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初中語文研究式閱讀開題報告范文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目前,國內沿海地區(qū)率先展開教學模式的探索和課程改革,并且在教學評估上有先例;國外,英、美等國家也早先展開探究性教學,進行多課程的綜合組合,給學生開放探究思維的空間,學生自己組合,探究某一范圍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思維能力,優(yōu)化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質量和效率。
據調查,我們本地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大多采用的還是五、六十年代凱洛夫影響下的五步教學法,有的甚至只有三步(復習---新課 ---作業(yè) )教學。學生一直只能進行“開會式”的學習,其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被日益銷蝕,甚至不會學習,不會主動獲取知識;诖,我們結合當地課堂教學實際,提出“農村初中語文探究式閱讀”課題研究。
二、課題的界說
語文“探究式閱讀”中的“探究”是指探索研究、探尋追究!伴喿x”是指學生自讀、互讀、猜讀!疤骄渴介喿x”是指學生在閱讀中探索文章內容,在探索文章內容中探尋文章情感,再在閱讀中結合生活探究文章現實意義。
三、理論依據
1、以國家教育改革決定為總綱。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使之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語文課程標準》、新課程理念為指引。
《語文課標》中提出能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在“階段目標”里對各學段都提出了具體的探究性閱讀要求。
3、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支撐。
建構主義最基本的理論是:知識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起來的。知識不是客觀存在的被人發(fā)現的東西,而是人在實踐活動中面對新事物、新現象、新信息、新問題所做出的暫定的解釋和假設而已。知識的意義是學習者經過建構活動而生成的。探究式閱讀采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閱讀實踐,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研究目標
1、通過“探究式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文章內容、探尋文章情感,并能結合生活了解文章現實意義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為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式奠定基礎。為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途徑。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2、探索農村初中語文探究式閱讀教學的操作方法,形成對探究閱讀教學的一些理性認識。
3、轉變教學理念,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
五、研究內容
1、走向探究
即實施指向研究主題的激趣策略、親近策略、問題生成策略、引導學生于無疑處生疑,疑向探究主題,了解探究的大體方向。
2、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閱讀是學生在了解探究方向的基礎上,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突出自我意識的讀練活動。即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和自主探究閱讀兩個層次。
初 步 感 知:①初步驗證題目猜讀中的問題或有關的生活經驗話題。
、谔岢鲩喿x障礙及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蹘熒餐Y選出重點研究的問題。
自主探究閱讀:通過自讀自練解決一般性問題,搜集和分析相關的語言材料,做好點評,記下觀點。梳理、整合意見,做好參與交流的準備。
3、合作探究:主要表現形式是課堂對話,包括小組合作探究和全班合作探究兩種。小組合作探究一個是共同研究一個尚待深入探討的問題,重在研究,一個是共同交流,一個尚須完善的問題,重在互補。
4、拓展探究
目的是讓學生的語文能力由理性閱讀理解(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階段向閱讀運用(表達、借鑒、遷移、篤行)階段提升發(fā)展,拓寬學生學習與交流的空間,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向現實生活、向大語文環(huán)境延伸。
5、課末總結:
總結權、反思權讓給學生。
六、研究方法、實施步驟及預期成果:
(一)、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國內有關探究式閱讀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調查法
在實施課題階段,對被實施此課題之前的本校的各年級學生采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結果及時調整相應的做法。
3、行動研究法
重視教學行動中的研究、反思與矯正,不斷優(yōu)化教師課前“探究”的“預設”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探究”式教學效益,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及評價水平
4、經驗總結法
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課題研究重點,隨時積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施,總結得失,尋找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語文實踐能力的方法。
5、對比實驗法
以同校同年級的兩個平等班進行對比。兩個班分為實驗班,非實驗班進行課題研究試驗,研究過程中,進行一系列可考察的數據對比。
(二)、實施步驟:
1、申報啟動階段 (2007.8----2008.3)
①、成立課題組
②、確定研究對象
、、確定研究課題,撰寫研究方案。
④、呈報研究課題,申請立項。
2、研究階段 (2008.4---2009.4)
、佟⒄匍_課題開題會(2008.3)
、、探究式閱讀課堂實踐及研討。
③、對比研究,做好個案分析,進行階段論證,深入研究,撰寫階段實驗報告,形成語文探究教學模式的雛形。
3、課題研究結題 (2009.5---2009.12)
①、總結課題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論文
、、舉行觀摩課,研究課。
③、召開結題報告會
(三)預期成果
1、教師經驗論文集一冊
2、課堂教學研究課實錄光碟四張,觀摩課光碟一張
3、課題結題報告一份
七、課題研究組織與管理:
(一)、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1、課題領導小組
組 長:盛佩軍 (中學一級教師)
副組長:栗國偉 (中學一級教師)
成 員:許冬梅 (中學一級教師)
喬淑梅 (中學一級教師)
2、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栗國偉 (中學一級,指導撰寫方案)
成員:喬淑梅 (中學一級,實驗操作)
宋 倩 (中學二級,實驗操作)
劉 暢 (中學二級,個案分析)
許冬梅 (中學一級,個案分析)
張麗榮 (中學一級,個案分析)
周佩煒 (中學一級,階段總結)
王 影 (中學一級,階段總結)
孫艷華 (中學一級,階段總結)
盛佩軍 (中學一級,成果總結)
(二)課題研究管理
1、經費管理
有足夠的資金用于課題研究,并建章建制對經費進行制度化管理。
2、教研管理
每周定期召開教研研討,總結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得與失。
3、課題組自我管理
明確分工,積極參與,合作提高,建章建制。
八、課題研究的條件保證
1、課題負責人栗國偉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論文在國家、省、市(區(qū))多次獲獎,并參與國家科研課題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經驗,且組織能力較強,有能力組織本校教師搞好課題研究能按時完成各階段課題研究任務。課題組其他成員均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其中有三位教師參加了區(qū)級課題的研究,他們有能力完成各自的課題研究任務。
2、我校對課題研究給予極大關注和投入,在研究經費和資料設備上均優(yōu)先保證。盛佩軍校長親自指導,給本課題研究極大支持。
【初中語文研究式閱讀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論文開題報告的研究03-08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0-16
實驗研究開題報告03-27
汽車研究開題報告05-13
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03-20
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12-09
開題研究報告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