅干,“吃”飽了再爬回場地中間。

  6、游戲——扭扭蟲運餅干。

  要求幼兒作扭扭蟲排成十字隊行,分四隊爬向四角取餅干,然后手提布袋學袋鼠跳回來,把餅干放到中間的簍子里,比賽哪組運得快。

  7、在音樂《單簧管波爾卡》的旋律下自由地做布袋放松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協(xié)調的正走、倒走,側走

  2、能迅速反應,體驗游戲樂趣。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過程:

  1、 準備活動,放進行曲。

  教師吹口哨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幼兒隨哨音的速度變換步伐,可讓幼兒變換行走姿勢(正步、蹲走,側走、快走等)

  2、隨教師口令做不同動作:模仿螃蟹、木頭人,引出磁性人。

  3、組織集體練習:

  以哨子為準,教師吹三聲哨子,幼兒喊“磁性人”然后做一個造型(注意做好造型不要動)

  4、游戲:磁性人

 。1)讓幼兒討論:磁鐵能吸什么?使示范當磁鐵,先吹三聲哨子,幼兒變成磁性人,然后“大磁鐵”說“次忒沒磁性了”“散!”磁性人散開,(注意不能擠,不要推,輕輕過來)

  (2)熟練后教師變換方向當“磁鐵”,幼兒練習正走、側走、倒走。(注意磁性人不能轉身,只能朝一個方向走。)

 。3)幼兒當磁鐵,游戲幾遍后增加“磁鐵”的人數,逼供內引導幼兒探索多種走的方式。

  5、放松活動

 。1)以問激趣:“我們除了變磁性人,還可以變什么人?幼兒互相討論、演示。

 。2)放音樂,讓幼兒隨老師變面條人,晃晃腰,抖抖手,抖抖腳。

  6、結束

  “我們的身體真能干,現在已經累了,該休息了。我們回家吧!”幼兒在舒緩的.音樂中

  小百科: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鐵能夠產生磁場,具有吸引鐵磁性物質如鐵、鎳、鈷等金屬的特性。

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知道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2.學會看整點和半點。

  3.增強時間觀念,體驗游戲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對認識時鐘已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并了解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物質準備:課件,大鐘、幼兒每人一個小時鐘,實物投影儀,幼兒分組操作材料,大灰狼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認識時鐘

  1.猜謎引題,激發(fā)興趣

  2.交流經驗,理解用途

  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

  3.播放課件,認識時鐘

  引導語:如果我們要把圓變成時鐘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數字?數字排列有規(guī)律嗎?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

  小結:鐘面上有1-12的數字按一定的順序排列,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時針比較粗,分針比較細。分針走得快,時針走得慢,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格或者一個數字,這就是一小時。

  二、操作學習,認識整點與半點

  1.觀察課件,認識整點

  小結:原來分針指在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分組操作,鞏固整點

  a看時撥鐘b看時間對應畫時鐘

  c對應時間插卡d時間時鐘對對碰

  3.觀察課件,認識半點

  小結:當分針都指向6的時候,時針指向兩個相鄰的數字中間,時針剛走過幾,就是幾點半。

  4.觀看課件“我的幼兒園半日生活”

  小結: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你們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會有更多的學習任務。我們可以請時鐘幫忙,提醒我們做好每天該做的事情,按時起床、準時睡覺。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守時的好寶寶吧!

  三、游戲體驗,復習鞏固

  游戲名稱:老狼老狼幾點鐘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老師當老狼,小朋友們當小羊。老狼出示時鐘時,請小羊說出時間。老狼說幾點時,小羊就把手上的鐘撥幾點。小羊撥好了鐘就停下來,請老狼看時間。如果撥錯時間,可能會被老狼吃掉。

  創(chuàng)作感悟: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讓幼兒知道時間的珍貴,懂得愛惜時間,特別是對于馬上就要跨入小學大門的`大班幼兒,開展此類活動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本次活動中,教師注意結合幼兒熟悉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增進幼兒對時鐘的進一步了解,取得較好的效果。

  1.活動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是:“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标U明科學教學應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為幼兒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顒又薪處煵捎糜變涸趫@的一日生活作為認識時鐘的載體,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對學習、生活的很大幫助,真實體會到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從而激起學習情趣和學習動機,主動去探究新知。

  2.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fā)現、表達的機會

  科學的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fā)展,不是單純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在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操作的機會,并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分組共同合作完成,幼兒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和剛學到的知識進行操作,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幼兒操作結束后,教師通過提問與幼兒互動,給幼兒有一個交流表達機會,引導幼兒認識時鐘,讓幼兒自主自覺掌握時間的概念,教師是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不僅肯定了幼兒的想法,而且在幼兒原由的知識層面上作了提升,體現“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教育觀。

  3.體現良好的師幼互動

  不難看出,教師在活動中運用幽默、簡潔的語言,留足時間反問,善于觀察、果斷決策,針對幼兒的表現,尊重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在積極互動的活動氛圍中進行探究活動,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促進了活動的順利開展。分組練習則為幼兒提供了動手操作的實踐機會,不但激發(fā)了幼兒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最后,教師通過《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給枯燥的數學活動帶來了歡樂,讓幼兒在玩中學的同時也鞏固了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活動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活動反思】

  從活動中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情緒非常好,積極參與活動,尤其是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讓孩子們14人一組,自己想辦法站成時鐘的樣子,孩子們非常喜歡,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合作與管理能力,同時更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3-26

【精選】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經典]08-01

(經典)大班教案08-18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選)10-20

大班教案【精選】08-27

大班教案【經典】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