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第四冊數學全冊教學教案
第一課時:有余數除法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1、2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談話:小朋友,新年好!今天是新學期第一節(jié)數學課,是老師第一次幫小朋友們上課,我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能相互合作,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好不好?
2.口算:16÷4= 48÷8= 30÷6= 56÷7=
24÷3= 45÷9= 25÷5= 64÷8=
問:你想到哪句口訣?
二、導入新課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計算,但是,有時候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時候,有時候可以正好分完,有時侯卻不能正好分完。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板書:有余數的除法
三、教學新課
1.提出問題。
。1)新年里,小朋友們來小紅家作客,媽媽拿出10枝鉛筆,她要考考小紅,媽媽要小紅把10枝鉛筆平均分給分給客人們。請小朋友們幫小紅參謀下,怎么分才合理。
(2)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統(tǒng)一認識:每人分得同樣多。
。3)談話: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每人分4枝,可以分給幾人呢?…… 同桌同學拿出10根小棒代表十枝鉛筆一起來分分,并把分得的結果填在書本第一頁的表格中。
2.探究新知。
(1)分一分(出示紀錄表)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枝還剩幾枝,學生自主活動,教師巡視。
集體交流: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別分給幾個人呢?教師一邊演示一邊交流答案。
。2)說一說
、僬勗挘河^察分法,把它們分類,并說說怎么想的?
、谛〗Y:10枝鉛筆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
。3)寫算式
①觀察表(1)
提問: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2=5(人)
10枝鉛筆每人分5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5=2(人)
提問:你能說出這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像這種正好分完的還有其他分法嗎?
、谟^察表(2)
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3)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個?這1枝還能分嗎?
強調:這1枝鉛筆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們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圓點,把它記錄下來!板書: 10÷3=3……1
、壅J識與數。在除法算式里,每個數都有自己的名稱,在10÷3=3……1中,10、3、3分別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趕快看書,看哪個小朋友先找到。
反饋交流,全班齊讀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苷勗挘10枝鉛筆每人分4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4)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個?這2枝還能分嗎?
、菡勗挘10枝鉛筆每人分6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6)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個?這4枝還能分嗎?
強調:每次剩下的枝數不夠分的情況下才有余數,所以余數必須要比除數小。
。4)概括: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四、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學生先用學具按要求擺一擺,然后根據擺的結果填空。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題中的商和余數分別表示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3.觀察比較這兩題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五、總結全課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告訴你的伙伴!
2.你認為今天的新課要注意些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均份后有余數的情況?
3.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課外延伸
回家拿出12顆糖平均分給幾個人,每人分得同樣多,有幾種分法?每種分法寫一個除法算式,看看有幾個算式是有余數的除法。明天來告訴大家。
【小學第四冊數學全冊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第四冊全冊教案《識字六》教學設計10-09
關于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全冊教案10-08
小學美術第十冊全冊教學教案10-08
品德與生活全冊教學教案10-09
第四冊《絕句》教案05-17
蘇教版二年級第四冊全冊教案《識字7》優(yōu)秀教學設計10-08
最新數學上冊全冊備課教案11-13
蘇教版二年級第四冊全冊教案《狐假虎威》教學板書設計10-09
第四冊秒的認識教學方案10-08
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