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文科復習方法
高考文科復習方法,各位文科的同學們知道怎么樣復習比較好嗎?戲碼就來看看高考文科復習方法吧!
高考文科復習方法【1】
1、高中文科包括: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
2、文科課程和數(shù)學、物理等理科課程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記憶量大。
由于這個特點,使你在學習文科課程時所采用學習方法明顯不同于理科。
(2)理解抽象。
不像理科的理解比較形象、具體,文科的理解有點靠平時的潛移默化。
當然,文科中每科又有各自的不同特點,這里僅講述它們的共同特點。
3、文科課堂要訣
(1)課堂筆記是不可缺少的
文科課程有大量的文字信息,老師講過的內容會很快忘記一些,即使當時不忘記,時間長了也會記憶不深刻。
如果上課不記筆記,那么遺忘的部分將永遠從你的大腦知識庫中消失。
上課記筆記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使你的思路緊跟著老師走,增加課堂的學習效率;二是作為書本知識的補充和備忘,可以在課后或復習時拿來用。
然而,記筆記不是記流水賬,不是把老師上課時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下,而是記下重要的內容,如記錄知識結構體系、思維過程等,特別要注意老師重點提示的內容。
(2)聽課要投入,思路跟著老師走,更主要的是思維要活躍
這是考驗一個人的注意力的時候。
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可能會在老師動聽的故事式的講課中走神。
另外,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如在記敘文中講到課文中的某人說了一句話,老師很可能會問,這個人在這時說的這話是什么意思?那么你就要積極思考,不但要看清這句話里的每一個字,更應該同文章的前一部分聯(lián)系起來,分析出這句話的含義。
這樣在上課時,你的思維是活的,學習效率就會成倍地提高(學習理科也一樣。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有兩個人,同樣上課都非常認真,為什么一個成績很好,而另一個成績始終一般?道理就是:一個上課時思維是活的,經常把正在學的知識同以前的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
另一個上課時思維只是由老師領著,學哪看哪,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分析)。
4、文科課外要訣
(1)作業(yè)特點
文科的作業(yè)分四種類型:
第一種是助記型的作業(yè)。
如語文中的抄寫詞語,英語中的抄寫單詞,政治、歷史等中的抄寫名詞解釋等。
這類作業(yè)主要幫助你記憶。
第二種是整理型的作業(yè)。
如各科中的回答問題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分散在課本中,做了作業(yè)后,等于把它們整理在作業(yè)本上。
這類作業(yè)可作為以后的復習材料。
第三種是分析型的作業(yè)。
這類作業(yè)在課本中難以找到現(xiàn)成的答案,要靠你利用上課或平時積累的知識來完成。
如寫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比較兩個歷史事件的異同點等等。
第四種是拓廣型的作業(yè)。
這類作業(yè)一般同課本沒有直接聯(lián)系。
如語文課后,老師叫你去找出10個歇后語;歷史課后,老師叫你去了解某個歷史人物的傳奇故事等等。
這些其實是你平時積累知識的好途徑。
(2)課外知識
不知你知道不知道,學好課本知識其實是為了能更好地學習課外的知識。
如果一個人除了學習課本的知識外,課外知識懂得很少,那么他就沒有達到學習目的。
課本的知識是基礎,而課外的知識五花八門,什么都有。
學習課外知識能幫助你更好地掌握、應用課本的知識。
你的課外知識豐富了,閱讀、分析、理解、寫作水平也就上去了。
你可以看課外書,看報紙和雜志,看文科類的,看自然科學的,什么都看(但千萬不要看壞書噢。
什么是壞書?文句不通的,思想不健康的,教人成為考試機器的等等都是壞書)。
有的同學對文科比較感興趣,只看文科的課外書,不喜歡看理科的課外書。
時間長了他的理科知識會相當貧乏,導致寫作文時缺乏材料,議論時論據(jù)不足,閱讀時理解困難,對學習歷史、地理時碰到的常識問題模糊不清。
(3)談古論今
平時多和別人談古論今。
和同學談,和家里人談,和鄰居談,和親戚談,和伙伴談,和陌生人談,和老師談。
把你知道的東西說給別人聽,也從別人那里聽別人說的東西。
多和別人談論,你會首先發(fā)現(xiàn)你的表達能力提高了,你能講出你腦子里所想的東西。
多和別人談論,你還會發(fā)現(xiàn)你的知識面加寬了,你從別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識。
多和別人談論,你還會發(fā)現(xiàn)……
但要注意到一點,談論時力爭做到:談論要有主題,談論要深刻、生動,在高手面前要大膽地發(fā)表你的意見,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要及時設法解決,對自己認為對的知識要積極維護,當然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改正。
(4)學習方法
首先,必須擺正心態(tài),應該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不是為了成績而學習,這樣就能減輕心理負擔。
其次,要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
要根據(jù)自己的性格條件、生活習慣選擇,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因為,有些方法看似非常有用,但用在自己身上并不能達到好的效果。
文綜被放在一起自然有它的合理之處。
所以,學習文綜時,一定要把三科聯(lián)系起來,注意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這點非常重要。
當然,打好每一科的基礎是學習的首要任務。
高考文科復習方法【2】
高中歷史
抓好線索。
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抓好時間線索是非常重要的。
如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世界近現(xiàn)代史部分的學習以時間線索為基礎來學習比較好。
關于中國古代史,配套歷史地圖冊上做得很好,可把上面的相關部分剪下來并粘成一條“超長時間圖”,并在上面補上了首都等其他相關信息。
至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和世界近現(xiàn)代史,可分別在一塊硬紙板上畫出時間軸,然后把主要歷史事件標在上面,并以不同顏色的筆區(qū)分不同性質的事件。
這樣既便于記憶,也便于復習。
了解史實。
此點為學習歷史的核心。
對歷史評價向來仁者見仁,但史實是基礎而且是客觀不變的。
對于中國古代史,以模塊記憶法更容易記住,可分為基本發(fā)展情況、政治體制、經濟、民族團結、外交、人文藝術等幾個模塊,每個模塊再以朝代為單位,注意比較記憶法;對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主要根據(jù)不同時期來記憶,以主要事件為依據(jù)。
可基本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建國后;對于世界近現(xiàn)代史,由于情況太過復雜,所以不必過于深究,以課本章節(jié)為單位記憶就行了。
掌握基本歷史理論。
系統(tǒng)了解以下歷史理論,并掌握基本的與現(xiàn)階段學習有關的理論。
隨時隨地地記憶。
只要碰到與歷史有關的東西就回想一下相關史實,不記得的話及時查閱,這樣可以加深印象和記憶。
不要因為忘記而氣餒,記了N遍的東西也會經常忘記,這是正常的。
只要多記幾次,一定會有效果的。
掌握答題方法。
首先審題,大家都知道這是關鍵的一步,要注意找規(guī)律,抓題眼。
其次,要知道相應問題的回答對象。
其實歷史題目都大同小異,只要掌握方法,題不必做多,一定要學會歸納總結。
高中地理
首先要掌握中國地理以及地理的基本知識(即初中的知識),在這些知識中又以地圖的記憶最重要,如果你學好了地圖,那么你的地理一定不會差。
要牢記重要地方的經緯度以及相對位置,腦袋中有總體的地形地貌。
然后以地圖為基礎記憶相關知識點。
自然地理學習重在理解。
一定要搞清楚自然地理的發(fā)生作用機制,理解了自然就記住了。
人文地理要掌握基本框架。
如涉及農業(yè)的,分析一個地區(qū)可從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生物等幾大方面著手,而氣候又可分為降水、光照、熱量,以此類推。
了解了基本框架,再結合上述一、二點的知識,根據(jù)題目的不同靈活運用,就不用死記硬背了。
高中政治
課本已經幫你歸好類了,可以利用課本的知識結構來復習,但有幾點要注意:
1、經濟學和哲學重在理解,政治學重在記憶;
2、要關注時事,并聯(lián)系課本知識;
3、做題技巧很大,特別注意題眼、關鍵字。
尤其選擇題中太絕對的觀點一般可運用排除法排除。
在打好每科的基礎后,特別是從第二輪復習階段開始,一定要把三科聯(lián)系起來。
政治可以解釋歷史,歷史可以證明政治。
地理可以幫助記憶歷史和政治。
最后要強調一點,文綜并不是考試前記憶就能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在于平時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高考文綜歷史最佳復習方法【3】
1、朝四個方向思考歷史問題
實踐中,有的考生越是到考前越是對做歷史題沒有底氣,甚者無從下手,其原因就出在歷史思維取向不清。
歷史思維有四個取向:即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對歷史事件做合乎邏輯的解釋的方向思考問題;從人性的方向思考問題;從經驗的或與經驗相聯(lián)系的推理及對有關系的歷史現(xiàn)象作出因果關系的解釋;從社會和文化是漸進的、一貫的進步方向思考問題,即歷史思維的史學科學化、人道主義、理想主義和歷史進步觀取向。
有了這樣的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做題就有頭緒。
2、以公認史學觀評判事物
歷史事件的評判是有標準的,那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史學觀、全球史觀、文明史觀。
馬克思主義的史學觀是馬克思主義地認識全世界歷史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科學的階級性、辯證的歷史進步觀;全球史觀是指突破西方學術界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論”(或稱“西歐中心論”、“歐美中心論”和“西方中心論”)的限制為特征,超越民族和地區(qū)的界限,理解整個世界的歷史觀,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qū)一切民族的建樹,要把某個地區(qū)或國家放在一個更大的空間范圍內來考察;文明史觀是指一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從本質上說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橫向看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采集時代、農業(yè)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工業(yè)文明時代(包括手工工場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和信息時代)。
用以上三個史學觀全面梳理做過的所有試題,會使思路特別清晰。
3、復習多技巧
高度重視“邊角知識”
對課本上的圖表、注釋、人教版的“學思之窗”和“歷史縱橫”、人民版的“學習思考”和“資料卡片”、岳麓版的小字部分等平時不太注意的“邊角知識”進行一次大清理。
高考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在實際命題中,命題專家是先確定某個題目的“主意”,然后找與這一“主意”相關的材料,再設計“問題與答案”,看這些教材是否講到了與題目相關的知識,只要講到了,就可以敲定成題。
如,出一道有關“汪辜會談”的試題,雖然課本沒有交代地點在新加坡,可題目與答案中是可以考查它的會談地點的,因為1992年的大陸與臺灣關系發(fā)展進程不可能在大陸或臺灣舉行兩岸會談,用推理的方法就可以得出。
所以,有必要在考前的復習中對這種知識點掌握透徹。
【高考文科復習方法】相關文章:
高考化學復習方法10-26
高考物理復習方法10-26
高考英語復習方法10-26
高考語文復習方法10-26
高考數(shù)學復習方法10-26
2017高考地理復習方法10-05
高考生活與哲學復習方法10-26
高考文科狀元學習方法10-26
高考文科狀元的學習方法10-11
海南高考文科狀元學習方法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