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散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huán)境,使讀者身臨其境。
景物描寫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一、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景物描寫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有時也揭示作品的時代背景。
例如葉圣陶的《夜》開頭寫道:
一條不很整潔的里里,一幢一樓一底的屋內,桌上的煤油燈發(fā)出黃暈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慘淡,好像反而加濃了陰暗。
這句景物描寫用了“黃暈”、“ 模糊”、“ 慘淡”、“ 陰暗”四個形容詞,來烘托小說的典型環(huán)境。
說明故事是發(fā)生在一個夜里,一個令人恐怖的夜,一個心頭籠罩著陰暗的夜。
通過景物描寫反映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二、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
景物描寫有時可以渲染一種特定的氛圍,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
例如高爾基的《母親》中寫道:“嚴寒干燥的空氣緊緊地包圍住他她的身體,直透到咽喉,使鼻子發(fā)癢,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既寫出母親此次行動的時節(jié),又烘托了緊張的氣氛。
而母親“滿意地聽她腳下的雪發(fā)出的清脆的聲音”以及“每次開門的時候,就有一陣云霧似的冷空氣吹到她臉上,這使她覺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氣深深地吸進去”等描寫又顯示母親從事革命工作時的興奮之情,為塑造臨危不懼的革命母親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三、展示人物性格
人物周圍的環(huán)境,包括室內外的裝飾布置,能夠展示一個人的身份、氣質、個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來展示人物性格。
例如魯迅《祝!分袑︳斔睦蠣敃康拿鑼懀
我回到四叔的書房時,瓦楞上已經(jīng)雪白,房里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著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脫落,松送的卷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注》和一部《四書襯》。
從對聯(lián)和書籍的內容可以看出,魯四老爺是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衛(wèi)道士,他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他懶散、自私偽善,冷酷無情,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四、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有時景物描寫能夠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例如《祝!分袑︳斔睦蠣敿易85拿鑼。
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理學觀念也表現(xiàn)得最為強烈。
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
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門檻,但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聲喝令中破滅了。
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景物描寫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品中描寫景物,作者往往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了一幅恬淡朦朧的荷塘月色圖,實際上寄托了朱先生的情感。
朱自清是一名新文學運動的戰(zhàn)士,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給他心靈上投下了落寞的陰影,他既對黑暗的現(xiàn)實不滿,又不愿投身革命,所以幻想超脫現(xiàn)實。
他借荷塘月色抒發(fā)的正是這種幻想超脫現(xiàn)實的情感。
【散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相關文章:
描寫景物的散文詩10-26
景物描寫散文300字(精選30篇)12-08
描寫景物的名家散文(精選49篇)09-08
關于描寫景物的名家散文(通用11篇)09-20
寫旅游景物散文10-26
雨的景物隨筆散文10-26
景物描寫的作文02-15
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07-27
寫一處景物散文10-26
描寫景物的作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