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畢業(yè)論文
關于藝術,在古代指的是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各種技能;特指經術。語出《后漢書·伏湛傳》:“永和元年,詔無忌與議郎黃景校定中書五經、諸子百家、蓺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與藝術畢業(yè)論文,供大家參考。
藝術畢業(yè)論文——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改革【1】
【摘要】實驗室的建設是高校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的基本配置,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實驗教學改革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
如今,藝術類高校教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為了滿足藝術課程教學需求,需要不斷的加大實驗室建設力度,并且通過相應的改革措施,促進實驗教學活動的持續(xù)開展,才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空間,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教學改革;實驗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藝術類課程過于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實驗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按培養(yǎng),也使得很多學生在走入到工作崗位之后才發(fā)現,自身在實踐操作能力方面十分薄弱。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受到了更多關注,因此實驗室的建設以及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已經成為了藝術類高校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所以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藝術類高校實驗課程教學的特點
藝術類高校對于實驗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使得實驗課程教學也呈現出很多顯著的特征,主要體現在:
1.1以發(fā)展學生個性為首要目標
高校實驗室的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項組織計劃,從藝術類高校的實驗課程教學來說,其本身的課程開展是針對學生藝術技能和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實驗課程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實驗課程鍛煉學生主動思考和獨立分析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fā)展。
1.2具有較強實踐性
為了增強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很多藝術類高校都對現有的課程體系進行了升級和改進,而且實驗課程已經深入到音樂、美術、表演等多個專業(yè),所以也使得實驗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更強,這對于實驗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多樣化的學科平臺
藝術類高校在實驗課程的開展方面需要依托多個不同的學科平臺,外在的社會環(huán)境形成的藝術平臺、高校藝術教師隊伍的建設平臺以及藝術專業(yè)教學平臺等等,通過建設多樣化的學科平臺,才能實現藝術專業(yè)實驗課程的有效進行。
1.4學科交叉與融合
藝術類高校在實驗課程教學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學科交叉與融合方式,這與其日益寬泛的課程設置以及不斷增強的師資力量有密切的關系。
藝術專業(yè)與其他專業(yè)之間的學科交叉與融合,也可以促進藝術專業(yè)形成更加系統(tǒng)的教學格局,有利于促進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
2.藝術類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意義
藝術類高校的實驗室是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空間、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藝術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用理論指導實踐活動的開展,所以對于高校實驗室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注重的是在實驗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且用理論指導實踐。
另外,在實驗教學中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感悟成功的體驗,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與素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高校教學活動中,用來實現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并且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技術支撐。
為了適應信息化環(huán)境的發(fā)展需求,在實驗室的建設方面也需要考慮到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的設置,所以很多高校都在實驗室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財力,尤其是如動漫專業(yè)、影視傳媒專業(yè)等,顯著的提高了實驗室的資源配置水平,有利于促進藝術類課程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3.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3.1實驗教學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當前,在藝術類高校的教學活動中,大量的教學資源配置都偏向于理論課程的教學活動開展,在實驗室建設方面,也往往優(yōu)先于理工專業(yè),而使得藝術類教學活動無法得到足夠的實驗室資源保障。
擴招政策的實施,高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和財力,而在辦學經費緊缺的情況下,大部分的資金都被投入到校園建設方面,沒有更多的精力用來開展實驗教學,所以導致實驗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學生的動手能力都較為薄弱,不能適應崗位工作需求。
3.2實驗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
實驗課程的設置是保證實驗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而從當前藝術類高校的實驗課程設置情況來看,設計型、綜合型的課程設置占據的比例很小,大部分的實驗課程都是驗證型的課程,所以學生在參與實驗課程學習時,大多是針對現有的理論進行實驗,而且很多實驗的內容都是照搬教材,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的思想也無法通過實驗進行進一步拓展,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受到一定影響。
另外,不同的實驗課程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空間,實驗資源不能得到共享,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3.3缺乏科學的實驗管理制度
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證實驗室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可以實現實驗室資源的有效配置。
從當前藝術類院校實驗室管理的情況來看,缺乏科學的實驗管理制度,在實驗室的開放、設備儀器借用、精密儀器專項管理等方面都缺乏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不僅影響了實驗資源的有效配置,也無法保證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3.4師資力量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教師的綜合素質是影響實驗教學活動開展效率的關鍵因素,同時也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
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仍然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教學思想,使得教師忽略了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和管理,認為只要提高理論水平就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另外,由于高校在教師的繼續(xù)教育方面投入的資金十分有限,教師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進修和學習,使得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增長速度緩慢,無法適應新時期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
4.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建議
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保證藝術類課程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要重視實驗教學改革的開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4.1樹立科學的實驗教學改革理念
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應當堅持創(chuàng)新的根本宗旨,保持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足夠的實驗室資源和設備,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對此,高校和教師都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真正認識到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對實驗室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與管理,為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潛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從而實現學生學習質量的顯著提升。
4.2構建科學的實驗教學管理體系
提高實驗教學的地位是高校實驗教學改革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實驗教學應當是與理論教學平行發(fā)展又相互聯系的課程體系,二者相互獨立卻又相輔相成。
當前,高校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對教學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教學環(huán)境的建設,為了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應當對以往的實驗教學管理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添加更多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內容,改變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和內容,建立新的實驗教學管理體系,強化其與理論教學體系的密切連接,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4.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應當始終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根本原則,才能保證實驗教學改革的有效性。
因此,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驗教學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并且對實驗教學的成果進行科學評價,總結經驗和教訓,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些解決問題的經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責任不是單純的說教,而是要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的實驗活動過程進行必要的組織和引導,幫助學生在參與實驗的過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并且學會利用自身的理論知識指導實驗活動的開展,可以顯著的提高學生的實驗成果。
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將實驗過程細化為多個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自行進行材料的選購、制作以及安裝,再由學生對實驗的過程進行總結和分析,強化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將枯燥的理論課堂教學轉變?yōu)槔碚撆c實踐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
4.4加強師資隊伍的素質培養(yǎng)
教師隊伍是保證實驗教學有效開展的基礎和保證,同時也承擔著教學、科研等重要的任務,所以要注重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
一方面,要加強教師的實驗專業(yè)技能強化,提高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則要對對現有的教師人員隊伍進行優(yōu)化,通過規(guī)范的考核制度,對實驗技術人員進行必要的精簡,并且通過適當的激勵機制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5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強化實驗網絡平臺的構建如今,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高校實驗教學改革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技術支撐,將其運用到實驗教學中,構建網絡實驗教學平臺,可以將高校實驗教學延伸到互聯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減少實驗資源的重復配備,也可以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通過實驗中心網站的建設,可以對實驗課程進行系統(tǒng)的規(guī)劃,通過網站發(fā)布實驗計劃、任務以及考核結果查詢等服務,可以使教師和學生隨時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另外,借助實驗教學網絡平臺的作用,也可以實現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的共享,了解實驗相關設備和儀器的購置情況和使用效率,可以使高校試驗教學管理效率從整體上得到提升。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藝術類高校在教學課程設置方面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guī)律,所以在實驗室教學方面也應當符合藝術類院校的辦學模式。
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實施,應當根據其學科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以此促進實驗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總之,為了促進藝術類高校實驗教學的持續(xù)開展,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革深化,為實驗教學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完善的資源配置,才能促進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玉清.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型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2).
[2]朱翔,孫淑佳.藝術設計類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2).
[3]左鐵鏞.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的作用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4).
[4]徐曉風,施長君,陶亞兵,馬靜巖.國家級藝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7).
[5]彭曉輝.藝術類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藝術教育,2011(12).
[6]王曉華,王杰,李海燕,楊會如,王紅.高校開放實驗室建設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09).
[7]李光提,侯加林,張業(yè)民,黃在范.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2(04).
[8]孫盾,姚纓英,范承志.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5).
藝術類本科畢業(yè)論文——師范生學前教育專業(yè)藝術類招生思考【2】
一、藝術類師范生在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困境的原因
1.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較薄弱
因為高考藝術類的招錄成績相對較低,一些學生因為文化課成績較弱而選擇了藝術類特長。
在文化課成績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考取了學前教育(藝術類)專業(yè),到大學后對學前教育專業(yè)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程的學習很難在短時間形成較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這部分學生普遍表現出文化課成績較弱,對學習理論層次較難的課程理解起來相對較為困難,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水平較差,在學習越來越難的困境下逐步陷入了越學越差、越學越不想學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
2.學校管理與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偏差
有些學校用比較嚴苛的管理模式來進行約束,如查課。
雖然將學生拘于課堂之中,卻導致不少學生身在課堂心在外,上課睡覺、玩手機的現象比比皆是。
大學課堂的學習更注重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整體把控和學生的自我學習,但藝術生本來理論基礎較差,上課更依賴于教師的講解,而面對高校教師一節(jié)課推進的大部分教學內容很難做到全面掌握,因此,在此種狀態(tài)之下,形成越學不會越不愿意學習的狀態(tài),逐步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3.教育合力的影響表現相對較弱。
大學的環(huán)境與高中不同,學生缺乏教師與家長相對嚴格的約束,學生對所學專業(yè)不感興趣后開始放任自流,如果學校管理嚴格還能稍微約束學生脫離課堂的行為。
有的學生管理層與教學層對學生管理不統(tǒng)一,經常會出現學生打完考勤之后再逃課的行為。
有個別家境較好的家長,未積極鼓勵學生安于學習,這不僅會影響學生本人,甚至還會影響班集體中其他成員的學習。
學生平時對就業(yè)的意識淡薄,在就業(yè)面前所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明顯不積極。
二、學前教育藝術類師范生實現專業(yè)發(fā)展的途徑
《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中對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理念與師德、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能力上提出了詳細的要求。
高校在培養(yǎng)學前教育人才時,只有遵循國家出臺的促進學前教育發(fā)展的相關文件要求,促進師范生培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師資力量。
1.從思想上引導,夯實理論知識的學習
針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表現,教育者更應該關注在思想上對學生引導與教育,要增強藝術類師范生的教師意識,提高其對教師職業(yè)的認同感。
學生只有喜歡、熱愛教師職業(yè),并且認為自己適合從事該職業(yè),才會對職業(yè)產生認同感,由此形成的認同感才是穩(wěn)定和持久的。
因此,要做好藝術類師范生對學前教育專業(yè)興趣的引導,讓其了解大學階段的理論學習對工作都有基礎作用。
在大學期間所形成的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對個人的影響尤為重要。
2.加強教學技能訓練,提升師范生的技能
在校期間要加強藝術基本功的訓練,如聲樂、舞蹈、鋼琴等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
同時,在大學期間還應分階段加強教師基本功的訓練,強化練習口語表達和書寫能力,重視訓練教師教學基本功,實踐類課程則應注重教師技術訓練,行為獲得,可采用講解示范法、行為訓練法、微格教學法、模仿法、自評他評法等,并列舉教學實例,使實踐類課程的教學在轉化為學生有效教學行為上起到較好的效果。
此外,還要提高學生的課程組織與實施教學的能力,開拓幼兒園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通過組織參觀與實習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拓展教學能力。
3.發(fā)揮教學與管理的雙重指引作用
管理人員與任課教師應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彼此之間形成的教育合力對學生產生影響,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
針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較為薄弱的情況,教師要合理組織、調節(jié)教學內容,注重對理論的基本概念和邏輯體系的分析講解,教學的實施不僅是完成教學計劃中各項內容的規(guī)定,更重要的是面對教育對象的現實情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節(jié),如果僅僅為了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教學只成了“教”,而忽視了教育對象的“學”,并不能成為真正的教學。
4.做好就業(yè)指導與規(guī)劃,調整就業(yè)期望值
高校除了開設就業(yè)指導方面的課程外,還應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起指引作用。
要對學生講明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前景和荒廢學業(yè)的利害,學生經歷未來就業(yè)的可行性分析,摒棄來此專業(yè)只為獲取畢業(yè)證的念頭,本著安然、平和的心理投入到學習中。
同時,還應加強學生對就業(yè)形勢的認識,提高自我判斷力,并準確進行自我定位,提高就業(yè)和求職的能力和技巧。
要引導學生進行就業(yè)心態(tài)的調整,加強對學生的就業(yè)指導和思想教育,使學生的就業(yè)期望更加理性,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樹立科學的就業(yè)觀和擇業(yè)觀。
此外,還應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到需要的學前教育機構的崗位去工作。
【藝術畢業(yè)論文】相關文章:
藝術畢業(yè)論文發(fā)表10-26
藝術專業(yè)畢業(yè)論文提綱10-08
藝術畢業(yè)論文提綱模板10-08
藝術專業(yè)的畢業(yè)論文提綱10-08
藝術碩士畢業(yè)論文提綱10-08
藝術類畢業(yè)論文09-30
藝術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致謝詞10-09
藝術設計畢業(yè)論文提綱10-08
藝術教育畢業(yè)論文提綱模板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