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 推薦度:
- 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
禮儀禮貌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遵循的準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禮儀禮貌基本知識,都來學(xué)習(xí)一下吧!
禮儀禮貌的基本知識
禮貌的定義:
在交際過程中應(yīng)具有的相互敬意、友善和得體的氣度與風(fēng)范。
禮節(jié)的定義:
人們在交際中表現(xiàn)出的尊敬、祝頌、迎送、問候、致意、慰問等所慣用的規(guī)則和形式。
禮儀的定義:
在大型或隆重的場合,為表示重視、尊重、敬意所舉行的合乎禮貌、禮節(jié)要求的儀式。
禮儀的原則:
遵守 自律 敬人 寬容 平等 從俗 真誠 適度
禮貌修養(yǎng)的基本準則:
良好的服務(wù)態(tài)度 認真負責(zé) 積極主動 熱情耐心 細致周到
備受重視的個人形象:
1、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都真實地體現(xiàn)著他的個人教養(yǎng)和品味。
2、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都客觀地反映了他個人的精神風(fēng)貌與生活態(tài)度。
3、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都如實地展現(xiàn)了他對待交往對象所重視的程度。
4、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單位的整體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
5、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在國際交往中還往往代表著其所屬國家、所屬民族的形象。
鏡銘:
面必凈,發(fā)必理,衣必整,鈕必結(jié);頭容正,肩容平,胸容闊,背容直;顏色忌傲、忌燥、忌怠,氣象宜靜、宜莊、宜和。
著裝的“TPO”原則:
Time(時間)、Place(地點)、Occasion(儀式);六合(合身、合意、合時、合禮、合俗、合規(guī)).
艾伯特梅拉比公式:
一個信息的傳遞由以下因素組成:7%語言(有具體信息含義的有聲語言)+38%語音(語調(diào)、音頻、語速、語氣等)+55%表情(面部各器官的動作和身體姿態(tài)等).
四語:否定語、斗氣語、煩躁語、蔑視語
十一字: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
接、打電話程序1
1接聽電話
電話鈴響,立即去接,一般鈴響不應(yīng)超過三次
2撥打電話
預(yù)先將電話內(nèi)容整理好,避免臨時回憶浪費時間或遺漏,確認電話號碼,撥通電話
接、打電話程序2
1接聽電話
致以簡單問候,如“早上好”或“您好”語氣柔和親切
2撥打電話
待對方拿起電話,簡單問候后,以同樣的問候語回復(fù)對方
接、打電話程序3
1接聽電話
自報部門名稱或個人名稱
2撥打電話
作自我介紹
接、打電話程序4
1接聽電話
認真傾聽對方的電話事由,如需傳呼他人,應(yīng)請對方稍候,然后輕輕放下電話,去傳呼他人
2撥打電話
使用敬語,說明要找的通話人的姓名或委托對方傳呼要找的人
接、打電話程序5
1接聽電話
如果對方是通知或詢問某事,應(yīng)按對方要求逐條記錄,并復(fù)述或回答給對方聽
2撥打電話
按照事先準備逐條簡述電話內(nèi)容
接、打電話程序6
1接聽電話
記錄或問清對方通知或留言的事由、時間、地點和姓名并對對方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2撥打電話
確認對方是否明白或是否記錄清楚并致謝
接、打電話程序7
使用再見語,等對方放下電話后,自己再輕輕放下電話
著裝的注意事項
、僦乱⒁庹w美。只有美而得體的,才會符合禮儀。各式休閑鞋、時裝鞋不能與正視禮服相配。穿西服一定要配顏色相宜的皮鞋。忌戴帽子。西服的衣褲兜內(nèi),忌塞得鼓鼓囊囊。
②正式場合不要穿短褲、背心、超短褲、緊身褲等,內(nèi)衣(背心、襯裙、襪口等)千萬不能露在外衣外面。宴會聯(lián)歡時女士應(yīng)穿裙子。穿旗袍時,開叉不可太高,膝上1-2寸為宜。
、酃矆龊现淮﹥(nèi)衣是非常失禮的。睡衣只適宜在臥室穿著;在家里或賓館內(nèi)接待來賓和客人時,也不得光腳或只穿內(nèi)衣、睡衣、短褲。
、軈⒓由缃换顒樱M入室內(nèi)場所,均應(yīng)摘帽,脫掉大衣、風(fēng)雨衣等。男子任何時候在室內(nèi)不得戴帽子和手套。室內(nèi)一般忌戴墨鏡,在室外遇有隆重儀式或迎送等禮節(jié)性場合,也不應(yīng)戴墨鏡。有眼病需戴有色眼鏡時,應(yīng)向客人或主人說明并表示歉意,或在握手、交談時將眼鏡摘下,離別時再戴上。
飲食禮儀:
中餐上菜程序
中餐的出菜順序通常是開胃菜,然后是主菜,最后是點心。
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盤組成的大拼盤。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最具代表性的是涼拌海蜇皮、皮蛋等。有時冷盤之后,接著出四種熱盤。常見的是炒蝦、炒雞肉等。不過,熱盤多半被省略。
主菜緊接在開胃菜之后,又稱為大件、大菜。如菜單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主菜的道數(shù)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數(shù)。在豪華的餐宴上,主菜有時多達十六或三十二道,普通為六道至十二道。菜肴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種烹調(diào)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順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濃膩交互搭配,或干燒、湯類交 配列為原則。最后通常以湯作為結(jié)束。
點心指主菜結(jié)束后所供應(yīng)的甜點,如餡餅、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則是水果。
每個座位前都擺有筷子、湯匙、取菜盤子、調(diào)味盤、湯碗、茶杯、酒杯等。有時也會備有放置骨頭的器皿或餐巾。
作為主人,如何安排座位;作為客人,也需要了解自己的座次。自古至今,飲食的座次安排都有一定的規(guī)矩。
入席后禮儀
入席前,主人或招待人員應(yīng)禮貌性的親自遞煙倒茶。入席時主人事先就要有計劃地分配坐席,分別招呼客人入席,以免臨時緊張,亂作一團。
上菜之前,主人先要向同桌的客人敬酒,照例說一句感謝光臨的話,以后每道菜來時,也要舉杯邀飲,然后請客人“起筷”。在大規(guī)模的中式宴會中,有時會多至數(shù)十席的,主人要帶主要親人到每桌去敬酒,要估計大約需要的時間。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到每桌去敬酒,遍見每位客人,并一一致意。
散后、主人便要回到門口,等待客人離去。道別的形式,可以一一握手送行。在規(guī)模較大的宴會中,送客是到此為止。若三兩桌的小型宴會,主人對某些來賓,如長輩、路遠的稀客,還有送一程的必要,或者給他們雇車,以表示自己的情意。
用餐禮儀
開始用餐,要講究文明禮貌,一般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讓長輩先動碗筷用餐;吃飯時,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無名指扣碗底,手心空著。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對著碗吃飯,易壓迫胃部,影響消化;夾菜時,應(yīng)從盤子靠近或面對自己的盤邊夾起,忌從盤子中間或靠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盤子里翻來倒去;閉嘴咀嚼,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禮儀要求;口含食物,最好不要與別人交談,開玩笑要有節(jié)制,以免口中食物噴出來,或者嗆入氣管,造成危險;吐出的骨頭、魚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來,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噴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頭向后方轉(zhuǎn)。吃飯過程中,要盡量自己添飯,并能主動給長輩添飯、夾菜;吃飯時要精神集中。
宴飲將近結(jié)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畢才停止進食。如果主人進食未畢,“客不虛口”,虛口指以酒漿蕩口,使清潔安食。主人尚在進食而客自虛口,便是不恭。
【日常生活儀態(tài)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yǎng)和文明素質(zhì)。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tài)的美。站立時,身體應(yīng)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頜、抬頭、雙肩放松。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tài)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tài)造型。端莊優(yōu)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wěn)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yīng)該: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應(yīng)兩膝并攏或兩膝合并傾斜;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wěn)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么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tài),都會優(yōu)美、自然。
【社會生活禮儀】
社會生活禮儀,是人們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約定俗成、普遍遵循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涉及個人和人際交往中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體規(guī)則和慣用形式。
作為公共生活的“通用語言”,社會生活禮儀重視小節(jié),以小見大。從握手到稱謂,從出行到購物,從著裝到用餐,從使用電話到網(wǎng)絡(luò)交流……創(chuàng)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生活,需要我們“知禮”、“明禮”、“習(xí)禮”進而“達禮”,既展現(xiàn)自我的修養(yǎng),又體現(xiàn)對別人的尊重。
個人儀容
。1)發(fā)型得體。男性頭發(fā)前不蓋眉,側(cè)不掩耳,后不及領(lǐng)。女性根據(jù)年齡、職業(yè)、場合的不同,梳理得當(dāng)。
。2)面部清爽。男性宜每日剃須修面;女性宜淡妝修飾。保持口腔清潔。
。3)表情自然。目光溫順平和,嘴角略顯笑意。
(4)手部清潔。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潔凈。女性在正式場合不宜涂抹濃艷的指甲油。
握手禮
。1)握手時,伸出右手,適當(dāng)用力緊握對方右手;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簡單問候、寒暄,不可左顧右盼;應(yīng)起身站立并且摘下帽子,不可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不帶著手套握手。
。2)握手順序按照“尊者為先”的原則。在正式場合,以上級先伸手為禮;在日常生活中,以長輩、女士、已婚者先伸手為禮;在社交場合,以先到者先伸手為禮;在師生之間,以老師先伸手為禮;在接待來客時,以主人先伸手為禮,客人告辭時,以客人先伸手為禮。
男士與女士握手不宜時間過長、力度過大。在多人同時握手時,不可交叉握手。不可跨著門檻握手。如果手臟、手涼或者手上有水、汗時,不宜與人握手,并主動向?qū)Ψ秸f明不握手的原因。
遞接名片禮
(1)名片應(yīng)雙手呈遞,將正面朝向接受方。接受名片時雙手承接。
。2)接受名片后要仔細看一遍,有不明之處可向?qū)Ψ秸埥獭?/p>
(3)接受的名片不可隨手亂放或在上面壓上其他物品。
接受對方名片后,如沒有名片可交換,應(yīng)主動說明,并告知聯(lián)系方式。如尊者、長者不主動交換名片,可委婉提出,不宜直接索取。
登門拜訪禮
。1)拜訪前應(yīng)預(yù)約時間。如確需臨時造訪或推遲拜訪,應(yīng)征得主人同意并表示歉意。在時間選擇上,盡量避開用餐時間。
(2)進門前先輕聲敲門或撳按門鈴,等到主人招呼進門后方可入內(nèi)。進門后,向主人及其在場家人問好,如有其他客人在場,也應(yīng)問好。
。3)與主人交談時,可以對主人的家庭狀況做一般了解,但不可盤問細節(jié)。如有要事商談,盡快進入正題;交談過程中,注意傾聽,不可獨自滔滔不絕。
(4)臨時造訪或禮節(jié)性拜訪,時間不可太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
。5)告辭時,對主人及其在場家人的接待表示感謝。出門后,主動請主人“留步”。
如欲帶其他人一同前去拜訪,應(yīng)事先說明,征得同意。進入主人住處后,應(yīng)跟在主人身后走動,在指定座位落座,不可探頭探腦甚至長驅(qū)直入;如欲參觀,應(yīng)在主人引導(dǎo)下進行;未經(jīng)主人邀請或許可,不得進入臥室。
【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相關(guān)文章:
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02-20
有關(guān)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10-13
有關(guān)于禮貌禮儀的基本知識03-01
中餐禮儀基本知識08-29
關(guān)于禮貌禮儀03-15
餐桌敬酒禮儀基本知識07-02
商務(wù)接待禮儀基本知識08-27
公關(guān)禮儀的基本知識06-16
個人禮儀基本知識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