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實用的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會用保護色、盔甲、逃跑、硬刺等方法保護自己,初步理解"仿生學"的含義。(活動重點)
2、在交流、分享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基礎上,能知道人類從動物的一些特征中獲得啟發(fā)進行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難點)
3、萌發(fā)對動物奇特的保護自己方法的好奇心,體驗探索動物世界奧妙的樂趣。
4、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達及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利用保護色、盔甲、硬刺等方法保護自己的動物圖片。
(2)動物和由其得到啟示所發(fā)明物品的操作卡片,每兩個個幼兒一份:鳥、刺猬、公雞;飛機、叉子、烏龜、坦克、鬧鐘、鯊魚、潛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活動,了解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和家人都一起觀察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有哪些特殊的本領呢?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們會怎樣保護自己?(誰大膽起來說一下)
2、幼:我知道烏龜?shù)谋绢I,它遇到危險可以把頭縮到龜殼里……
3、集體交流。教師根據(jù)幼兒所知道的動物出示相應的圖片,師幼一起觀察。
二、出示常見動物的圖片,了解動物自我保護的本領。
1、教師分別出示(蝴蝶、青蛙)的圖片,并提出問題:小朋友們,蝴蝶和青蛙平時都生活在哪里啊?(花叢、陸地)它們會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呢?(身體的顏色)師:寶貝們說的真不錯,它們身體的這種顏色叫保護色,蝴蝶很漂亮,它身上的顏色飛在花叢中就像花兒的顏色比較相似;青蛙身體上是綠色的,它在陸地上抓害蟲時不易被敵人發(fā)現(xiàn);所以說蝴蝶和青蛙的自我保護方法就是利用保護色,用自己身體上的顏色來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2、教師依次出示烏龜、兔子、刺猬等動物圖片,讓幼兒了解它們可以用盔甲、逃跑、硬刺的方法保護自己。(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大膽發(fā)表見解)
3、教師小結:在大自然中,無論是生活在哪里的動物它們都有保護自己的本領,有的動物油保護色,有的動物有盔甲、硬刺等,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通過聯(lián)想、操作,知道人類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發(fā)明創(chuàng)造。
1、教師出示坦克圖片,引導幼兒猜測這是根據(jù)什么動物設計的,并說出理由。師:寶貝們,它是根據(jù)什么動物設計的.?(烏龜)為什么?
2、再次出示潛艇和裝甲車等的圖片,讓幼兒想象:根據(jù)這些小動物的本領,人們可以發(fā)明什么?(鼓勵幼兒大膽交流猜想)小結:原來在動物界中,它們有這么多的特殊本領啊!人們通過烏龜?shù)挠矚ぐl(fā)從制造出坦克,裝甲車。蝶的保護色中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迷彩服,這樣迷彩服顏色與周圍環(huán)境相似,就不易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從青蛙游泳的姿勢中,發(fā)明了蛙泳,成就了很多運動健兒的蛙泳技能。
3、幼兒每人一盒操作盒,盒里裝有小動物和根據(jù)動物本身發(fā)明的物品,請幼兒幫它們配對,并大膽說明配對理由。
(公雞-鬧鐘,鳥-飛機,刺猬-叉子)小結:讓幼兒理解"仿生學"的含義,人們看到了會飛的鳥,發(fā)明了飛機;根據(jù)蝴蝶的顏色,發(fā)明了迷彩服;根據(jù)刺猬堅硬的刺,發(fā)明了叉子;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模仿了動物本身特殊本領發(fā)明的,這種技術就叫"仿生學"。所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動物,動物的存在給人類很多啟發(fā),才能發(fā)明出這些對人們有用的東西。讓人們的生活很方便、很快樂,我們也要愛護這些小動物。
四、引導幼兒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有特殊本領學習,結合"仿生學"的含義大膽猜想可以發(fā)明什么物品,并討論交流自己該如何保護動物。(體現(xiàn)情感目標)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小動物的特殊本領,除了這幾種常見的你還知道哪些?它們可以啟發(fā)人們發(fā)明什么呢?
2、師;小動物這么有用處,那你該如何保護它們呢?(教師可隨時引導)3、教師小結:我們人類從動物身上學到了這么多本領,發(fā)明了這么多有用的東西,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它們,保護它們,和小動物和諧相處,不去傷害它們。
活動延伸:
活動區(qū)時,請幼兒在美工區(qū)將認識的動物及根據(jù)它們本領發(fā)明的東西用表征的方式畫下來,張貼到主題墻上。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根據(jù)3到6周歲學習與發(fā)展指南,5到6歲幼兒總是喜歡刨根問底,喜歡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答案。而我們生活中的影子,是幼兒常見并且經(jīng)常接觸的實物,在日常中,經(jīng)常見幼兒踩影子等自發(fā)活動,可見,這是幼兒感興趣的愿意去常識探索的科學現(xiàn)象,因此,這節(jié)課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并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從而體驗探索和參與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感知和探究的能力及欲望。
2、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與太陽光線的關系。
3、探索發(fā)現(xiàn)影子的變化和物體的位置變化有關,獲得相關經(jīng)驗。
4、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紙(各種圖形或剪紙),剪刀,粉筆,一些建筑物和影子的圖片,手電筒,各種形體的.模型或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早晨來園,將幼兒帶到操場,請幼兒站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并拿出粉筆將自己站立的位置和自己的影子做出標記(幼兒可以互相幫忙)。
2、觀察幼兒園里每樣東西他們的影子的位置。
二、圖片導入,談話。
1、展示各種事物及它們的影子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它們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共同點,那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
2、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請幼兒大膽的猜測思索)
三、仔細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
1、拿出模型或玩具,放在陰影處,請幼兒觀察它有沒有影子?為什么?
2、放在光線亮的地方,再次觀察。
3、在暗處用手電照射,觀察。
。ò淹瑯拥臇|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它們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四、猜猜看,進一步發(fā)現(xiàn)影子的秘密。
1、出示各種圖形的紙片,用手電筒照射,請幼兒觀察投射到墻上的影子,請幼兒猜一猜它們是誰的影子?
。ㄋ伎迹簽槭裁此麄兊挠白硬灰粯?我們小朋友的影子一樣嗎?)
2、將手電筒拉近或者遠離,影子有什么變化?(思考:為什么?)
。ㄒ龑в變喊l(fā)現(xiàn):影子與光和物體的遠近有關系。)
五、游戲。
1、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手影游戲,請幼兒體驗參與的樂趣和探索發(fā)現(xiàn)的興趣。
2、與幼兒一起剪紙,并將剪下的形狀拿到光線中,觀察自己剪紙的影子形狀。體驗成功及成就感。
六、課堂延伸:檢驗成果。
1、午間,帶領幼兒到操場,找到自己標記的位置,觀察影子的變化,并用不同顏色的粉筆重新標記。
2、下午離園,再次觀察,標記。
七、總結 請幼兒總結影子的秘密,第二天來園告訴老師。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這次活動,符合大班5到6歲幼兒年齡特點,大部分幼兒積極參與,主動收集數(shù)據(jù),對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并能積極探索,認真思考,主動參與其中,學會與其他小伙伴合作完成等目標要求。
但是,仍有兩到三名幼兒表現(xiàn)為興趣不大,或者不能參與到最后,半途而廢的情況。我對這三名幼兒進行了逐個了解,發(fā)現(xiàn),有一名幼兒社會認知水平明顯高于其他幼兒,且生活經(jīng)驗豐富,對于影子的認識已經(jīng)很成熟,因此,在活動一開始的時候表現(xiàn)積極,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所有人他所知道的影子的秘密,但是,隨著活動的繼續(xù),他表現(xiàn)為興趣缺缺,對于一些圖片和模型,及老師的問題都很敷衍,我認為這也是由他的年齡特點所形成的,使他對于自己早已了解的東西沒有了新鮮感和探索的欲望。
還有兩個幼兒,對于活動表現(xiàn)出興趣,但參與程度不高,有些活動程序顯得比別的同年齡幼兒稍顯吃力,不能很好的完成,也不會主動尋求同伴的幫助或者自己努力思考,而是希望求助于老師來替他完成。這種情況,我想,是由于這兩名幼兒的發(fā)展水平低于其他幼兒,且平時沒有得到過多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的結果。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椅子的玩法,并利用小椅子學會障礙跑。
2、幼兒愿意參加集體活動,敢于大膽嘗試。
活動準備:小椅子數(shù)把、音樂、音響、體育用墊。
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聽歌曲《阿童木之歌》進入活動場地,并談話導入課題,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剛才你聽到歌曲里邊唱的什么歌詞?也說明阿童木非常聰明,非常勇敢。我們大四班的小朋友是不是和阿童木一樣聰明、一樣勇敢呢?今天,老師要先來考考小朋友們是不是和阿童木一樣聰明呢?我們平時坐的小椅子除了可以坐在上面還可以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騎大馬、跳過去、從椅子下面鉆過去、當獨木橋)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找一把椅子和老師一起來試一試,看一看我們大四班的小朋友是不是和阿童木一樣聰明,能想出玩椅子的多種方法。
2、做熱身運動:
小朋友們真聰明,都能想出椅子的多種玩法,F(xiàn)在,老師再來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和阿童木一樣勇敢呢?在考小朋友之前,我們要把你的身體活動開,先聽著音樂來做一做熱身運動。
3、幼兒嘗試玩椅子的多種方法:
。1)我們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和阿童木一樣勇敢呢?剛才小朋友說椅子可以當成獨木橋在上面走,小朋友來排成一隊試一試,走過獨木橋。小朋友在走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2)小朋友說椅子還可以從下面鉆過去,也可叫鉆山洞,小朋友在鉆的時候不要碰到山洞的墻壁,要注意安全啊。
。3)椅子還可以跳來跳去,現(xiàn)在我們來讓椅子排好隊,小朋友從上面跳過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教師總結:小朋友非常聰明勇敢,都能想出椅子的多種玩法,并能大膽嘗試來玩椅子。
4、放松運動:
現(xiàn)在小朋友都玩累了,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放松一下,錘錘胳膊、敲敲你的腿,給你前邊的小朋友捶捶背、反過來給你前邊的小朋友捶捶背。
5、自由結束教學活動:幼兒做完放松運動之后,結束教學活動。
大班教案 篇4
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小結
1、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小結
端午節(jié)活動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了,由于今年時間上兩個節(jié)日間隔較短,而且六一之后只有兩天的活動時間就開始了端午假期。布置節(jié)日環(huán)境、“端午慶;顒印钡葞讉活動只能在2天的時間里完成,時間上比較緊張。即便如此,在家長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的端午節(jié)活動仍然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情況總結:
本主題活動是以“端午節(jié)”為基本材料而生成的以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教學活動之一,源于幼兒對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端午節(jié)”的關注,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為幼兒的好奇、興趣而及時調整、修正、設計的活動。整個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適宜引導為主;顒硬捎米層變夯貞、談論端午節(jié),在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基礎上,通過圖片、出示實物、討論等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強化了對端午節(jié)的認識。并且將幼兒的學習地點還擴展到了家庭(如讓幼兒回家包粽子、向媽媽、奶奶學習蛋的制作方法等),體現(xiàn)了幼兒是教育的主體和教師尊重幼兒個體學習方式的意識。
我們的主要活動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進餐前后及午睡前向孩子們講述了故事《端午節(jié)的傳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端午節(jié)的風俗》。
2、學兒歌。同樣利用進餐前后及午睡前的時間,教孩子們學念了三首既通俗易懂又瑯瑯上口的兒歌《端午》,孩子們非常喜歡這首兒歌,在短時間內就將兒歌學會了。
3、裝飾制作《小粽子》并用它來裝飾環(huán)境。
4、制作彩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孩子們在在蛋寶寶的身上利用彩紙剪、貼、畫出漂亮的圖案,從制作的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次活動。5、考慮到六一家長剛剛來園活動,因次本次慶端午就不邀請家長參加,把家長到園包粽子活動更改為
請家長將孩子在家包粽子、吃雞蛋等端午習俗用相機記錄下來,發(fā)給老師,然后在幼兒園交流分享。
6、孩子從家里帶來端午的食品一起分享。
7、認識各種蛋、蛋制品。
豐富的活動得以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朋友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周希桐、田燁、張宜駿媽媽打印了好多關于端午節(jié)風俗和蛋制品的圖片,使我們的主題墻漂亮而豐富;遲俊超媽媽帶來了端午節(jié)來歷和風俗的資料;王炫皓小朋友可謂是全家總動員:奶奶早上4點就起來做蛋餃、媽媽用蛋殼制作了喜洋洋、爸爸將稀有的鴯鹋蛋殼加上了底座,方便小朋友觀察,一直做到晚上11點多;周海玲、曲志鑫的媽媽用紙折出了一串漂亮的粽子;張宜駿、張若熙、曲志鑫媽媽還親手做了雞蛋餅和煎雞蛋,加上王炫皓奶奶的蛋餃,小朋友分享的時候一直喊著沒吃夠,可見她們的廚藝是多么精湛!
夏鈺涵家長還精心找到了各種蛋的內容和營養(yǎng)價值介紹,老師講完以后相信小朋友會更喜歡吃蛋。不僅僅是這些,家長朋友為孩子們做的香包、五彩線、按時帶到幼兒園的粽子、雞蛋等等。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活動才能按時、順利的開展,孩子們才能在活動收獲更多的精彩和快樂!同時家長們的大力配合也讓我們老師感動萬分,我們會將的支持化為我們工作的動力,以更加飽滿熱情的態(tài)度投入到工作中。
衷心的感謝所有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相信在我們的合作下孩子們會有更出色的發(fā)展和表現(xiàn)!
2、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小結
在這次端午節(jié)活動中,孩子們對把粽子拋到河里,紀念屈原,賽龍舟等都很好奇。
活動剛開始,幼兒和家長都迫不及待的開始做粽子,在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幾位家長制作粽子后,孩子們在剝粽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各種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線扎捆起來的、有的則不是用線,是直接用粽葉穿過去的。但是孩子們都想知道這粽葉軟軟的怎么可以穿進去的?是怎么穿的?當粽子被切成一塊一塊開始品嘗時,他們品嘗各種各樣的'粽子。孩子們都很開心,對端午節(jié)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在此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從活動中了解了這個活動的由來,以及我們民間對于活動的重視,更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通過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jié)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fā)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3、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小結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培養(yǎng)孩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20xx年6月9日,君融天湖幼兒園開展了端午主題活動之快樂包粽子活動,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親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則自由參觀,有的小朋友還積極參與進來呢,大家都體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jīng)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jié)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意義,了解了我國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幼兒園里的老師們也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們認識了棕葉、糯米、黑芝麻餡料、火腿腸等材料,然后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包裹粽子。
代老師先給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演示完畢后,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粽葉間”,幾分鐘后,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tài)各異的粽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著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fā)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4、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小結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
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折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龍舟”以及家長們共同參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jié)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fā)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菖蒲等端午節(jié)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
5、大班端午節(jié)活動小結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對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中秋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已有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臨近端午節(jié),家長紛紛為孩子佩戴了香包,孩子們對形狀各異、散發(fā)香味的香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隨之而來一系列問題“為什么要佩戴香包?”“什么是端午節(jié)?”產生了探究欲望;這個階段的孩子觀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jié),感受端午節(jié)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所以我設計并進行了本節(jié)活動。
環(huán)節(jié)設置及反思:
首先我通過播放歌謠《端午節(jié)》帶領幼兒排小火車拍頑固節(jié)奏進入場地,一下就集中了孩子注意力;隨后我出示香包,設疑提問、引發(fā)思考:“這是什么?有什么味道?為什么要佩戴?端午節(jié)是怎樣來的,有哪些習俗?”從而引入課題;緊接著通過觀看動畫視頻,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動畫的播放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形象生動的理解了故事;接著我又播放自制的課件,讓孩子了解到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和當?shù)靥赜械牧曀,收集的圖片色彩鮮艷,比起傳統(tǒng)的說教,一目了然;最后我又通過劃龍舟游戲再次讓孩子們體會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快樂,進而引出下一課題“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制作品嘗美味的粽子,好嗎!”,整節(jié)活動的設計,動靜交替、環(huán)環(huán)相扣,通過討論、觀看動畫、幻燈片、朗讀兒謠、律動游戲等方法,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循序漸進地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習俗。
在課堂實踐活動中,我十分注重使用鼓勵性評價,及時肯定孩子的參與,鼓勵孩子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激發(fā)孩子活動興趣;并能靈活的駕馭課堂,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求自己在課堂活動中語言親切、自然,心中有孩子,做孩子親近的朋友,因此在整節(jié)活動中孩子們情緒積極,注意力集中,參與性強,思維活躍,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達到了預期效果。
不足之處:因為園內多媒體室電腦反應不太靈敏,活動中我沒能親自操作,由其他老師幫忙播放。以后在這方面要不斷學習進步。
我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經(jīng)常應用以下幾種教育方法:實踐練習法:這是典型的做中學的方法。比如說《小小值日生》《我會疊衣服》等這些內容都可以通過實踐練習法來進行。參觀法:在教學活動中,我經(jīng)常組織幼兒在園內或園外的場所參觀。如:《我心中的小學》《小小郵局》《理發(fā)店》《特殊的工作人員》等都可采用參觀法。參觀法的運用能使孩子通過身臨其境,耳聞目睹,接觸社會,接受教育。情景表演法:如一些行為習慣的判斷對錯,經(jīng)常會請大班孩子進行情景表演,讓孩子們通過情景再現(xiàn),做出正確的判斷。
講解法:如《特殊用途的號碼》,通過講解向孩子說明三種號碼的用途,使孩子了解規(guī)則及其意義。此外我還經(jīng)常使用講述故事、學習兒歌使孩子懂得一些傳統(tǒng)的民族文化及行為規(guī)則;通過表演法,樹立孩子的自信心;通過談話法、討論法激發(fā)孩子對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豐富孩子的社會認知。當然這些方法并不是獨自存在,而是依教學要求,靈活組合使用,從而避免空洞的說教,使我們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我在社會教育活動中經(jīng)常應用的活動模式有: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實際練習教學模式、生活感知教學模式等。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本活動是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的數(shù)學生成活動之一:拼圖。對大班孩子來說拼圖是個刺激、有挑戰(zhàn)性的一項智力游戲,而且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所蘊涵的教育價值非常大。設計此活動,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及提高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圖拼出九方格圖案,并能在記錄單上記錄拼出的多種組合方法。
2、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進行多種組合,尋求多種答案。
3、感受拼圖游戲奇妙之處,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不同組合形式進行拼圖。
難點:提高同伴之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具:九方格圖案一張,各種顏色、不同組合形式的方塊拼圖卡若干。
2、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方塊拼圖卡、記錄單1張。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
觀察、比較各種方塊拼圖卡。
1、教師出示各種方塊拼圖卡,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各種方塊拼圖卡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磮D卡,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一樣:形狀、大;不一樣:數(shù)量、顏色、編號、組合形式)
2、引導認為每塊正方形不一樣大的幼兒運用圖形重疊的方法證明一下。
師:請你用這塊正方形來比一比。(用事實證明一切,幼兒沒有異議。)
3、教師出示九方格圖底板。
師:那我們就用這些圖形來玩一個有趣的拼圖游戲吧。(幼兒們高興歡呼,躍躍欲試。)
基本環(huán)節(jié)
。ㄒ唬⒂變翰僮骰顒,嘗試拼出九方格圖案并記錄結果
1、教師出示示范記錄單,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記錄。
師:現(xiàn)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在這個空白底板上用剛才那些拼圖卡來拼一個九方格圖案。
請一名幼兒拼出九方格圖案。
師:剛才他是怎么拼的?分別是用幾號圖形來拼的?
幼兒:旋轉著拼,用了9號和8號的圖形拼成的。
師:是的,每一塊拼圖卡都可以任意的旋轉和組合。(教師一邊說一邊記錄,并用頓號把數(shù)字之間點開來。)
師:誰知道這黑色的小雨點有什么作用?
2、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我們能不能用3塊或4塊甚至更多的卡片一起來拼這個圖案。請一名幼兒根據(jù)要求演示操作,并嘗試記錄。用粘貼紙表揚獎勵示范操作的幼兒。
3、師:原來拼圖這么好玩,你們想不想也來拼一拼?(幼兒:想)請小朋友來玩玩這個拼圖游戲并把自己的拼圖結果記錄下來。(強調記在1號記錄單上,拼一次就記錄一次,每一行記錄一種方法,編號之間點開。)
4、幼兒操作并記錄,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記錄情況,鼓勵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比一比誰拼出來的答案多。
。ǘl(fā)現(xiàn)一張卡片與其他卡片的多種組合形式,激發(fā)幼兒二次操作的興趣。
1、展示幼兒的拼圖記錄單,集體進行驗證。
師:我們來檢查一下大家拼得對不對。ń處熡心康牡.找到3號拼圖卡參與的不同種組合方式,每驗證一次就用紅筆在記錄單上劃條線)
2、通過驗證對比發(fā)現(xiàn)問題:
師: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3號拼圖卡可以和12號組合,還能和2號、1號組合,3號拼圖卡還可以和誰組合拼成這個圖案。請小朋友在記錄單上找一找。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記錄單上用紅筆把3圈出來,并把它們的組合形式也劃出來。
3、教師示范操作并記錄(記錄單2)。
師:除了3號拼圖卡以外其他的拼圖卡也可以這樣拼嗎?
幼兒:也可以。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先確定一塊拼圖卡,比如“5號拼圖卡”,然后在2號記錄單上每一行都寫上“5”。誰愿意來拼一拼,記一記?
4、請個別幼兒操作并記錄。1名幼兒用5、5、12、1拼成了完整的九方格圖,并記錄。
5、集體二次操作記錄。
師:請其他小朋友再來玩一玩。記錄前先把確定的那塊圖形號碼都寫下來,然后拼一次就記錄一次。(要求同上)
結束環(huán)節(jié)
1、幼兒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圖方法。
2、展示個別幼兒的拼圖記錄單,集體進行展評。(獎勵方法最多的小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以游戲的形式鼓勵幼兒嘗試操作多種的拼圖方法,并引導他們記錄自己操作的結果,并通過一次次的操作驗證環(huán)節(jié)對幼兒的能力進行肯定和贊揚,從而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
制造懸念,激發(fā)操作欲望。在二次操作結束后對比幼兒的操作發(fā)現(xiàn):原來方塊數(shù)量少的卡片組合方法多,方塊數(shù)量多的卡片組合方法少。我在此基礎上延伸了下次活動,鼓勵幼兒繼續(xù)操作在拼圖游戲發(fā)現(xiàn)其他更有趣的現(xiàn)象。
杜威說過: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我正是抓住幼兒的這個特點、啟發(fā)他們不斷思考和探索,使他們的思維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愛鳥周"的含義。
2、感受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3、產生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室和幼兒收集鳥類的圖片及其于人類關系的資料。
2、操作材料:畫紙、畫筆、稻草、紙盒等。
3、幼兒用書:《愛鳥周》。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討論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欣賞鳥類圖片,幼兒互相交流自己認識的鳥。
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討論: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教師小結:有的鳥專吃害蟲,保護莊稼和樹木;有的鳥可以送信;有的鳥很大,有的鳥可以觀賞;還有的鳥可以為人們提供有營養(yǎng)的蛋。
2、討論、了解愛鳥周的含義。
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鳥類世界會怎樣?人們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鳥和人類共同生活,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鳥類。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個星期為"愛鳥周",督促人們愛護鳥類,保護鳥類。
3、引導幼兒開展愛鳥行動。
討論:小朋友應該怎樣愛護、保護鳥類?
教師和幼兒總結: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鳥類的事情:做個"小小宣傳員",向大家宣傳愛護鳥類;不傷害小鳥:不抓、不打小鳥;為小鳥做窩……
幼兒分組活動:繪制保護鳥類的宣傳畫,制作"小鳥的家"等。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幼兒年齡雖小,但已體驗過各種情感、產生各種感覺。藝術品又是藝術家情感的體現(xiàn),選擇欣賞大師名畫,可以加深幼兒對情感的體驗,獲得審美和情感的陶冶。在幼兒園開展欣賞外國名畫的活動,有助于拓展幼兒的視野,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
活動對象:大班幼兒
創(chuàng)新點:《格爾尼卡》給人的感受
目標:欣賞畢加索《格爾尼卡》,體驗作品表表達的害怕、憤怒情感。
準備: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多媒體
過程:
1、教師演示《格爾尼卡》!翱吹竭@幅畫有什么感覺?”
幼兒紛紛回答:很特別、很害怕、不好看、很奇怪、不美、人沒有身體、沒有腳、顏色不鮮艷、只有白色和黑色、馬叫起來、人、太陽、杯子、牛在跳舞、好象有人要去幫助別人、有斷手、斷腳、很恐怖、上面有亮的燈、有個人眼睛睜得大大的,兩只手伸向天空……
2、教師:你什么時候會把眼睛睜得大大的?
幼兒:害怕的時候、有人要打我、咬我、抓我、難受的時候、東西不見了、受傷的時候、有怪獸要吃我、有鬼要抓我。
3、教師給幼兒講解畫家及畫中典型局部所象征的意義。
4、教師:在這幅畫中,除了馬叫聲,你還聽到什么聲音?
幼兒:人在大叫“救命”、“救命”、馬蹄聲、風至呼呼刮、雨嘩嘩下、槍聲、炮聲、飛機扔下炸彈的聲音“轟轟”、小孩的.哭聲、人“哎喲”叫、媽媽的哭聲、媽媽在叫孩子的名字、火呼呼燒房子、房子倒下來的聲音、雞、鴨的叫聲、人們跑的聲音。
5、教師:給這幅畫取名字嗎。
幼兒:《可怕的世界》、《打仗》、《生氣》、《奇怪的畫》、《危險的地方》、《痛苦的人》、《害怕》、《痛苦的馬》、《黑色和白色》、《黑暗的畫》。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長時間看電視會危害眼睛,造成視力下降。
2、了解造成視力下降的其他原因,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3、學會關注自己的眼睛,愿意主動、積極地保護好眼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和家長一同完成調查表。
2、彩紙、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看視力統(tǒng)計表,喚醒幼兒的經(jīng)驗。
。1)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統(tǒng)計表,分析幼兒的視力情況。
師:前幾天,老師給我們檢查了視力,哪些小朋友的視力不太好呢?
。2)教師和幼兒一同討論視力不好有什么不方便,可以請視力不好的幼兒說說,也可以請爸爸媽媽視力不好的幼兒說說。
師:視力不好,眼睛看不清楚,會有什么不方便呢?如果你的視力不好,你會怎么想?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我們的眼睛非常重要,如果視力不好,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方便。
2、教師和幼兒一同討論,了解造成視力下降的原因。
(1)教師和幼兒自由討論造成視力下降的原因。
師:是什么原因讓我們的視力下降,看不清東西呢?
幼兒可以自由地說出一些原因,如:看電視太多,看書姿勢不正確等。
(2)教師和幼兒小結:我們的眼睛很容易受到傷害,如果我們看電視太多、看書畫畫和寫字的'姿勢不正確,都會使視力下降,看不清東西。
。3)教師出示調查表,和幼兒一同分析電視對眼睛造成的危害。
師:你經(jīng)?措娨晢?看電視時間太長,眼睛會有什么感覺?如果眼睛不舒服應該怎么做?你覺得小朋友看電視,每次多長時間比較好?
。4)教師小結:電視是我們的好伙伴,但是看電視的時間太長就會傷害眼睛。所以,我們看電視時間不能太長,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3、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1)教師啟發(fā)幼兒討論。
師:我們還有什么保護眼睛的好辦法呢?
。2)教師和幼兒一起制作宣傳畫。
師:我們都知道應該怎樣保護好眼睛,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訴別的小朋友呢?(啟發(fā)幼兒用宣傳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3)教師和幼兒將完成的宣傳畫張貼在墻上。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背景
結合我園《童話劇課程中的差異性關懷》的市級課題,每班以童話劇為核心載體,確立了班本課題的研究。《西游記》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古典神話小說,其中鮮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都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背后,許多品德教育的價值也是需要我們去挖掘和引導的!队玛J盤絲洞》這一活動的設計,正是借助遞進式的情境創(chuàng)設來不斷激發(fā)幼兒不怕困難、合作互助、敢于進取的品德,在情境實踐的挑戰(zhàn)中得以體驗和感悟。
活動目標
1.在《西游記》情節(jié)中,發(fā)展各種基本動作,鍛煉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2.能大膽運用跨、跳、鉆等技能,順利勇敢地通過障礙。
3.愿意與同伴團結合作,積極愉快地參與體育游戲。
活動準備
律動音樂,盤絲洞場景設置,盤絲洞示意圖3張,鈴鐺18個,椅子6把,輪胎5個,跨欄3個,寶盒24個(里面隨機放有字卡等)。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要求: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有力地動起來。
2.基本部分。
(1)練習基本動作,探討闖過盤絲洞的多種技能。
師(模仿孫悟空的語氣):孩兒們,你們知道蜘蛛精有什么本領嗎?
幼:會吐絲,把我們纏住。
師:今天師傅就要傳授你們一個新本領,勇闖盤絲洞。
師:看,這樣的盤絲洞,我們可以怎樣通過呢?
幼:可以鉆過去。
師:是個好辦法,那你愿意試試嗎?(個別幼兒嘗試)
師:鉆過盤絲洞要注意什么呢?(幼兒回答)
小結:鉆時要注意把身體趴低,包括頭、手、肩以及屁股,盡量不碰到蜘蛛網(wǎng),記住了嗎?我們一起來試試! (幼兒魚貫練習)
師幼以同樣的方式探索跨和跳的動作。
評析
教師通過開放式提問,引導幼兒主動演示,目的在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幫助他們收集經(jīng)驗,提供創(chuàng)造和分享的學習空間。同時,采用個別和魚貫練習的方式,訓練幼兒鉆、跨、跳等能力,很好地控制了練習密度。
(2)提出新要求:看示意圖設置難度,商討適宜的方法。
、儆變汉献饔懻撛O置新盤絲洞。
師:這兒有3張示意圖,請每組選擇一張,按要求來調節(jié)盤絲洞高度,商量并選擇一種適合的通過方式,把它貼在椅背上。
(幼兒選擇后操作,師幼一起檢查是否按圖示調整高度)
②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盤絲洞并快速通過。
師:現(xiàn)在請孩兒們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選擇一種,并按照商量的方式快速通過,每組不能超過6人。(幼兒練習)
師:不錯,都順利通過。那想嘗試一下其他方式嗎? (幼兒再次練習)
、墼黾与y度:設置鈴鐺,要求不能觸碰蜘蛛網(wǎng)。
師:可這點本領還不夠,奸詐的蜘蛛精常常會在網(wǎng)上設置機關,誰一碰到網(wǎng)就會纏得更緊。接下來我們要練習不觸碰網(wǎng)順利通過盤絲洞。面對新的困難,你們敢于挑戰(zhàn)嗎?
師:如果練習中碰到了鈴鐺,怎么辦? (退回重新前進)大家要遵守規(guī)則哦!請孩兒們快速地在每張盤絲洞上掛6個鈴鐺。(幼兒魚貫練習,教師注意個別指導)
小結:孩兒們真厲害,都能不怕挫折,勇敢嘗試,認真練習,給自己鼓鼓掌!
評析
在基本動作練習的基礎上提出新要求,為幼兒提供了開放的練習舞臺,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置新情境,商討適宜的方式,并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性練習,進而借以輔助物的介入,使闖關難度進一步加大了,對幼兒來說又提供了新的刺激,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不怕困難、敢于探索的勇氣和品質。
(3)提升難度,綜合能力練習:勇闖盤絲洞。
師:孩兒們,跟著師傅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快速通過盤絲洞,那你們想不想去闖闖真正的盤絲洞?看!眼前這張盤絲洞和我們剛剛練習的有什么不一樣?
幼:這張盤絲洞很大,而且高高低低的。
師:那我們怎么闖過去呢?
幼:高的可以鉆,低的可以走或者跳。
師:哦,看來要闖過這盤絲洞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根據(jù)蜘蛛網(wǎng)的高低來變換適合的方式。給自己和同伴一個鼓勵,加油!
師:猴兒們,你們都順利闖過了嗎?感覺怎么樣?
幼:很刺激,很危險,很害怕……
師:都是我的好徒弟,面對險境這么勇敢和自信,給自己一點響亮的掌聲!
評析
高低錯落、網(wǎng)線復雜的盤絲洞情境設置,使幼兒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綜合訓練的情境中教師非常注重對幼兒的鼓勵和贊賞,促進了他們心理智能的發(fā)展,更進一步引導幼兒面對險境從容思考、穩(wěn)于前行、大膽探索。
3.集體游戲:盤絲洞奪寶。
(1)師:猴兒們,前方有一棵寶物樹,樹上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寶盒,想得到嗎?但獲得寶物需要經(jīng)歷重重考驗、更艱險的挑戰(zhàn),你們敢于接受嗎?
(2)交代要求:我們來看看路途中需要克服哪些障礙?
路線1:闖過盤絲洞后跨過火焰山奪取寶物。
路線2:闖過盤絲洞后走過通天河奪取寶物。
路線3:闖過盤絲洞后跨過梅花樁奪取寶物。
師:奪寶比賽就要開始了,請你們選擇其中一條,每組不能超過6人,記住每只猴子只能選一件寶盒!看哪一隊最先奪寶成功! (游戲進行)
(3)師:想知道寶盒里都有什么寶物嗎?快打開看一看! (隨機字卡:勇敢、自信、堅強)這就是師傅要送你們的成功秘訣,那就是只要我們勇敢、堅強和自信,就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哦!
小結:今天師傅真開心,孩兒們都非常認真勇敢地學習本領,孩兒們也累了吧,來,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吧!
評析
通過游戲情境的層層深入,充分調動了幼兒勇奪寶物的熱情和積極性。綜合性的情景游戲幫助他們在掌握速度的同時強化了鉆、跳、跨、跑、平衡等多種技能的訓練,更有效地激勵了幼兒不畏艱險、勇敢探索的美好品質,從而使幼兒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滿足,讓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
4.結束部分。
(1)放松運動:瑜伽練習。
(2)活動小結:表揚在活動中勇敢闖關的孩子,鼓勵全體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更加勇敢和自信。
活動反思
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緊緊圍繞目枋展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逐步深入,孩子們在嘗試、探索、挑戰(zhàn)的過程中,發(fā)展了多種運動技能及探索、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選材來源于興趣。《西游記》是幼兒較為熟悉和感興趣的故事,“孫悟空”更是他們非常喜歡的人物形象,因此以“悟空傳授本領”為切入口,借助“勇闖盤絲洞”的故事情節(jié)設計組織這一健康活動,讓幼兒更好地融入闖關氛圍,發(fā)展運動技能,從而在有效的情境中積極地獲得品德發(fā)展。
過程自然化整合。整個活動,從材料的逐步投放到情境的不斷深入,過程的開展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自然過渡,滲透了探索、合作、挑戰(zhàn)等各方面的能力發(fā)展。隨著闖關情境的不斷深入,幼兒的心境也緊緊地投入其中,其能力和品德在活動過程中都得到了潛移默化的發(fā)展。
幼兒適宜性發(fā)展。整個活動設計過程,都是以幼兒為主體,他們始終在寬松的氛圍下主動學習,如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通過方式和路線,這給他們提供了自我評估的空間,同時教師也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能力勇于挑戰(zhàn),在各環(huán)節(jié)中都安排生生合作互動的機會,通過分享、交流、集體挑戰(zhàn),爭取成功,建立了良好的學習共同體,為幼兒的成長積累了新經(jīng)驗,使其獲得更適宜有效的發(fā)展。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大班的教案03-26
大班教案04-01
大班教案[精選]12-21
大班教案(精選)11-29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精選)大班教案08-1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8
【精選】大班教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