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琥珀》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yè)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琥珀》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琥珀》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只琥珀被發(fā)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
二、說教學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課外延伸,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fā)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發(fā)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的合理的進行想象,培養(yǎng)想象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教與學活動步驟
。ㄒ唬┱w把握課文,進入語文實踐
教師出示文中“琥珀”的圖片,學生圍繞這塊琥珀,說一說課文都寫了哪些內容。
隨著學生的匯報,抓住琥珀的樣子與它的價值這一段落,學生進行朗讀,發(fā)現“想象”和“推測”兩個詞語,并理解意思。隨之和科學家一起合理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
。ǘ┨骄繉W習,在語文實踐中想象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也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想象能力的體現。
1、教師請學生看著這塊琥珀,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科學家,推測琥珀的形成會想到什么?
2、學生會想到要有松脂包裹兩個小東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須是在炎熱的夏天從松樹上滲出。這樣學生再來讀課文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琥珀形成過程的語句。
3、學生讀一讀這些句子,說一說它們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發(fā)現:這塊琥珀的價值還在于同時有兩個小東西被 包裹在松脂球中,使人們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教師演示:用一大滴松脂來包裹一只蒼蠅和蜘蛛,學生發(fā)現這并不能做到。因為蒼蠅和蜘蛛 都會在松脂落下來的一瞬間逃離。此時學生的興趣會很高漲,教師借勢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學生發(fā)現科學家推測蒼蠅輕松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沒有注意身邊的危 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huán)境。這為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這樣學生感受到科學家推測過程的合理,那一瞬間是在絕 對自然的情況下發(fā)生的.。
5、這時,學生對科學家的合理想象,嚴謹思考產生佩服之情,教師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動畫,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再來朗讀這個被推測出來的小故事,情感會自然流露。
6、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松脂球變?yōu)榛谋貍錀l件要經歷滄海桑田的巨變。
(三)課外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2、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教師出示“柏抱槐”圖,學生小組討論它的形成過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課后練習寫出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科學小品文。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chuàng)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小學語文《琥珀》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琥珀》是一篇科普性的說明文。作者由一塊稀世珍寶琥珀,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采用生動傳神的語言,推測并再現了這塊少見的琥珀的形成過程。文章布局嚴謹,語言細膩形象,邏輯推理嚴密,真實與想象相結合,使文章具有神奇色彩。教學時,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真實情景描寫的簡潔翔實,了解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深切感受想象中的故事情節(jié)描寫的生動傳神,細致巧妙。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句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想象的科學依據。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的習慣,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導入新課
在上新課前我先對上課時的內容進行了一個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對琥珀有了一個了解,誰說說什么是琥珀呢?在學生說出琥珀的概念時,緊接著問本課中描述的是一個怎樣的琥珀?學生回答是同時包裹著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琥珀。這時我又過渡性提問這塊包裹著蒼蠅和蜘蛛的奇異的琥珀又是怎么發(fā)現的呢?引起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望從而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ǘW習課文,理解課文
1、學習琥珀的發(fā)現部分時讓同學們讀課文15—19自然段的同時。提問:琥珀是怎樣被發(fā)現的?漁民為什么說這塊琥珀是很少見的?說明了什么?這時同學們說琥珀是漁民帶著兒子在沙灘上經過時,兒子踩著了琥珀并把它挖了出來。漁民認出這是一塊琥珀,并說是一塊很少見的琥珀。我進行小結一塊琥珀同時裹著兩只蟲子是很少見的。說明這塊琥珀是不可多得的,有著不同尋常的價值。
2、學習琥珀的科學價值部分
學生讀課文20自然段。提問:這塊琥珀有著怎樣的科研價值?學生相互討論后匯報: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一萬年以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遠古的時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樣蒼蠅和蜘蛛了。在學生匯報后理解詞語“推測”。通過理解推測導入琥珀形成部分的學習。
。ㄈ⿲W習琥珀的形成部分
在學習琥珀的形成部分是我首先讓同學們明白:一個事物的形成都是有條件的,琥珀也不比例外。已經知道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要想知道琥珀的形成就必須知道松脂球的形成過程。在講解中讓同學們理解松脂球形成必須的四個條件:
1、松樹林。
2、夏天———松樹才分泌松脂。
3、湊巧———蜘蛛和蒼蠅在一起。
4、松脂不斷往下滴。
講解的同時板書。在學生理解松脂球的形成后再講解松脂球是怎樣形成化石的;男纬赏瑯右残枰牡臈l件:
1、時間漫長。
2、陸沉水漫。
3、松樹腐爛。
4、泥沙淹埋。再講楚松脂球形成化石以后這篇課文也就接近尾聲。于是我進行了總結。
為了檢驗學生對本課時的掌握情況。我還設計了一些練習題對學生進行了考察。
另外,在上本節(jié)課是我沒按課本安排的順序琥珀的形成,琥珀的發(fā)現,琥珀的研究價值去講解,而是先講琥珀的發(fā)現,研究價值,最后講它的形成。我個人認為這樣更能引起小學生的球知欲,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大自然探索精神。
【小學語文《琥珀》說課稿】相關文章:
琥珀的作文01-01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琥珀》教案范文05-04
琥珀教學教案01-19
琥珀教學教案8篇01-19
小學語文考試面試《臘八粥》說課稿02-20
琥珀教學教案(8篇)01-20
琥珀教學教案(精選15篇)08-05
小學語文《棉花姑娘》第二課時說課稿05-26
高中語文雷雨說課稿范文(精選6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