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1-24 08:15:33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8篇(薦)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8篇(薦)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點:

  1、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2、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凌、嶄

  3、注意以下字詞的書寫:鴿、盈

  一、質(zhì)疑導(dǎo)入

  1、出示恐龍圖片,這是什么?用一個詞來形容它,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

  2、當你看到“飛向藍天”幾個字,你會想到什么動物?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它?

  3、一個那么笨重,一個那么輕盈,你覺得他們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嗎?(我也覺得沒有)但是,它們的確又有很大的聯(lián)系。那究竟有什么聯(lián)系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

  4、齊讀課題。

  二、生字詞。

  1、開火車讀——全班讀

  2、強調(diào)讀音:凌、嶄

  3、哪個字容易寫錯:鴿、盈、捷

  4、互相檢查

  二、整體感悟

  1、聽課文錄音,要求:

 、俾牅首x音

  ②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反饋

 、偃忝嬔▁ue)

 、谡n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問題。

  很多同學都覺得,其實恐龍和鳥,二者毫不相干,其實不僅是你們,很多人都也是如此。現(xiàn)在讓我們迅速閱讀第一自然段,找找鳥和恐龍有什么不同之處,用“ ”劃起來。

  2、反饋。出示表格

  3、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4、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是近年來通過大量的.化石,卻有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請問,那是什么?

  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jīng)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5、好詞:這里有一個好詞——凌空翱翔,大家用圈起來。

  6、談感受,指導(dǎo)朗讀。

 。ㄟ^渡)

  四、小結(jié)所以,現(xiàn)在我們就知道了,鳥兒和恐龍之間其實是有聯(lián)系的。但這究竟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呀?這個問題就等到下節(jié)課來解決。

  五、作業(yè)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預(yù)習課文剩下部分的內(nèi)容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dǎo)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wù)勛约旱男腋S^。

  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dǎo)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jié):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wù),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wù)”嗎?(“義務(wù)”就是應(yīng)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yīng)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yīng)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wù)”。)

  5、反復(fù)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wù),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6、談?wù)勀愕男腋S^,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語文教案 篇3

  五六月份是廣玉蘭花盛開的季節(jié)。在綠油油的葉叢中,花朵是那樣的潔凈、高雅。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說它純白吧,又似乎有一種淡淡的青綠色滲透出來;我也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花瓣的質(zhì)感,說它玉琢冰雕吧,它又顯得那樣柔韌而有彈性?傊粦{幾個優(yōu)美的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nèi)涵的。

  廣玉蘭開花有早有遲,在同一棵樹上,能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tài)。有的含羞待放,碧綠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有幾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鉆了進去,那里面橢(tuǒ)圓形的花蕊約有一寸長。盛開著的,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廣玉蘭呢,花瓣雖然凋謝了,花蕊卻依然挺立枝頭,它已長成兩寸長的.圓莖。圓莖上面綴(zhuì)滿了像細珠似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遠遠看上去,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shù)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廣玉蘭的葉片富有光澤。好像涂了層蠟,再配上有著鐵銹色短柔毛的葉背和那微呈波狀的邊緣,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密集油亮的綠葉終年不敗,始終透著生氣,透著活潑。有了它的襯托,玉蘭花便顯得格外皎潔、格外清麗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生詞,正確書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繼續(xù)練習通過寫摘錄筆記,獨立識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欣賞《拾穗》|了解19世紀農(nóng)民的生活和勞動,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審美能力。

  3、理解:“彌散、埋頭苦干、搜尋、描繪、聯(lián)想、欣賞、逼真、切身”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閱讀、與同學交流后,對嗦摘錄的重點詞句進行補充。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看圖,欣賞,師介紹油畫。

  2、學生觀察,自己介紹畫面,師強調(diào)觀察的順序。

  3、說說畫面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師板書課題,指導(dǎo)學生學習“穗”字,同時介紹作者。

  二、初讀識字

  1、自讀自己勾畫的詞句,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互相評價。

  3、請同學提醒大家,哪個字的哪些筆畫容易錯,共同記憶。

  學習多音字“落”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分組分段讀課文,其他組認真聽,看圖,想想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描述的。

  2、引導(dǎo)學生概括每個段的內(nèi)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的?(總結(jié)寫作和觀察圖畫都應(yīng)該有順序)

  3、自讀課文,提問,師引導(dǎo)學生怎么分類自己的問題,怎樣處理分類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

  1、齊讀課題

  2、看圖,作品主要表現(xiàn)的是什么?(人物還是景物?)

  3、透過人物作者要表達什么?請默讀全文,用——勾出全文的中心句。

  4、齊讀,理解“逼真”,過渡,作者是怎樣通過畫面和描述來表達這種情感的?我們來學習1——5段

  二、細讀,感受作者的情感,學習作者的觀察和寫作方法

  1、師:拾穗是在一個什么季節(jié)?從哪里看出來是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的心情會怎樣?這里的監(jiān)工是干什么的?說明了什么?

  過渡:監(jiān)工為下文的三個婦女的描述打下了伏筆,這三個婦女是怎么樣拾穗的呢?讓我們走進下文

  2、自讀2-4段,用-----勾出畫面上看到的內(nèi)容,用﹏勾出作者通過畫面推想的?

  3、學生回報自學情況。師板書學生的回報內(nèi)容。

  4、知道學生體會。

  (1)、看第一位婦女,你覺得哪些詞是重點?用⊿勾出來,說說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什么?指導(dǎo)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2)、你還能想象到什么?(師總結(jié):又看到的事物或人想到的相應(yīng)的人或事物,這種想象叫聯(lián)想。師板書:聯(lián)想。)

  5、總結(jié)2、3、4自然段的學習。

  師;看到這樣的畫面,讀著這樣的語言,你會想到哪首詩?《憫農(nóng)》齊背。

  6、引讀:這就是19世紀——(學生讀相應(yīng)的句子

 。1)、為什么作者畫得如此逼真?(聯(lián)系上下文)

 。2)、齊讀米勒的資料。(結(jié)合資料會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以我們學習課文就是需要一些背景資料來輔助我們學習。)

 。3)、師:正因為米勒對農(nóng)民的生活有著切身的體會,所以——(學生讀相應(yīng)的句子)

  7、師引讀:這幅畫有——(學生讀句子),畫面本身是——(學生讀相應(yīng)的句子)

  8、看板書總結(jié)。(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總是能引發(fā)作者的聯(lián)想與思考,在欣賞美術(shù)作品時,應(yīng)認真觀察,用心思考,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受美的熏陶,在描述美術(shù)作品時-描寫任何一個場景,首先要有順序,比如這篇文,先介紹畫面背景,再刻畫人物,其次,要在記敘時加入推測和想象,實際是對作品的'理解。)

  并說說自己的收獲。

  三、積累句式

  由于——————因此————————

 。1)、齊讀句子,了解句子關(guān)系,以及句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關(guān)系

 。2)、這個句子換個關(guān)聯(lián)詞,可以換成什么?

 。3)、抽說,組織學生認真聽,判斷,評價。

 。4)、寫下來

 。5)完善摘錄筆記。

  教學反思:

  本文的重點是2-5段的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19世紀農(nóng)民的生活和勞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審美能力。我的教學緊緊圍繞著教學的重點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勾畫句子,哪些是描寫畫面的,哪些是作者根據(jù)畫面的推測,目的是讓學生自己通過勾畫,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即在描寫和欣賞繪畫作品時要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加上自己的推想,從而實現(xiàn)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四年級的學法指導(dǎo)有一條是:能指導(dǎo)學生自己勾出重點詞句,然后品讀重點詞句,以及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中設(shè)計了讓學生自己勾畫重點詞句,并引導(dǎo)學生體會勾畫重點詞句的方法。凡是能體現(xiàn)中心的詞句都是重點詞句。通過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重點詞句的把握還是可以的,因而進一步讓學生抓住這些詞句,說說自己能從這些詞句當中體會到什么。其實就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語,并體會他在文章中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滲透了理解詞語方法的指導(dǎo)。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知道課文是按概括到具體的順序?qū)懙。?—5節(jié)是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qū)懙模葘懮紭淞值木吧賹懞⒆觽兊幕顒印?/p>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體會作者喜愛杉樹林的感情,感受杉樹林給作者童年帶來的快樂。

  3.在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

  4.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選擇校園中給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地方,有順序地寫下來,能夠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揭示課題

  1.出示杉樹林,簡介杉樹。(杉樹是一種綠色的喬木,樹冠的形狀像塔,葉子長披針形。許多這樣的杉樹長在一起就成了杉樹林。)

  師:多么美麗的杉樹林。∽屛覀円黄鹱哌M快樂的杉樹林。

  2.揭示課題。 板書:1 快樂的杉樹林 齊讀課題

  3.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呢?(學生可能問:杉樹林怎樣帶來了快樂?帶來了哪些快樂?……)

  二、整體感知,直奔中心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順。

 。2)思考:

 、僬n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谡n文按什么順序描寫哪幾個季節(jié)的景色?

  2.交流。

  (1)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中心句是“我家門外有一片杉樹林,它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或“我家門外的杉樹林給我金色的童年帶來無窮的歡樂!保

 。2)課文按什么順序描寫哪幾個季節(jié)的景色?(按時間順序描寫不同季節(jié)的景色特點。)

  三、部分探究,逐層理解

  1.杉樹林給我的金色童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課文做了具體生動的描述,它怎樣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呢?我們一起深入討論學習。

  2.杉樹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

  讀讀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說說理由。學生交流。

  3.從大部分學生的興趣點入手,著重學習大家集中最感興趣的一個季節(jié),教師引導(dǎo)學生從“杉樹林的美麗景色”和“孩子們在杉樹林里的愉快活動”這兩方面內(nèi)容來體會杉樹林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

  重點以第四節(jié)“秋天的杉樹林”為例:

  (1)請你仔細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突出描寫秋天杉樹林美麗景色的語句,體會感情。

  交流,著重抓住描寫樹葉顏色變化的詞語,如“綠色——半黃半綠——全變成紅色——紅得那樣鮮艷——好似一團團燃燒的火焰——像紅色的地毯”,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比喻句的作用。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比喻句。個別讀。一起讀。

  秋天是杉樹林最美麗的時候,主要美在樹葉上,這景色是獨特的,美麗的。指導(dǎo)懷著喜愛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個別讀,齊讀。

  (2)這個季節(jié)孩子們最喜歡干什么呢?分別請幾位同學讀句子,大家評議。教師指導(dǎo)有感情地讀句子。

 。3)指導(dǎo)積累背誦。

  一陣陣涼風吹來,趕走了 ,迎來了 。

  杉樹林也更新?lián)Q貌了。杉樹的葉子開始由 變成了 的顏色;過不多久,葉子 。紅得 , ,遠遠看去, 。秋風掃過, 的.紅葉飄落在地上, ,美麗極了。夕陽和晚霞

  它的紅,雨后的水塘 。秋天,是杉樹林最美麗的時候。我們時常迎著夕陽 來回走動,腳下 , 。

 。4)小結(jié):我們從“杉樹林美麗的景色”和“孩子們在杉樹林里的愉快活動”這兩方面內(nèi)容入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關(guān)鍵詞句,體會到了杉樹林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歡樂。

  4.引導(dǎo)學生用學習第四節(jié)秋季杉樹林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第二、三、五小節(jié)。

  (1)分學習小組自學。

  (2)各小組匯報交流,大組討論。教師適時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節(jié)可引導(dǎo)學生從春天杉樹長樹葉的生長過程(從葉子的顏色、形狀以及人的感覺寫出了杉樹葉子的特點)和孩子們喜愛到杉樹林里做游戲(抓住“一……就……”、“毫不在意”、“毫不在乎”等關(guān)鍵詞)這兩方面來體會杉樹林帶來的快樂。小組范讀。

  第三節(jié)可引導(dǎo)學生從盛夏的“酷暑難擋”,杉樹林卻是極好的避暑“勝地”,是孩子們的天下,來體會杉樹林帶來的快樂。(理解“勝地”、“不約而同”、“生機”等詞)男生范讀。

  第五節(jié)可引導(dǎo)學生從冬天雪花飛舞,都蒙上一層白雪,大地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和孩子們嬉戲打鬧來體會杉樹林帶來的快樂。(理解“粉妝玉砌”)女生范讀。

  滬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快樂的杉樹林,

  四、總結(jié)全文,再現(xiàn)整體

  1.我們從“杉樹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和“孩子們在杉樹林里愉快的活動”這兩方面內(nèi)容入手,通過理解關(guān)鍵詞句,體會到了杉樹林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歡樂。

  2.配樂朗讀課文。

  3.我們的金色童年也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校園、社區(qū)等地方處處留下了我們成長的足跡,課后請大家想一想,選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準備說給同學們聽。

  五、完成課堂練習,學生質(zhì)疑

  1.完成課后詞語積累2

  2.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例:杉樹的葉子全變成紅色,紅得那樣鮮艷,遠遠看去,好似一團團燃燒的火焰。

 。1)夏天,大地比灼熱的太陽烤得火辣辣的, 。

 。2)今天,雨下得真大, 。

  3.學習了課文,大家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問題嗎?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dǎo)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yīng)將心比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補充對話。

 、僭趽頂D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鄞蠼稚,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習題。

  板書

  8*將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將心比心

  母親 護士 將心比心

  人 人 將心比心

語文教案 篇7

  看到這么美的池塘、蓮花,誰不想欣賞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也來到池塘邊,還看見荷花池上發(fā)生的有趣的一幕。于是詩人就忍不住吟誦了一首詩。你們想知道在這個小娃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揭示課題)

  二、初讀古詩,指導(dǎo)朗讀。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指名朗讀古詩。

  3.師生對讀,同桌對讀,男女對讀。

  4.師生接力讀,全班接力讀。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一)整體感知。

  1.PPT出示兩幅圖片,讓學生思考小池美嗎?美在哪里?

  2.引導(dǎo)學生邊看插圖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畫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二)理解詩意。

  1.前兩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2)解釋重點詞語及詩意。

 。3)教師引導(dǎo)學生分析:這兩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主要描寫了什么?

 。ㄟ\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泉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賦予了綠樹以生命。這兩句詩描寫了泉眼、細流、樹蔭等景物。)

  2.后兩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學生指出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進行簡要回答。

 。2)揭示詩意。

 。3)PPT出示圖片,讓學生明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具體情狀。

  (4)教師引導(dǎo)學生分析:

  A.這兩句詩主要描寫了什么?(描寫了蜻蜓和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B.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小池》寫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詩人通過對小池美麗的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3.總結(jié):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gòu)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四、寫字指導(dǎo)。

  1.學生仔細觀察課后田字格中的“無”“樹”“愛”“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正確、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議分享給大家。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指導(dǎo)。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欣賞評議。

  【課文小結(jié)】

  本課有兩首古詩,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敘事,后者寫景!冻厣稀访枥L了小娃偷采蓮的情景,充滿了童心童趣,表達了作者對鄉(xiāng)村孩子的喜愛之情;《小池》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美好的“夏日荷塘圖”,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板書設(shè)計】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開始,我啟發(fā)學生領(lǐng)讀,把課文讀通讀順,學習古詩的第一步就是把古詩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每一句。學生讀通順課文后,教師接著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本首古詩中要求認識的生字,采用帶拼音讀、打亂順序讀、領(lǐng)讀等多種形式來教學生讀準字音。

  學習古詩時,教師除了讓學生讀通讀準之外,還要引導(dǎo)學生體會詩歌的意境,先解釋重點詞語,然后逐字逐句翻譯,再用PPT出示相關(guān)資料和圖片,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最后進行總結(jié),將詩歌的所要表達的意思清楚地傳達給學生。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感受文言

  1.出示課題楊氏之子,說說題目的意思嗎?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說明:之是助詞,相當于的。

  2.讀讀課題,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學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詩的語言

  教師小結(jié):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

  3.大聲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到底有什么差別,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說說你感受到的差別和不同。

  學生可能的回答:很難讀通順;有些字沒見過,不好認;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教學:

 。1)學習生字惠、曰、禽,認讀多音字為(wèi)、應(yīng)(yìng)。

 。2)結(jié)合課文中的有關(guān)字詞,講解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比較的知識,比如:有些古漢字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單音節(jié)詞等。

  二、熟讀課文,理解意思

  1.大聲反復(fù)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隨機檢測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2.邊默讀課文,邊看注釋,說說每一個句子的意思。

  教師要注意指導(dǎo)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學生的困難所在。

  3.課堂交流,落實每一句話的意思。比較困難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師重點指導(dǎo):

  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省略了主語,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難點是夫子的理解。

  課文的意思: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拙饺タ赐『⒌母赣H,父親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拙街钢鴹蠲穼π『⒄f:這是你們家種的水果吧。小孩應(yīng)聲回答:我沒聽說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質(zhì)疑問難,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意思,還有哪些有疑難?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讀

  1.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讀這兩個句子,想象當時的情境,說說當時兩人會是怎樣的神情?說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孔君平可能是神態(tài)很隨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認為他還是一個孩子,說話的語氣可能有些傲慢、隨意;楊氏之子很機智、神采飛揚,說話語氣有挑戰(zhàn)性。)

  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試著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句話,要讀出兩人不同的語氣。

  二、深入理解,體會語言

  1.思考:你覺得楊氏之子的機智表現(xiàn)在哪里?

  (1)應(yīng)聲答曰說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沒有正面說楊梅不是我們家的,而是巧妙的從夫子家說起,寓意孔雀不是你們的家禽,楊梅當然就不是我們家的。

  2.討論:

 。1)楊氏之子這樣的回答,你覺得好不好?

 。2)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說話的例子,說一說。

  三、拓展延伸,綜合學習

  閱讀綜合性學習,明確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要求。

 。1)搜集積累在表達上很有特點的語言,比如:歇后語、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等。

  (2)搜集和擬寫提示語、廣告語。

  (3)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著演一演。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15

語文教案(精選)11-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2-30

語文教案08-09

語文教案(精選)09-13

[精選]語文教案12-05

(精選)語文教案11-25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4

語文小學教案10-21

[精選]語文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