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計算機畢業(yè)論文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論文

時間:2023-03-21 12:39:34 計算機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論文

  摘要:在總結幾年來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分別在調整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和合理應用教學手段等方面作了研究,尤其在教學方式上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式,與大家共同探討。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論文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分組教學;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作為一種基本的工具,計算機的應用顯得特別重要。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是各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yè)學員所學的第一門計算機課程,教學目的就是要學員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養(yǎng)學員的計算機文化意識,并使學員掌握正確的學習和探索方法。學好這門課,可以激發(fā)學員對計算機的興趣,為學習后續(xù)課程打好基礎。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教學目的呢?筆者結合自己幾年來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與大家探討。

  一、調整教學內容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教學內容一般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tǒng)、Office應用軟件及網(wǎng)絡基礎與應用等幾大部分內容。但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課時數(shù)很少(我們學校只有50學時,包括理論課和上機課,比例為1:1),系統(tǒng)完整地講完每部分內容是不可能的,同時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的內容完全都是理論,而且有許多新概念和術語,學員難免會對這部分知識產(chǎn)生厭煩心理,原本認為非常有趣的事變得十分枯燥乏味,降低了學習熱情。其次,計算機文化基礎課除了基本知識這部分內容外,其它主要內容都是操作性非常強的;谶@兩些原因,我們在教學內容上作了一些調整。首先,在不影響理解和操作的情況下,一些內容讓學員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另外在授課順序上作調整,把需要動手操作的課程內容提前,而把計算機基礎知識放在最后,學員在前面上機實驗的過程中也會對一些基本知識有所了解或產(chǎn)生疑問,比如文件屬性和磁盤管理部分遇到的“字節(jié)”的概念等,帶著問題學習計算機基礎知識,提高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效果,同時又不會降低學員的學習興趣。

  二、改進教學方式

  我們平時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先講,講授完一次課后下次課學員上機練習。但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教學方式不再適合現(xiàn)在的學員。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的接觸機會增多,許多學員在入大學以前就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的內容有過一定的了解或應用,比如他只是經(jīng)常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等。這部分學員往往容易產(chǎn)生自滿情緒,對這門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師講課時就不容易集中精神聽講。相反,與這些學員不同的是,一些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學員,他們對計算機的接觸很少甚至是沒有,對計算機有一種特別神秘的感覺,容易產(chǎn)生畏難情緒。針對基礎水平不平衡的這種情況,采用分級教學應該是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某種原因的限制,分級教學無法開展,于是我們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式,旨在以小組為單位,使學員協(xié)作學習,加強動手能力。

  在授課前教師要先摸清學員對計算機掌握的情況,然后對學員進行分組,兩人或三人一組,有基礎的和沒基礎的互相搭配。上課時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不先上理論課,而是倒過來,先上機。上機前,教師把要求學員完成的實驗內容布置下去,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完成過程中,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方法,但要獨立完成,而且要求考慮到盡可能多的情況,用盡可能多的方法來完成。理論課上,教師把要掌握的學習內容總結出來,以提問的方式讓學員來介紹每一項內容的完成情況,并且列出完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必要時讓學員到講臺上來操作或講解,大家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然后教師對內容作適當?shù)难a充并解答學員的問題,下次上機時,學員再把自己有疑惑的或沒解決的問題加以練習和鞏固。

  在小組獨立完成實驗的過程中,經(jīng)過自己的探索尋找而獲得答案,增強了學員的成就感,而且有助于記憶,有助于激發(fā)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yǎng)了其獨立求知與思維的習慣與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不同的學員對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想法,通過合作解決問題,可以學習到對問題不同的解決途徑,從而對知識產(chǎn)生新的領悟;在共同完成過程中,對于沒有基礎的學員,在基礎較好的學員的幫助下,可以迅速進入狀態(tài),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員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對自己又有一定提高。

  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員的學習態(tài)度變被動為主動,培養(yǎng)了學員獨立思維、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又突出了學員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合理應用教學手段

  現(xiàn)階段各高校的多媒體設備的配置都比較齊全,教師上課大多采用多媒體課件,且以Powerpoint幻燈片居多。先進的教學手段應該充分利用,但要合理。筆者認為在計算機文化基礎這門課的授課當中,除了計算機基礎知識部分,其它內容是不用課件的。

  我們理論的講授是邊講邊演示的。如果用課件的話,講與演示都要用到屏幕,這就需要界面不停地來回切換,不僅課上的感覺很亂,而且學員很難對這次課留下深刻的印象。我采取的方式是屏幕加黑板。隨著講課的推進,在黑板上列出這次課講授的內容,利用屏幕來演示所要完成的操作,真正做到用計算機教計算機。這樣一堂課下來,學員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內容一目了然,而且具體每項內容的操作效果也清晰深刻,形成感性與理性的最佳結合。

  經(jīng)過自己幾年來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教學的探索,我們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學措施還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探討10-05

對高職院!队嬎銠C基礎文化》課程教學的思考論文10-12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發(fā)探討論文10-08

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專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探討論文10-08

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探討10-06

高校計算機基礎的課程教學論文10-12

經(jīng)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探討論文10-09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課堂教學管理探討論文10-08

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之我見論文10-12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