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子宮肌瘤剔除術中止血術臨床探討
畢業(yè)論文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一件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臨床醫(yī)學畢業(yè)論文范文,歡迎閱讀與參考!
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兩種常用止血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11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55例,觀察組術中采取子宮動脈阻斷術,對照組采取垂體后葉素止血,對兩組患者術中、術后出血量和止血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術中和術后出血量分別為55.5±19.1ml和66.4±8.4ml,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和術后體溫方面不存在差別(P>0.05)。結論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行子宮動脈阻斷術止血效果良好,且不影響患者術后卵巢功能。
關鍵詞:子宮肌瘤剔除術;腹腔鏡;止血;子宮動脈阻斷;垂體后葉素
子宮肌瘤是30-50歲育齡期婦女生殖器官中常見的良性腫瘤,發(fā)病率約為20-30%,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肌瘤剔除術進行治療,隨著近年來腹腔鏡技術的引入,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應用越發(fā)廣泛,不但可保留女性器官和生育功能,且維持子宮的生理功能及內分泌功能[1]。由于肌瘤剔除術中對內膜擠壓等多種因素,術中和術后大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陰道出血,如何有效的減少術中、術后出血已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我院對2008年-2011年收治的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采取了子宮動脈阻斷術止血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110例,平均年齡為35.4±4.9歲,肌瘤平均直徑5.9±2.1cm,漿膜下肌瘤數(shù)1.2±0.5個,肌壁間肌瘤個數(shù)2.3±0.6個。
1.2 入選標準
所有患者需滿足:① 經超聲檢查及臨床診斷患有肌壁間肌瘤、無蒂漿膜下肌瘤;② 肌瘤直徑3-8cm,且肌瘤數(shù)目在3個及以上;③ 術前無合并癥,無盆腔手術史;④ 排除子宮肌層“碎石、沙粒樣”多發(fā)肌瘤患者;⑤ 經患者本人或家屬同意。
1.3 分組情況
所有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5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肌瘤直徑、肌瘤個數(shù)等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4 治療方法
1.4.1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在腹腔鏡下用單極電鉤切開肌瘤胞膜,分離剝出瘤體,雙極電凝或縫合創(chuàng)面止血,經旋切器處理肌瘤后經腹壁穿刺孔取出。
1.4.2 止血方法
觀察組給予子宮動脈阻斷術止血,腹腔鏡下分離出子宮動脈后,以絲線套扎暫時阻斷子宮動脈,于術后取出絲線,恢復子宮動脈血運;對照組給予垂體后葉素止血,以穿刺針刺入子宮肌瘤基底部位,注入垂體后葉素10U。
1.5 指標觀察和療效判定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和術后出血量。術中出血量采用容量法、稱重及血色素等指標判定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數(shù)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后72h體溫、排氣和住院時間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觀察組術中和術后出血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美觀、康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因而受到業(yè)界和患者的青睞,但由于子宮血運豐富,肌瘤剔除術中對內膜擠壓等多種因素,術中和術后大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陰道出血。
目前,藥物止血技術仍是臨床上子宮肌瘤剔除術止血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縮宮素、垂體后葉類似物及促性腺激素類似物,縮宮素應用較為廣泛,作用時間較長,但止血效果不及垂體后葉素。促性腺激素類似物能在術前有效縮小子宮肌瘤50%左右,止血效果好,副作用小,適用于較大型子宮肌瘤,但目前臨床應用較少。垂體后葉素含有催產素和加壓素兩種活性成分,半衰期短,在體內維持作用時間為20-30 min,對平滑肌有劇烈收縮作用[2]。但隨著腫瘤數(shù)量的增加,藥物用量也隨之增加,研究表明在藥物止血的肌瘤切除手術中,肌瘤的特殊部位是一個明顯的制約因素[3]。子宮動脈阻斷術是預先以絲線套扎暫時阻斷子宮動脈,暫時減少子宮內循環(huán)血量,從而達到術中和術后止血的目的。Burchell等研究認為雙側髂內動脈結扎可減少盆腔血流的49%,但不影響婦女術后子宮和卵巢的生理功能[4]。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和術后出血量為55.5±19.1ml和66.4±8.4ml,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后72h體溫、排氣和住院時間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提示在患者子宮肌瘤狀況相同的情況下,子宮動脈阻斷術在止血效果方面顯著好于藥物,且不會造成術后子宮及卵巢分泌功能性障礙。
總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行子宮動脈阻斷術止血效果良好,且不影響患者術后卵巢功能。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9.
[2] 吳霞. 垂體后葉素在剖宮產術中子宮肌瘤剔除時的止血應用[J]. 當代醫(yī)學,17(4):143-144.
[3] 王煜,姚嘉斐.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制約因素的實驗研究[J]. 沈陽醫(yī)學院學報,
【子宮肌瘤剔除術中止血術臨床探討】相關文章:
子宮肌瘤剔除術的醫(yī)學論文10-08
子宮肌瘤的護理10-26
胃鏡檢查術臨床醫(yī)學論文10-08
肩周炎松解術不同麻醉方法臨床09-19
開窗減壓術治療口腔頜面部囊腫的臨床效果10-26
腹腔鏡下膽道損傷修復術的臨床護理10-26
電話禮儀話術10-26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醫(yī)學論文10-08
職場溝通術有哪些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