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低年級數(shù)學有效生成策略初探教育論文
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的過程,而是教與學交往、互動的過程,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是開放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他們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和興致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那么在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促使學生生成有價值、有創(chuàng)見的問題與想法,使所有的學生得到健康的發(fā)展呢?
一、有效生成需要精心預設
平時我們所說的備課,就是對教與學的預設。一是對教材的預設,就是準確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本人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母木帯⒅亟M和設計,使之更貼近學生;二是對學生的預設,就是全面了解學生,盡可能多地預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教師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臨陣不亂。這樣的預設不是側重于教師的教,而更多的是為了學生的學。
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乘法的初步認識》時,上課一開始,我按照教學預設出示摩天輪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師:根據(jù)圖上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你打算怎樣解決?
生:我提的問題是:玩摩天輪的有多少人?算式是:4+4+4+4+4=20。
學生的答案跟我的預設一樣,我贊許地看了他一眼,點點頭讓他坐下。
師:你是怎樣想的?(學生陷入了沉思。)
生:我看到一個吊籃里有4人,那么幾個吊籃就是把幾個4加起來。
我心里暗自高興:他不經意間把乘法表示幾個幾相加的意義也說出來了。
師:那有沒有不同的方法?
我話音剛落,就有學生舉起了手。
生:我寫的算式是4×5=20。
幾位學生馬上附和:對的,我也是4×5=20。我肯定了他們的回答。那些寫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都看著我,一副不明白的樣子。我笑了。
師:你們不明白,是嗎?那就請這些同學來告訴你們。
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
有的問:“這道題這樣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問:“4、5、20分別表示什么?”還有的問:“乘號怎么寫?這個算式該怎么讀?”…… 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雖然有些問題學生一開始回答得并不好,但在其他學生的補充和老師的引導下,乘法的意義逐漸在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清晰起來。
一節(jié)課不知不覺過去了,看得出學生學得很開心,意猶未盡?梢,沒有課前精心的預設,哪來精彩的生成!我們教師應更多地為學生的“學”而預設,在預設中體現(xiàn)教師的匠心,展現(xiàn)學生預設性“生成”的火花。
二、有效生成源自積極思維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一課時,我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書中體育活動的情景圖,替代成“用錄像機把本班同學活動的場面偷拍下來”的生活情境。在進行到“你從圖中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預設到學生可能根據(jù)男女性別、不同的小組分類來提出問題。沒想到,有一個孩子站起來說:“丟手絹游戲中,戴眼鏡的同學有2人,不戴眼鏡的有8個人,一共有多少人?”頓時,教室里一陣哄笑。我忽然意識到,這個被老師忽略、被同學們忽視的問題不正是我們新課標中所提倡的從不同角度來發(fā)現(xiàn)問題嗎?我及時捕捉到這一智慧火花的閃現(xiàn),肯定了這個同學的想法,并鼓勵其他學生也換個角度觀察。不多時,課堂沸騰起來:“捉魚游戲中扎辮子的有7人,不扎辮子的有8人,一共有多少人?”“踢球的有17人,守門的有兩人,踢球的有多少人?”……真是五花八門。正是抓住了這一課堂生成,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有效生成要求展開聯(lián)想
比如我在教學《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時有這樣一個片段:
師:請說說你喜歡的數(shù)。為什么喜歡?
學生紛紛表示:我喜歡56,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我喜歡100,因為我想考滿分;我喜歡12,我知道有12個生肖;我喜歡88,這個數(shù)字吉利;我喜歡66,因為六六大順;我喜歡50,我有50張郵票;我喜歡35,因為媽媽今年35歲;我喜歡300,我有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900,我有900元的壓歲錢……
教師板書:56,100,12,88,66,7,2,35,6,50,300,900,……
師:我們今天學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哪些數(shù)不屬于我們今天要討論的?
生:300和900都超過了100。(擦去。)
這里預設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來提供學習材料,由于學生展開了聯(lián)想,使這些學習材料的背后賦予了一個個鮮活具體的生活場景。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聯(lián)想,發(fā)現(xiàn)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并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的相關經驗去同化和鏈接,在已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經過改造、重新組合構建出新的認知結構。
為了有效地促進和把握生成,教師要不斷地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學生那里涌現(xiàn)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成為學生智慧的火種;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要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來,以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問題的余地、生成的時間和自主建構的空間,這是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源頭活水,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新起點。
【低年級數(shù)學有效生成策略初探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低年級德育教育初探論文10-11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實施策略初探的論文10-08
小學數(shù)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論文10-08
小學低年級有效識字教學教育論文10-12
初中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論文10-08
小學數(shù)學創(chuàng)新教育初探數(shù)學論文10-08
有效教學下農村數(shù)學教學策略論文10-10
養(yǎng)老建筑設計策略初探論文10-10
教學初探數(shù)學論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