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模板九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我砍倒了一顆山櫻花》選自幸福的種子。
大班階段是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孩子的理解能力增強,對周圍事物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能夠積極地運用感官去探索周圍的世界,F(xiàn)在的幼兒大多生活在城市當中,他們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較為熟悉,對于農(nóng)村孩子的生活知之甚少,但卻具有強烈的好奇!段铱车沽艘活w山櫻花》這個讀本運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優(yōu)美的語言、有趣的情節(jié),向人們講述了“我”的童年生活。本活動有利于在閱讀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符合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需要。
本活動的主目標定位于“閱讀繪本,分享故事中“我”的童年趣事,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與無限樂趣;嘗試自主閱讀,能用熟練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體驗童年生活的樂趣”。因為學前閱讀的重點是閱讀畫面,理解畫面?zhèn)鬟_的信息,讓幼兒更多地從畫面中獲取信息。幫助幼兒概括、提升、拓展經(jīng)驗,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
活動主要運用參與式的閱讀方式,既有集體閱讀(ppt),又有幼兒自主閱讀(人手一本小書),環(huán)節(jié)清晰,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點突出,具有可操作性。教師以讀本中主人公“我”的身份,帶幼兒走進“我”的童年時代,激發(fā)了幼兒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的開始部分以“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你看到的這個小山村是什么樣的?”。通過觀察講述、調(diào)動幼兒已有經(jīng)驗。接著教師以讀本主人公的身份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斑@是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在這里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還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情。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童年的故事”。
集體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仔細研究讀本,對繪本進行適當調(diào)整,制作成PPT。抓住重點畫面,設計核心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畫面,把“說”的機會留給孩子。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幼兒體會“我”的童年生活的自由與快樂,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幼兒自主閱讀環(huán)節(jié),給幼兒留有探索的空間,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并理解兒歌內(nèi)容,感受兒歌所表現(xiàn)的童趣。
2、樂于參與游戲活動,體驗角色表演的快樂。
準備:
白米飯、炒青菜若干盤,毛竹筷一雙,螞蟻卡片或者玩具3-4個,黑板一塊。
過程:
一、導入,產(chǎn)生興趣
1、寶寶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猜猜它是誰?
。ㄓ變翰聹y一番后,配班老師走出來和螞蟻打招呼。)
2、螞蟻來呀來,螞蟻來呀來。我們一起來喊喊。
二、游戲中學習兒歌
1、咦,螞蟻怎么不過來?我們來問問它怎么了?
2、哦,原來螞蟻是餓了,瞧,老師給他準備了什么?(拿出準備好的飯菜)哇,好香啊。猜猜看是什么?
3、(把布揭開問,并給幼兒看)什么飯?(蛋炒飯)什么菜?(炒青菜)
總結:原來老師給螞蟻準備了它最喜歡吃的蛋炒飯和炒青菜。
。ㄎ浵伮肋^來說:“好香啊,那我用什么吃啊?)
4、對啊,螞蟻用什么吃?趕緊給螞蟻想想辦法。
5、瞧、老師給螞蟻準備了一雙筷子,用毛竹做成的筷子叫毛竹筷。
什么筷,毛竹筷。(連續(xù)說幾遍)螞蟻給你。(螞蟻邊吃邊說:“真香,我一定要吃個飽,然后摸摸肚子說:“吃抱了。還有那么多,吃不完,怎么辦?)
6、“吃不完怎么辦?”寶寶們,趕緊幫忙想辦法。
7、對啊,吃不完搬回家。(螞蟻說:“還有那么多的'飯和菜我可搬不動”。)
8、來,我們一起來幫螞蟻搬。(螞蟻帶頭說:“吃不完,搬回家。哼喲哼喲搬得歡)
三、出示圖片,輸入完整。
1、老師把剛才我們逗螞蟻吃飯的游戲編成了一首兒歌你們聽…(整體輸入,并逐一出示范圖片)
2、我們一邊看著圖片,一邊來把兒歌讀一遍吧。(2到3遍,外加動作)
3、我們一起再來逗逗螞蟻,好嗎?(交換角色)
四、經(jīng)驗遷移
1、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要再請螞蟻來做客,還可以準備些什么飯菜呢?
(引導幼兒將新的飯菜名編編新的兒歌里,大家一起念。)
2、我們把這個逗螞蟻的兒歌去教別的小朋友,讓他們一起來玩玩這個游戲。
附: 逗螞蟻
螞蟻來呀來,
快快來吃飯。
什么飯?蛋炒飯。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吃不完,搬回家,
哼喲哼喲搬得歡。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⒈在裝水活動中,感知水的特征。
、餐ㄟ^操作,知道物體的沉浮現(xiàn)象。
、硺芬鈪⒓油嫠顒,積極進行探索。
材料準備
⒈給瓶子裝水:塑料瓶若干,幾種裝水的工具如:漏勺、勺子、碗、漏斗
⒉物體沉。号枳永镅b好水,各種物品如:塑料瓶、積木、泡沫、石頭、硬幣、積塑、各種水果等 指導要點 ⒈建議將該區(qū)游戲放在接近盥洗室的地方,方便孩子倒取水。
3.準備幾盆水,讓孩子用提供的裝水工具試一試給塑料瓶裝水,看看怎樣可以把瓶子裝滿水。
4.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塑料瓶、積木、泡沫、石頭、硬幣、積塑、各種水果等,幼兒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積累初步的經(jīng)驗。
實施步驟
一、介紹區(qū)域中提供的各種材料
二、提出探索的要求
⒈分成兩組進行探索。(裝水、沉。┖⒆觽冏灾鬟x擇,探索操作完可自由交換。 ⒉裝水要求:把瓶子裝滿水。
⒊沉浮要求:看看這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怎樣?
三、觀察指導孩子的操作探索 根據(jù)幼兒的操作情況進一步提出要求。
、毖b水活動:直接用瓶子裝水可以嗎?這些工具可以幫助你把瓶子裝滿水嗎?怎樣可以很快裝滿水?
⒉沉浮活動:先猜一猜哪些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分一下類)然后實踐一下,再分類。
四、交流操作探索的發(fā)現(xiàn) 討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用什么方法裝水的?哪些東西從沉下去?哪些東西浮在上面?
反思分析
、焙⒆觽儗Σ僮鞅旧砗芨信d趣,能夠?qū)W⒌剡M行探索,對每一種材料都有興趣,過程中也能動腦筋想各種辦法,老師觀察指導時的提示語能夠促使孩子有目的地操作和探索。
、灿脦追N工具搭配裝水,小班孩子還不太能主動發(fā)現(xiàn),他們往往都選擇單一的一種工具進行,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提示。
、吵粮』顒又,由于提供的材料較多,又沒有記錄,所以孩子們對自己的操作發(fā)現(xiàn)很容易就忘記,建議可以設計一張簡單的記錄表,嘗試用貼圖片的方式進行記錄。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通過這個活動,觀察孩子們的情感、想法的交流,進而支持孩子們的社會、情感發(fā)展,并提供積極的引導。這個活動提供了一個分享材料的機會,也提供了他們分攤責任的機會,同時要求他們能解決具體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孩子很喜歡這個活動。這個活動適合不同年齡的孩子。
活動材料:
繞成球的粗繩子
十個或更多一些孩子
活動方法:
1. 引起興趣。問孩子他們是否可以像蜘蛛一樣織一張網(wǎng),這個問題會引起孩子們的好奇。接下來就要和孩子們談游戲的規(guī)則。建議全組的人嘗試用繩子做一張網(wǎng)。
2. 大家坐下來圍成大圓圈,出示繞成球的粗繩子。
3. 向孩子解釋如何織網(wǎng),一個孩子先拿住繩頭,將球遞給自己的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抓住繩子再將球遞給自己的一個朋友,……
4. 注意,孩子們一定要抓緊拿到的'繩子。
5. 這個活動一直到繩球用完。也許有的孩子還沒有拿到繩子,教師可考慮盡可能多提供繩子。直到網(wǎng)織成。
6. 讓孩子們能感覺到能織成一張網(wǎng)很有趣,而且是不用任何工具就能織成網(wǎng)。
評論:
用這種方法進行社會性學習在我們幼兒園里還是比較少見的。社會性學習在幼兒園究竟該如何進行?如何擴展我們幼兒園中的社會性學習內(nèi)容是值得進一步考慮的。希望能看到我們幼兒園里有好的社會性學習活動設計。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信的格式,理解圖畫書信件里的圖畫與符號的含義。
2、對讀信產(chǎn)生興趣,樂意與同伴交流信件內(nèi)容。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自制信封、背景音樂。
2、圖畫書PPT(演示文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提問:你收到過信嗎?收到過什么信?(幼兒自由交流。)
2、小結:信是人們常用的一種通訊方式,用以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就是把想說的話、想做的事通過書信表達出來。
二、閱讀圖畫書第一部分1、認識故事主人公點點和多咪。
2、播放PPT,師幼共同閱讀。
(1)教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第一頁。
(2)提問: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他們互相想念,怎么辦?有什么好辦法嗎?(打電話、用手機發(fā)信息、寫信……)
3、師幼共同解讀信件內(nèi)容。
(1)用PPT展示自制信封,提問:這是誰寄來的信?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重點引導幼兒理解文字“寄”“收”的意思,知道寄信人和收信人是不同的`。)
(2)他們在信里說了些什么?你能看懂他們的信嗎?
(3)引導幼兒重點解讀冒號(表示“我想對你說”的意思)、箭頭(表示閱讀的順序)、多幅圖畫(想表達的意思或事情)。
4、完整讀信,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1)請你完整地讀一讀點點寫給多咪的信吧。(提醒幼兒從收信人開始讀到落款處。)
(2)小結:寫信要按格式才能清楚有序,也才能讓別人看懂。
三、完整閱讀第一段故事
1、播放PPT,師幼共同邊看邊講述故事。
2、小結:點點和多咪想到了寫信這個好辦法,他們用圖畫、符號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相約在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踩著跳舞毯上的腳步變換跳躍的動作,發(fā)展幼兒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及靈活性。
2、通過跳舞毯,鍛煉幼兒腳的控制能力及跳躍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所想的動作,體驗跳舞毯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用4塊小泡沫地墊拼成1塊大的正方形地墊,在大的地墊上粘上不同方位及數(shù)量的腳印標記。
2、音樂《兔子舞》、《幸福拍手歌》。
3、活動前先讓幼兒熟悉音樂并根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做動作。
三、活動過程
。ㄒ唬、通過游戲石頭、剪子、布引入課題。
1、 小朋友,你們會玩石頭、剪子、布的游戲嗎?
2、 平時你們是用什么來玩這個游戲的?
3、 今天,我們就用腳來玩這個游戲,試試看吧。
。ǘ、出示跳舞毯,引導幼兒想出跳的不同動作。
1、原來,我們的小腳很能干,他除了走路、跑步外還會玩游戲呢!其實小腳他還有一個本領,就是會跳舞。今天陳老師帶來一張神奇的跳舞毯,我們一起來看看。
2、教師出示跳舞毯,讓幼兒嘗試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樣踩著腳印跳舞。
。1)、師:跳舞毯上畫著什么?
。2)、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試試到跳舞毯上來跳舞,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后兩只腳都要踩在腳印上。
3、幼兒嘗試動作并進行交流。
(1)、剛才你們都在跳舞毯上試過了,你是怎樣跳的?
。2)、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并且把動作記錄下來。
4、幼兒嘗試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在跳舞毯上跳舞。
1、剛才小朋友們想了很多好看的動作,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在跳舞毯上跳舞好不好。
。1)、教師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請幼兒說說音樂的節(jié)奏是怎么樣的。
。2)、跟著音樂在跳舞毯上跳舞。
。3)、教師指出幼兒在跳的.過程中不對的地方并通過討論來解決。
2、現(xiàn)在我們換一段音樂,來跳跳看。
。1)、教師播放音樂《兔子舞》,請幼兒說說音樂的節(jié)奏是怎么樣的。
(2)、跟著音樂在跳舞毯上跳舞。
。3)、請幼兒自由交換跳舞毯再跳。
。ㄈ、請幼兒將所有的跳舞毯拼成一張大跳舞毯,大家一起跳,進一步體驗跳舞毯帶來的樂趣。
大班教案 篇7
一、游戲玩法建議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游戲的最后包剪錘游戲中,根據(jù)輸贏,分為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為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游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xiàn)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huán)游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學玩游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jīng)驗遷移等嘗試創(chuàng)編與理解音樂規(guī)則。
3、在游戲“包剪錘”和“拾豆子”游戲中體驗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復習拾豆子游戲。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玩拾豆豆的游戲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戲?
2、學習幼兒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間的互動游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游戲。
(1)觀看示范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xiàn)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么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xiàn)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游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才第一段完了一個什么輸贏游戲?贏的人?輸?shù)娜?那如果平局了怎么辦呢?(快速商量)
3、掌握雙圈游戲的玩法。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zhuǎn)換。
指導語:猜拳游戲結束后,誰到里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面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游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游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游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么時候交換朋友?
4、完整進行游戲。
大班音樂欣賞:采茶撲蝶
一、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點。2. 學習采茶舞的基本動作,樂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現(xiàn)情感。二、活動準備:1. 樂曲:《采茶撲蝶》2. 能表現(xiàn)采茶情景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三 活動過程:1.請幼兒欣賞樂曲《采茶撲蝶》,說說聽完之后的感覺。2.結合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講述舞蹈動作及其所表現(xiàn)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采茶、拔樹枝、背著茶籃回家等情景。4.在教師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現(xiàn)的情景,討論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蝴蝶出現(xiàn)和撲蝶的情景。(如蝴蝶飛得高,蝴蝶停下來,蝴蝶有飛走了等)5.鼓勵幼兒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舞蹈。
大班教案 篇8
會變的影子
目標:獲取影子形成.變化的具體經(jīng)驗;培養(yǎng)探索影子現(xiàn)象的興趣。
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手電筒 立體小玩具和白色背景板每小組一份。
。2)教師演示材料:紙做的蝴蝶一只,并在蝴蝶翅膀上開幾個洞。
。3)圖片三幅:太陽.樹.影子的貼絨教具。
過程:
。1)通過實驗,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鼓勵幼兒用比較恰當?shù)腵語言表述影子。A.將幼兒分成兩人一組進行第一次操作,探索怎樣讓玩具出現(xiàn)影子。介紹材料:手電筒和立體小玩具。幼兒嘗試讓玩具出現(xiàn)影子。討論:你們是怎樣讓玩具出現(xiàn)影子的?為什么這樣做會出現(xiàn)影子?B.幼兒帶著問題再次操作探索,討論為什么光照在玩具上會出現(xiàn)影子。教師演示:將蝴蝶分別放在光源中和光源外,觀察是否會有影子出現(xiàn)。小結:物體擋住了光就有影子。
。2)了解影子的變化。(說一種,演示證實一種)小結:改變玩具的位置,影子會發(fā)生變化,改變了光源的位置,影子也會發(fā)生變化。
。3)游戲:擺放光源的位置,鞏固光和影子之間變化的關系。出示三幅圖,請幼兒根據(jù)樹和影子的方位,正確擺放光源的位置。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游戲,體驗生活中處理事情時應根據(jù)需要來決定快慢速度。
2、樂于將自己在游戲中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
紅旗2面,紅、藍隊標志各10個,水桶兩個,盛滿水的小碗若干個,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1、游戲:走走跑跑
教師出示烏龜和馬的圖片,請幼兒說說誰快誰慢,并來學一學。當教師發(fā)出口令:"烏龜烏龜慢慢走"或"馬兒馬兒快快跑",幼兒相應做慢慢走和快快跑的動作。
2、游戲:搶紅旗,體驗敏捷的'快動作
交待規(guī)則:幼兒分成紅隊、藍隊兩組,進行接力賽跑,看誰先搶到紅旗。
幼兒分組游戲后,組織幼兒交流游戲感受:怎樣才能取得勝利?(知道敏捷的快動作是獲勝的關鍵)
3、游戲:送水,體驗穩(wěn)健的慢動作
交待規(guī)則:兩組幼兒分別端一滿碗水送到對面的水桶中,看哪隊送的水多。
幼兒分組游戲,交流游戲感受:怎樣才能不讓碗里的水灑出來?(知道只有走得穩(wěn)、走得慢,水才不會灑出來)
4、看圖片,了解在生活中根據(jù)需要快和慢
(1)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用快動作來做?
(2)哪些事情需要慢動作來做?
小結: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我們根據(jù)需要來決定是用快動作還是慢動作,該快的時候要快,該慢的時候就慢。
活動延伸: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事情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jié)活動的效果看,我認為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活動目標似乎有些低?旌吐變汉苋菀渍莆眨恳粋幼兒都能正確分辨。在辨別第一到第三的位置,這個目標上幼兒也很輕易就能達成;顒蛹ぐl(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為幼兒以后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小百科:慢是一個漢字,指速度低;走路做事費得時間長。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10-20
大班教案04-0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3-04
[精選]大班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教案08-1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8
【精選】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選)11-2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教案[精選]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