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課題:狼(第二課時)
二、課型:新授課
三、執(zhí)行人:學校:編號:0111014
四、教學目的:
1、認識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
3、理清故事情節(jié)。
4、通過課文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五、教學目標
1、分解教學內(nèi)容
課目內(nèi)容分解表
課目名稱
知識點學習水平
識記理解應(yīng)用
狼1、掌握重點詞:綴、窘、瞑、隧、洞、其、之、苫蔽√
2、故事情節(jié)√
3、分析寓意√
4、有節(jié)奏朗讀課文√
2、具體描述各知識點教學目標
知識點學習水平描述內(nèi)容行為動詞
1理解通過閱讀討論了解大意理解
能解釋句中的重點詞語
2理解再讀課文理清情節(jié)歸納
應(yīng)用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描述
3理解故事包含的道理討論
應(yīng)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地同壞人壞事斗爭討論
4應(yīng)用設(shè)身處地地朗讀課文朗讀
六、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故事情節(jié)及寓意。
難點:理解名詞活用。
媒體的選擇與組合
1、設(shè)計思想
根據(jù)學生實際,教材特點及教學需要,借助計算機,以畫面和文字相結(jié)合,學生自讀和教師講解相結(jié)合,使學生從視、聽、練方面整體上把握文章,理解關(guān)鍵詞句,悟出寓意。
媒體選用表如下:
知識點媒體類型媒體內(nèi)容要點教學中的作用使用方法
1多媒體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邊看邊想
2多媒體展示重點詞句弄懂大意邊看邊思
多媒體展示屠戶的特點服務(wù)于主題邊看邊讀
3多媒體展示狼的本性
4多媒體再現(xiàn)場景整體感受邊看邊說
七、教學過程
1、教學過程簡述
首先故事鋪墊,引入課題。然后通過領(lǐng)讀、全班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在此基礎(chǔ)上,理清故事情節(jié),再從結(jié)尾的議論啟發(fā),緊扣重點,理解寓意。最后進行思想教育。
在把握故事情節(jié)時,抓住重點詞句的意義進行理解。歸納出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情節(jié)。最后復述內(nèi)容。。
2、教學結(jié)構(gòu)流程圖(附后)
八、形象性練習
1、觀察學生是否有表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
3、繪聲繪色地講出故事。
九、板書設(shè)計
屠機智、勇敢
遇懼御殺
狼陰險、狡詐
寓意:
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流程圖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小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題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為“失物”,那么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它們是怎樣被主人認領(lǐng)的?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教師可緊緊抓住這些問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讀文感悟中矯正不良行為,自覺養(yǎng)成愛護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失”、“級”等14個生字。會寫“同”、“工”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習慣。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的投影片小黑板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設(shè)計與說明
第一課時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文。
。ǔ鍪菊n文插圖2,遮去老師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們看,今天一年級一班的同學排著隊去植物園參觀?纯磮D,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帶著問題先去讀讀課文“12失物招領(lǐng)”(出示)。讀課題,讀準“失”的字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始學生就帶著問題,他們就會有解決問題的欲望,就會有濃厚的興趣去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文,標出自然段,給覺得難讀的字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同桌交流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3、全班交流。學生互相提醒容易讀錯的字,引導學生讀準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準”、“雙”、“!笔锹N舌音;“請”、“同”是后鼻音。
4、學生自由識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當小老師領(lǐng)讀.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同時介紹一下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b、交流識字的方法。不認識的字,在課堂上用什么方法記?
[明確讀的要求,掌握識字的方法,自主識字,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三、再讀課文,學習提問。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說說在1——4自然段中讀懂了什么。
3、嘗試給小伙伴提一個或幾個問題,可用上“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詞,其他同學試著回答。
[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的習慣,嘗試提問能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fā)展。]
四、感情朗讀,練習說話。
1、四人小組合作朗讀。(齊讀、輪讀等多種形式。)
2、出示“同學們圍著園林工人張爺爺,聽他介紹每一種花草樹木,聽得可專心了!
a、請學生劃一劃句中帶有生字的三個詞語并讀讀。
[劃詞是一年級學生應(yīng)該掌握的一項基本功,在課內(nèi)老師有意識地訓練。]
b、“專心”是怎么樣的`?舉個例子說說或用“專心”說句話。
c、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3、看課文插圖1,引導學生將第3自然段讀得歡快些。
[借助色彩鮮明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感受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進入閱讀狀態(tài)。]
4、讀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出嚴肅的語氣。
5、練習(任選一題)
☆用“準備”說句話。
☆☆用上剛認識的生字說話,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級題考慮到學生能力的差異,讓每位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發(fā)現(xiàn),指導書寫。
1、出示“同、工、專”三個字,再讀記。
2、自由發(fā)現(xiàn),掌握寫法。
a、看: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學該怎么寫才漂亮。
b、記:提出需要老師指導的字。老師示范寫,其中“!钡谌P是豎折折,不能拆為兩筆,書寫時,要把豎寫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圍部分要往上寫。
c、描:在書上描一描。
d、寫:各練二個字。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3、展示學生寫的字,師生共同評議。
[寫字時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性,用一看二記三描四寫的步驟引導學生將字寫端正、寫漂亮。]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引導積累。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引導積累。讀讀書上的“讀讀比比”中的詞語。
a、在小組內(nèi)讀讀比比,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b、全班交流,說說每組字的不同之處。
3、當個小老師考考大家。(如區(qū)分平翹舌音、前后鼻音、組詞、說話等。)
[學生的自尊心強,好勝心更強。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字詞,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他們充分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二、朗讀課文,質(zhì)疑問難。
1、自由朗讀課文5——8自然段,劃出不理解的地方。
2、與同桌討論問題,能解決的自行解決。
3、在班中交流與同桌不能解決的問題。
[“學而不思則罔”,質(zhì)疑是思維的火化,利用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
三、解決疑難,感情朗讀。
1、當學生問“他們?yōu)槭裁凑f沒丟東西?”時,指導看圖,引導學生讀出驚奇的語氣。
2、當學生問“失物是什么?”時,全班交流,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6自然段。
b、啟發(fā)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亂丟垃圾的同學中的一個,此時你的心情會怎樣?那你就用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如果你是一個愛護環(huán)境的同學,看到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那你就試著讀讀課文。
3、當學生提問“看到塑料袋里的東西,有幾位同學為什么臉紅了?”時,指導學生讀第7自然段。
a、指名讀第7自然段,回答問題。
b、引導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你是那幾位丟垃圾同學中的一個,你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帶著這種心情讀讀課文。
如果你看到他們主動改正了錯誤,你會怎么想?那你就懷著這樣的心情朗讀課文。
[這些問題會隨機出現(xiàn)。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情來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4、當學生問“張爺爺和唐老師為什么會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時,引導學生說話。
唐老師和張爺爺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說話的訓練,一是有助于檢查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
四、指導書寫,掌握結(jié)構(gòu)。
1、出示需要寫的字“級、才、隊”,讀讀。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點,掌握結(jié)構(gòu)。
3、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在寫時該注意什么。
“隊”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給右邊的“人”字的撇留出空來;“級”引導學生回憶“紅”、“奶”的寫法,學會遷移。
4、學生描紅、書寫,老師個別指導。
5、展示學生作業(yè),評議。
五、拓展延伸,實踐活動。
1、請學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沒有“失物”,該怎么做?
2、將本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3、在校園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沒有“失物”?如果有,你將如何行動?
[從課本走向生活,從課內(nèi)伸向課外,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學會做人。]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l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從不同的觀察點抓住事物特點、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背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掌握觀察事物的具體方法和如何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展開聯(lián)想。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等重點句子的意思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yù)習探究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我國有世界聞名的萬里長城,有哪些同學去過長城?誰能把自己親眼見到的長城給大家描繪出來?并說說你在游長城時有什么感受。
好,萬里長城的雄偉堅固給我們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讓我們通過《長城》這篇課文的學習,再次游覽一下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吧!
。ǘ┖献鹘涣
1、出示放大的長城彩圖或放映幻燈片,播放配樂朗讀,讓學生邊看邊聽,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交流研討:對聯(lián)是從哪幾個方面贊美長城的?學生介紹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與大家共享。
指名讀課文
思考:全文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
2、放映長城的圖片,播放歌曲《長城頌》讓學生形象感知長城的氣勢雄偉。
(三)品讀體驗
1、精讀品味,語言賞析
鼓勵學生充分自讀,理解大意,了解對聯(lián)的對仗工整,音韻和諧,體味對中華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贊美,洋溢著濃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讀和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激發(fā)。
。w會作者是如何將觀察畫面時產(chǎn)生的視覺形象與語言文字相結(jié)合,準確描述事物特點的)
2、作業(yè)。
。1)、復習詞語。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品讀體驗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從中了解了長城的氣勢雄偉、高大堅固,F(xiàn)在,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樣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表達自己的感受的。
。ǘ┢纷x體驗
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怎樣描述長城的?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默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加粗字的意思。
3、齊讀,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討論: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ㄌ崾荆阂驗椋孩匍L城是那樣氣勢雄偉;②長城是那樣高大堅固;③長城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提升感悟,引導學生樹立保護祖國文化古跡的思想感情。
4、齊讀課文(六)指導背誦。
。ū痴b方法提示:兩個自然段共四句話,按句子背誦,第1句話背熟后,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連背誦,邊讀邊思考邊記憶。)
二、鞏固延伸
分成四人小組交流對長城的贊美之情,寫一篇贊美長城的短文
板書設(shè)計:
形態(tài) 像條長龍
長城 構(gòu)造 高大堅固 氣魄雄偉、偉大奇跡
聯(lián)想 血汗、智慧凝成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陣地”,課外知識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語文的教學重課堂——學知識、提能力,而課外積累則是——懂運用。贊長城,要先了解長城,了解長城的歷史,這就需要有課外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chǔ),引導學生回憶過去學過的與長城有關(guān)的課文,再介紹對聯(lián)的相關(guān)常識,有了這些鋪墊,再來學課文,已由難變易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認識“罩、屹”等生字,會寫“潮、稱”等生字,能夠正確讀寫詞語。
3.邊讀邊想象畫面,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并能與他人交流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
2.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蘇軾)“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范仲淹)“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的臺。”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都是對錢塘秋潮的詠贊。同學們,你們還能吟誦有關(guān)錢塘潮的其他詩句嗎?你們還知道錢塘江的哪些相關(guān)資料呢?請為大家展示一下吧!(學生吟誦詩句或介紹錢塘江的資料。)
二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錢塘江大潮如此壯觀、雄偉、氣勢磅礴,那么我們一起來觀看這一奇觀吧。齊讀課文《觀潮》。
2.提出讀書要求:自己輕聲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3.文章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三 自主學習,識字解詞
1.借助拼音,讀準生詞。
2.根據(jù)字的組成規(guī)律記憶字形。把難寫的字在生字表下方寫兩遍,找出容易寫錯的字的形近字,寫在生字下方。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不懂的查查詞典。
4.學生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1)讀音:“薄霧”的“薄”應(yīng)讀bó。
(2)指導難寫字。
、佟罢帧毕逻叢皇恰白馈,應(yīng)寫成“卓”。 ②“薄”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不要寫成左右結(jié)構(gòu)。
③“昂”下邊的左半部是“”,不要寫成“”。 ④“貫”上半部分的筆順是,共四筆。
(3)理解詞語。
①籠罩:像籠子一樣罩在上面。一般指云、霧、光把景物遮蓋、罩住。
②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wěn)固地立著,常用來比喻堅定不可動搖。
③若隱若現(xiàn):好像隱藏在那里,又好像顯露出來。形容隱隱約約。
、苌奖赖亓:山岳倒塌,地面裂縫。后用以形容巨大的聲響,也比喻突然發(fā)生的重大變故。
四 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看看第2~5自然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第1自然段與下文是什么關(guān)系。
(時間順序,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總分關(guān)系。)
2.小組討論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潮來前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潮過后江面的景象。
1.結(jié)構(gòu)復雜、容易出錯的生字應(yīng)給出適當?shù)奶崾。?“蒙”中間的短橫不能丟,在文中讀méng,并點明另兩個讀音:mēng和měng;“恢”中“忄”與“火”的書寫原則是先兩點后中間;“昂”下左部不能多點或撇。
2.課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宜多讀,還要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字詞的含義。如:“天下奇觀”中的“奇”,“橫臥”中的“臥”。
3.抓住時間詞,引導學生理清寫作順序,把握全文。
1.學習課文,了解大潮來時雄偉、奇特、壯觀的景象,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邊讀邊想象畫面,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并能與他人交流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五 分段感悟,體會情感
1.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被稱為天下奇觀呢?請讀第二部分。
(1)用“ ”畫出寫潮來時江面景象的句子,用“”畫出寫觀潮時人們心情的句子。?
(2)請學生讀相關(guān)的句子,分別用一個詞概括此時江面的特點及人們的心情。(平靜,急切)
(3)再讀第二部分,看圖想畫面,體會江面的特點及人們此時的心情。
2.學習第三部分。
放“潮來時”的錄像。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
讀第三部分,畫出寫“潮聲、潮形”的句子。
(1)知潮聲。
①朗讀描寫潮聲的句子。
、诔鍪净脽。
a.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b.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
c.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圩x句子,你知道了什么?(潮的聲音巨大,如同山崩地裂。)理解“山崩地裂”一詞,你感受到了什么?(大潮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氣勢。)人們的心情怎樣?(由“人聲鼎沸”的歡喜,到“又沸騰起來”的情緒高漲,最后對“如同山崩地裂”的驚嘆。)
、茉僮x描寫潮聲的句子,讀出聲音的巨大及人們的驚喜。
(2)知潮形。
、倮首x描寫大潮樣子的句子,出示幻燈。
a.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
b.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c.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
d.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谒娜诵〗M討論,體會大潮的特點(越來越大,猛、近、快、高),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墼俅慰翠浵,感受其壯觀的景象。
④讀出大潮壯觀及自己的喜愛之情。
(3)知其序。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潮聲和潮形的.?(由遠及近)找出能說明空間轉(zhuǎn)換的詞語。
(4)訓練學生說潮聲、潮形,邊說邊談感受。
、倮蠋煄ьI(lǐng)全班同學按板書內(nèi)容說潮聲、潮形。
②讓學生加上表示空間轉(zhuǎn)換的詞語互相說說。
③請同學有條理地說。(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悶雷滾動的聲音。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在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白線向前移動,變粗,拉長。再近些,形成了白色的水墻,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發(fā)出山崩地裂的響聲。)
、苷埻瑢W邊說潮來時的景象邊談感受。
3.學習第四部分。
(1)輕聲讀第四部分。
思考:潮頭過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樣的?你又體會出什么?(從“潮頭奔騰西去”“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中感受到潮頭洶涌,余威猶在;從“霎時”一詞體會出江潮變化之快;從“江水已經(jīng)漲了兩丈來高”體會出大潮之洶涌。)
(2)讀出自己的體會。
六 總結(jié)全文,體會寫法
1.回應(yīng)開頭疑問,總結(jié)板書。(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2.作者為什么能將這“天下奇觀”如此精彩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寫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作者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又抓住大潮來時的聲巨大、浪罕見、人驚喜的變化特點進行描寫。)
3.回扣題目,強化寫法。
現(xiàn)在你再來體會題目“觀潮”中的“觀”只是看的意思嗎?(不僅要仔細看,還要認真聽,用心想,多種感官一同活動起來,才能是真正的觀。)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這是一參觀記,寫參觀張大爺庭飼養(yǎng)場的所見所聞,贊揚張大爺運用科學辦飼養(yǎng)場。全文按參觀順序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寫"我"去參觀張大爺?shù)娘曫B(yǎng)場。第二段,詳寫我在張大爺家看到飼養(yǎng)的雞、鴨、豬、魚、貂和種的莊鎵。第三段,寫我參觀的感受張大爺過用科學,辦了個食物鏈飼養(yǎng)場。第二段是重點段。
2課文內(nèi)容通俗易懂,課文后練習題又了各段的的段落大意,宜于訓練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生運用段意歸并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學會本廛的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
3能用"既……又……""不但可以……還可以……"造句。
4了解農(nóng)村家庭副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了解提高經(jīng)濟效益、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1學習第二段,理解飼養(yǎng)場的食物鏈的五個環(huán)節(jié)及其作用。2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運用"既……又……""不但可以……還可以……"造句
四、教學準備: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2學習第一段和第三段。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什么是鏈?有誰知道什么叫食物鏈?
。2)是一參觀記,寫參觀的文章一般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3)讓我們跟著小作者也去參加一下"食物鏈飼養(yǎng)場",相信一定會有很多收獲。
2范讀課文,思考:課文哪部分是寫參觀的經(jīng)過的?
3自學課文、生字、新詞。
(1)自學生字、新詞,完成作業(yè)本第1、2題。
。2)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4自學檢查。
。1)檢查字詞自學情況:
讀音要注意的是:圈舍廚房沼氣渣壽發(fā)酵
字形要注意的是:酵貂
詞義要了解的是:圈舍發(fā)酵利潤淤泥
。2)校對作業(yè)本第1、2題。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討論分段。
5學習第一段。
。1)齊讀,說說讀了第一段以后,你知道了什么?(時、地、人、事)
。2):參觀記一般都會在文章的開始交代清楚這個要素。
。3)概括段意。
6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說說我參觀了食兒物鏈飼養(yǎng)場以后,有什么感受?
(2)概括段意。
。3)自讀第三段,畫一張"食物鏈"草圖。
。4)交流:
。5)看了這張草圖,有什么想法呢?
(6)齊讀第三段,完成作業(yè)本第7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食物鏈環(huán)節(jié)及作用,感受運用科學搞家庭副業(yè)的好處。
2運用段意歸并法概括的課文主要內(nèi)容。
3會用"既……又……""不但可以……還可以……"造句。
。ǘ┙虒W過程
1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段和第三段,感受到科學辦食物鏈飼養(yǎng)場真好,那么,到底食物鏈具體是怎樣排列的.,各環(huán)節(jié)什么好處呢?讓我們學習課文第二段。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完成:
、僭谑澄镦湶輬D上補充內(nèi)容。
、谔畋恚
食物鏈上的環(huán)節(jié)作用
(2)交流:
說說食物鏈飼養(yǎng)場的優(yōu)點。(沒有浪費,提高經(jīng)濟效益,維持了生態(tài)平衡,保護了環(huán)境。)
。3)結(jié)合回答填表內(nèi)容,分析:
、倜刻煸绯堪亚謇沓鰜淼碾u鴨糞放在缸里發(fā)酵,消毒扣與飼料混合喂豬,既省錢,豬又長得好。("省錢"和"長得好"是這一環(huán)節(jié)食物鏈的兩個作用,是并列的,所以"既……又……"是表示并列關(guān)系的幾件事或一件事并列的幾個方面。)
、谪i糞放進沼氣池發(fā)酵產(chǎn)生的沼氣,不但可以燒水做飯,還可
以用來照明。
。"燒水做飯"和"照明"有遞進關(guān)系,因此加點的詞是遞進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表示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深,更進一步。)
。4)要求學生運用以上關(guān)聯(lián)詞采用課文內(nèi)容來說話。
(5)齊讀這一段課文,想想:課文第二段哪些是我所見?哪些是我所聞?用不同符號劃下來。
。6)交流并概括段意。
。7):寫參觀的文章往往開頭交代記敘文的四要素,正文寫所見所聞所,最后寫參觀的感受。
3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4作業(yè):(1)作業(yè)本第3、4、5、6題。
。2)課外閱讀有關(guān)食物鏈的書籍。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通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樂伎和藝人們的悲劇命運
2、體會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詩人自己被貶謫的境況聯(lián)系起來寫用意
3、體會作者運用生動、恰當、新穎的比喻來描繪音調(diào)的高低、強弱變化的藝術(shù)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詩篇中對音樂形象描寫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經(jīng)歷了安史之戰(zhàn)由盛轉(zhuǎn)衰的時代。在這段時期里,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官僚集團互相傾軋,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時代是在戰(zhàn)亂和貧困中度過的,這使得他對社會和人民疾苦有著較深的了解。29歲中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翰林學士,左拾遺,在任左拾遺的三年,白居易從他的正義感和政治上的進取心出發(fā),對時政提出了強烈的批評。他屢次上書,反對宦官掌兵權(quán),指責皇帝的過失,創(chuàng)作了《秦中吟》、《新樂府》五十首在內(nèi)的大量諷喻詩,對這段在其政治與文學生涯中最有光彩的歷史,直到幾年以后白居易還頗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jié)度使李師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書請捕刺客,反而因越職言事而得罪,貶為江州司馬。第二年,他送客潯陽江邊,遇上一位彈奏技藝高超的琵琶女。請她彈奏,聽她訴說不的身世,詩人既同情她的飄泊憔悴,又聯(lián)想到自己的貶謫,悲人自悲,于是寫下了這篇傳誦千古的《》。通過這一打擊,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漸動搖,而向佛道思想靠近。他在廬山東林寺建了草堂,禮佛參禪,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閑居洛陽,與香山寺僧人相交,自號香山居士。七十五歲卒于洛陽。
白居易是繼杜甫之后的又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倡導“新樂府”,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認為創(chuàng)作必須民生疾苦,揭露社會時,著有《白氏長慶集》,今存詩近三千首。
二、教學“序”
詩人在《》中是借琵琶女淪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滿懷遷謫之怨,比興相緯,寄托遙深。
1、要求學生對照注釋口譯序
2、教師補充資料:
、僭凇督匏抉R后記》中,白居易對司馬之職,有一段議論:“若有人蓄器貯用,急用兼濟者,居之一日不樂;若有人養(yǎng)志忘名,安于獨尊,處之雖終身無悶!
②白居易在被貶謫謫去江洲途中新寫的《雜感》里,曾用控訴的口吻說:“是非不由已,禍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詩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種心情。
可見,懷抱“兼濟天下”,意欲有所作為不甘于“養(yǎng)志忘名”的詩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謂“恬然自安”只不過是詩人在滿懷激情而又難以排遣時的曠達之語和強自安慰的話。
三、教學詩篇
1、范讀詩篇
2、學生對照注釋自讀課文,完成自讀題
、俳o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荻花聲聲思捻抹復挑六幺
迸蝦蟆鈿頭銀篦嘔啞嘲哳
、谡页鲈娭兄苯用鑼懸魳返木渥
③理清詩中所敘事情
3、交流自讀題
四、作業(yè)
自讀題②、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講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領(lǐng)讀第1段
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環(huán)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寂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此時又是“舉酒欲飲無管弦”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了鋪墊。
從夜送客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zhuǎn)而“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于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說是“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萬喚始出來”,是因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詩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xiàn)她的難言之痛。
2、音樂的描寫
下面的一大段通過琶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她內(nèi)世界。
先用“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一句寫校弦試音,接著就贊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突出了一個“情”字!跋蚁已谝致暵曀肌币韵铝,總寫“初為《霓裳》后《六幺》”的彈奏過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tài),更用“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fā)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按笙亦朽腥缂庇辍,既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節(jié)節(jié)如私語”亦然。這還不夠,“嘈嘈節(jié)節(jié)錯雜彈”,已經(jīng)再現(xiàn)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xiàn),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旋律繼續(xù)變化,出現(xiàn)了先“滑”后“澀”的兩種意境!伴g關(guān)”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yōu)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yōu)美!坝难省敝暎诌烊,而這種聲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暫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shù)境界,令人拍案叫絕。彈奏至此,滿以為已經(jīng)結(jié)束了。誰知那知“幽愁暗恨”在“聲漸歇”過程當中凝聚著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如“銀瓶乍破”,水漿迸流,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撥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環(huán)境描寫作側(cè)面烘托,給讀者留下回味無窮的廣闊空間。
如此繪聲繪色地再現(xiàn)千變?nèi)f化的音樂形象,已不能不使我們驚佩作者的藝術(shù)才華。但作者的才華還不僅表現(xiàn)在再現(xiàn)音樂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nèi)f化,展現(xiàn)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為下文的訴說身世作了音樂性的渲染。
在曲終之后,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身世過渡:“沉吟”的神態(tài),顯然與詢問有關(guān),這反映了她欲說還休的的內(nèi)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等一系列動作和表情,則表出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白匝浴币韵拢萌缭谷缒、如泣如訴的抒情筆調(diào),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3、教學第4、5兩段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異常生動真實,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能。通過這個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藝人們的悲慘命運。面對這個形象,怎能不一灑同情之淚!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情感波濤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拔覐娜ツ贽o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那個“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實行仁政遭受打擊,從長安貶到九江,心情很痛苦。當琵琶女第一次彈出哀怨的樂曲,表達心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撥動了他的心弦,發(fā)出深長的嘆息聲。當琵琶女自訴身世,講到“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時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病相憐,同聲相應(yīng),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遭遇。
寫琵琶女自訴身世,詳昔而略今;寫自己的遭遇,則壓根兒就不提被貶以前的事。這也許是意味著以彼之詳,補此之略吧!比方說,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情況和作者被貶之前的情況相比是有著某些相通之處。同樣,他被貶以后的處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的處境也是有著某些類似之處。因而,發(fā)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我”的訴說,反轉(zhuǎn)來又撥動的琵琶女的心弦,當她又一次彈奏琵琶的時候,那聲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轉(zhuǎn)過來又激起“我”的感情,以至熱淚直流,濕透衣衫。
把處于封建社會底層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壓抑的正直的知識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論,相互映襯,相互補充,作如此細致生動的描寫,并寄予無限同情,這在以前的詩歌中還是罕見的。
4、小結(jié)課堂內(nèi)容
三、作業(yè)
1、背誦詩中的一段音樂描寫
2、熟讀全詩
第三課時
一、復習
指名學生背誦“大弦嘈嘈如急雨……如裂帛”
二、新授
1、詩歌對音樂描寫的特色
詩人以間接描寫的手法,以聽眾的反映來盡寫其魅力,“主人忘歸客不發(fā)”、“東船西舫悄無言”、“滿座重聞皆掩泣”,三次彈奏,感情層層加深,頗具感染力。
2、分析詩歌的結(jié)構(gòu)特色——先分寫,后合寫
一、詩人——送客
二、琵琶女——彈樂
三、琵琶女——訴身世
四、詩人——抒慨嘆
五、詩人、琵琶女——共鳴
3、分析詩中環(huán)境描寫的妙處
請學生從詩中找出有關(guān)景物、環(huán)境描寫的詞句
楓葉、獲花、江水、秋月、潯陽地僻、湓江地低濕、黃花、苦竹、杜鵑啼血猿哀鳴、山歌、村笛、嘔啞嘲哳
這些環(huán)境或景物凄冷、蒼涼、加上秋瑟瑟,更襯托了琵琶女的身世之苦,詩人的處境之遭,心情之涼,在全詩中起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4、分析字詞的特色
本詩語言明白如話,但“用常得奇”處卻俯拾皆是,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用詞雖常,卻既能刻畫出邀者之情切,見者之態(tài)姍姍,又使琵琶女那千種情思,萬般風姿躍然紙上。又如,第三段中“五陵年少爭纏頭”和“門前冷落鞍馬稀”中的“爭”和“稀”兩字雖雖通,卻非常準確、形象地概括了琵琶女前后兩個階段身世的巨大變化。
三、作業(yè)
指出下列加點字的古今義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鐵騎突出刀槍鳴
整頓衣裳起斂容曲終收撥當心畫
凄凄不似向前聲
語文教案 篇7
本課通過三字一頓的韻文,揭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協(xié)助同學了解會意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培養(yǎng)同學初步的認字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預(yù)設(shè)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字。
2、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放在字音和會意字構(gòu)字特點上,理解字意
教學準備
1、課件
2、師生一起制作構(gòu)成本課會意字的'那些獨體字的卡片,主要為"小、土、大、一、火、田、力、人、木、手、目"
3、其他獨體字卡片,信封
教學時間:1.5~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新字"明":
1、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新朋友。我們先來看幾個老朋友。(出示太陽)這是老朋友"日",(出示月亮)這是老朋友"月"。(課件出示:一雙手)這雙手表示什么?
2、現(xiàn)在,太陽想和月亮手拉手,交朋友,成了一個新的字:"明"。(課件出示)
3、這個字讀什么?(正音、齊讀)你們以前有沒有見過"明",你能用"明"組什么詞語?(隨機出示卡片:明白明月)
4、"日"和"月"這兩個老朋友住在一起,相處得很融洽,特別是"日",它作為老大哥讓著小弟弟,它把大局部位子讓給了"月"。這樣組成的字才好看。
二、學習"鮮"
1、另外有兩個老朋友聽說"日"和"月"交了朋友,它么也飛了出來,(出示課件)一個是"魚",一個是"羊"。這個字念什么?
2、你們以前有沒有看到過"鮮"?我們可以組什么詞?(組詞)(隨機出示卡片:秋日中秋)
3、你們發(fā)現(xiàn)"鮮"合起來的兩個字:"魚"和"羊"味道都很鮮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鮮美了。
三、舉一反三,自同學字
1、像這樣有趣的字還有很多很多。請大家自學其他生字,同桌可以討論。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請同學做小老師,匯報學習情況。(隨機出現(xiàn)課件)
四、誦讀韻文,鞏固認字
1、同學自由讀
2、同座位用"對口令"方式讀
3、邊拍手邊讀
五、擴詞造句,拓展認識
1、剛才學的字,你們記住了嗎?(認讀"讀讀想想"中的詞語,課件出示)
2、本課生字擴詞或造句。
3、你能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兩個詞語來說一句話嗎?(小組合作交流,指名回答)
4、自由組合,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漢字。
六、鞏固練習
1、還有許多字,也是由兩個字組成。請小組長打開信封,拿出紙片,大家合作,看哪個小組拼的字多,注意筆畫的變化,用水彩筆修改。
2、小組活動
3、展示,匯報
。▊渥ⅲ浩醋仲Y料中出現(xiàn)的是獨體字,一局部是本課中出現(xiàn)的,另一局部是學過的字或認識的字,如:木、羊、幾、玉、禾、口、中。)
七、練習寫字
1、同學自身描紅,了解字的筆順和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請同學做小老師來說說寫好這三個字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相機提醒同學比較"力"中的""與"目"中的""的不同。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09-13
語文教案08-09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3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2-0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5-27
語文教案[精選]01-24
語文教案【精選】09-06
(精選)語文教案09-2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15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