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語文《三袋麥子》教學教案設(shè)計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處理麥子的不同方式,懂得誰的做法好,體會它們美好的品質(zhì)。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能講述這個故事。
二、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小豬、小牛、小猴誰的做法好,體會它們美好的品質(zhì)。
三、教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豬、小牛、小猴、土地爺爺頭飾各一。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方法
以教扶放的教學思路,指導學習結(jié)構(gòu)相似的段落。以扣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方法,讓學生反復朗讀,激發(fā)學生思考三個小動物是如何處理麥子的,誰的做法好?在完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練習分角色朗讀,注重讀出各動物的個性。在準確把握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chǔ)上,練習講述故事。
第一課時(略)
課前板書:21、三袋麥子
小豬吃光
小牛保存
小猴播種下了地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聽寫后出示課件(禮物保存防止糧食神秘收獲拜訪迫不及待)學生自我訂正。
2、指名說說課文第一部分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第二部分
1、一年以后,土地爺爺又來拜訪小豬、小牛、小猴。他先到小豬家,出示課件(土地爺爺拜訪小豬圖),他們見面是一副怎樣的情景,誰來說說。
2、指名說說圖意
3、課文是怎么寫的呢?同學們自由輕聲讀第六自然段,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打上問號。
4、學生說說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討論、教師板書理解疑難點(板書:憨厚可愛)抓住小豬的言行來體會憨厚可愛,指導讀好小豬的言與行。
5、有感情齊讀第六自然段
6、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學習第六自然段的?出示課件(學習方法:⑴觀察圖畫,說說圖意;⑵讀讀課文,找找難點;⑶讀讀議議,體會品質(zhì);⑷感情朗讀,加強體會。)
7、下面我們就按照這種學習方法學習第七自然段
⑴出示課件(土地爺爺拜訪小牛圖),指名說說圖意。
⑵讀讀第七自然段找找疑難點
、亲x讀議議,體會小牛節(jié)儉的品質(zhì)(板書:節(jié)儉)
、扔懈星槔首x第七自然段
8、現(xiàn)在,我們自己按照學習方法學習第八、九自然段,出示課件(土地爺爺拜訪小猴圖)
9、大家看,老師這兒板書應該寫什么?(板書:聰明能干)誰能當好土地爺爺來夸夸小猴?指導讀好土地爺爺?shù)脑挕7纸巧首x第八、九自然段。
三、總結(jié)全文
1、小豬、小牛、小猴在處理麥子上,誰的做法最好呢?為什么?
2、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總結(jié):從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什么是憨厚,什么是節(jié)儉,什么是聰明能干,尤其是小猴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做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我們的啟發(fā)也很在,今后我們要向小猴學習。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準備講述、表演這個故事。
第三課時(略)
附:板書設(shè)計
21、三袋麥子
小豬吃光憨厚
小牛保存節(jié)儉
小猴播種下了地聰明能干
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
1、讀一讀,再抄寫。(詳見書115頁第三題)
2、比一比,再組詞。
防()止()食()秘()
訪()正()糧()密()
3、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口袋麥子。小豬把麥子,小牛把麥子,不猴把麥子。的做法最好,因為:。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組測評。
教后記:
在教學過程中,教扶放的方法,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能充分自主地學習。通過扣讀導悟使學生了解各動物的個性特點。以悟促讀使學生的朗讀及理解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加上分角色朗讀及復述的訓練,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
【小學語文《三袋麥子》教學教案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三袋麥子》教案03-08
三袋麥子作文05-06
《三袋麥子》教案模板10-11
《三袋麥子》續(xù)寫10-24
《三袋麥子》教案15篇03-30
三袋麥子作文(15篇)06-01
三袋麥子作文15篇05-16
《三袋麥子》優(yōu)秀教案范文10-11
三袋麥子續(xù)寫作文03-02
《三袋麥子》教案合集7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