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99久久|国产剧情网站91|天天色天天干超碰|婷婷五天月一av|亚州特黄一级片|亚欧超清无码在线|欧美乱码一区二区|男女拍拍免费视频|加勒比亚无码人妻|婷婷五月自拍偷拍

計算機網絡畢業(yè)論文

基于ESI數據庫的國內外化學研究機構分析

時間:2022-10-06 00:05:24 計算機網絡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基于ESI數據庫的國內外化學研究機構分析

  大學畢業(yè)論文,可能對于臨近畢業(yè)的同學們還是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那么小編話不多說,直接為同學們帶來計算機網絡畢業(yè)論文論文一篇,希望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順利完成畢業(yè)論文的撰寫!

基于ESI數據庫的國內外化學研究機構分析

  摘要:文章通過對ESI數據庫化學學科的統(tǒng)計,從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發(fā)表數量和篇均被引頻次等指標對國家和地區(qū)化學科研影響力、研究機構的區(qū)域分布及國內外研究機構的影響力和生產力等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國內化學學科研究機構提高的方向。

  關鍵詞:ESI;研究機構;化學學科

  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基于SCI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1.1萬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數據而建立的計量工具,也是目前國際上最有影響的科學影響力評價分析工具,其在科研評價中的應用較為廣泛[1-2]。ESI數據庫通過論文數量、被引頻次和篇均被引頻次等指標對學科高影響力的國家或地區(qū)、研究機構和學者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以有效跟蹤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和研究方向[3]。

  筆者以ESI科學指標數據庫為基礎,統(tǒng)計了化學領域進入ESI排名前1%的研究機構的區(qū)域和國家分布,并對國內外化學研究機構的影響力和生產力進行了分析,明確了國內化學學科的發(fā)展方向。

  一、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于ESI數據庫中2014年5月更新的近10年的統(tǒng)計數據[4]。對進入ESI數據庫前1%的化學研究機構進行檢索,獲得ESI數據庫的1,029個化學機構的論文發(fā)表數量、被引頻次和篇均被引頻次等指標。對1,029個化學機構按照區(qū)域、國家和機構性質等進行了統(tǒng)計,并依據論文被引頻次和論文發(fā)表數量對高影響力和高生產力國家及研究機構進行了排名分析。

  二、化學學科研究機構的區(qū)域分布

  近十年來進入ESI數據庫的1,029個化學機構在全球五大洲區(qū)域分布如圖1所示。ESI數據庫收錄的化學機構區(qū)域分布特點與五大洲發(fā)達國家數量、國家經濟實力等密切相關,大部分科研機構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等經濟實力較強、發(fā)達國家較多的區(qū)域。其中歐洲進入ESI數據庫化學機構392個,占世界38.10%。美洲和亞洲區(qū)域分別有302個、300個機構進入ESI數據庫,占世界29.35%、29.15%。非洲和大洋洲對ESI數據庫貢獻力最小,分別僅有占世界1.17%、2.24%的12個和23個機構進入ESI數據庫。

  三、化學學科高影響力國家和地區(qū)分析

  化學學科領域進入ESI數據庫排名前1%的研究機構分布于55個國家和地區(qū)。從圖2可以看出,國內外被ESI收錄的1,029個化學研究機構中,美國進入ESI數據庫研究機構數最多達250個,占化學研究機構總數的24.20%。其次是中國大陸,ESI收錄的大陸化學研究機構為94個占9.14%。此外,法國、日本、德國均有超過60個研究機構進入ESI數據庫。中國臺灣地區(qū)和中國香港地區(qū)分別有17個和6個化學研究機構進入ESI數據庫。

  以被引頻次排名前20名的國家或地區(qū)為代表進行分析見表1。被引頻次和論文發(fā)表數量排名均在前20名的國家和地區(qū)共18個,其中美國、中國、法國、日本、德國和英國論文被引頻次和論文發(fā)表數量排名均依次處于世界前六位。美國以被引頻次8,175,835次、論文數量403,556篇、篇均被引頻次20.26次/篇排名世界第一,為世界化學學科最高生產力和最具影響力國家。在排名前20名的國家中,俄羅斯的論文被引頻次和論文發(fā)表數量排名差異較為顯著,其論文發(fā)表數量為62,711篇,排名第7位,而論文被引頻次為270,414次,排名16位,篇均被引頻次僅為4.31次/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亦是化學學科論文高產國家,以論文被引頻次2,701,113次和論文數量271,202篇,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但其發(fā)文總數為美國的三分之二左右。中國論文篇均被引頻次9.96次/篇,被引頻次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一,世界排名33位,低于全球篇均被引頻次14.25次/篇,論文影響力與美國有較大差距。

  四、化學學科高影響力研究機構分析

  ESI是根據某學科領域的研究機構在10年內所發(fā)表論文的被引用總頻次對國內外研究機構進行排名的,其近十年內國內外化學領域排名前20的研究機構如表2所示。

  從研究機構論文被引用頻次來看,排名前20名的機構論文被引頻次均超過110,000次,中國科學院以論文被引頻次629,177次排名第1位,排名第2位的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論文被引頻次為602,078次,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排名第3位,其論文被引頻次為482,346次。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10名的機構中,科研型機構組織占7個,而綜合性大學僅占3個,可見在高影響力機構中,科研型機構組織的貢獻力占較重要地位。在高影響力機構中,美國的研究機構數最多,包括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tǒng)、美國能源部、麻省理工學院等9個機構進入前20名。日本次之,其進入前20名機構為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京都大學、東京大學3個機構,中國、法國、德國、印度、瑞士、俄羅斯等國家均各有1個機構進入前20名。

  從研究機構論文發(fā)表數量看,論文數量排名前20的機構論文發(fā)表數量均在7,000篇以上。中國科學院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分別以48,333篇、39,944篇發(fā)文量居第1位和第2位,俄羅斯科學院排名第3,其論文發(fā)表數量為36,197篇。被引頻次排名前20名的機構中,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佐治亞大學系統(tǒng)、西北大學等機構為全球高影響力研究機構,但其論文發(fā)表數量排名均處于全球30名之外,與被引頻次差異較顯著,其對應的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均高于20次/篇。由此可見,研究機構的影響力與其論文被引頻次呈正相關關系,而研究機構的文章生產力與論文發(fā)表數量相關。

  五、化學學科中國大陸研究機構分析

  根據ESI統(tǒng)計數據,中國大陸共94個化學研究機構進入ESI數據庫,其論文被引頻次排名前20的國內研究機構見表3。國內排名前20的研究機構在ESI數據庫的機構排名均進入前200名,且其中11個機構在ESI數據庫排名前100名。在國內化學領域同時具有高影響力和高生產力的機構主要為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且前20名化學領域的國內高校研究機構中,除華東理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和北京化工大學為211工程大學外,其余高校均為985工程大學,這與其在國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地位及科研實力相吻合。

  國內排名前20名的研究機構除中國科學院為科研型機構組織外,其余均為國內綜合性高校機構。中國科學院以論文被引頻次629,177次、論文發(fā)表數量48,333篇排名第1,對國內化學學科科研貢獻力最大。浙江大學排名第2,但其論文被引頻次和發(fā)表數量為101,654次、10,363篇,兩者分別不到中國科學院的六分之一、四分之一,與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影響力和文獻產量差距較大。國內影響力較高的其他高校機構如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論文被引頻次均大于90,000次,論文發(fā)表數量為7,000篇左右,與浙江大學的科研實力相差不大。

  此外,國內進入ESI數據庫的篇均被引頻次最高的化學機構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其篇均被引頻次為22.32次/篇,但論文發(fā)表數量僅為753篇,在文獻數量方面與國內其他機構差距較大。另外,除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分別為14.66次/篇、14.37次/篇,高于全球論文篇均被引頻次14.25次/篇,而其余機構篇均被引頻次均低于全球篇均被引頻次,這可能與中國機構發(fā)表于SCI刊物文章的影響力較低有關?梢娞嵘l(fā)文影響力和文章質量是今后國內大多數化學科研機構需要提高和努力的方向。

  六、結語

  通過對ESI數據庫化學學科領域2004―2014年近10年時間數據分析可見:①從區(qū)域分布來看,化學學科科研機構主要分布在發(fā)達國家較集中的歐洲地區(qū),美洲和亞洲也是科研實力較強區(qū)域,而以不發(fā)達國家居多的非洲和大洋洲科研機構則分布較少。②無論是從論文被引頻次,還是論文發(fā)表數量評價,美國無疑是在化學學科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中國、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在化學學科亦為綜合影響力較強國家,中國論文發(fā)表數量僅次于美國,但其發(fā)展現狀尚處于論文高生產力層面,論文篇均被引頻次僅為9.96,世界排名第33位,處于入圍ESI數據庫國家的中下水平。③從論文被引頻次和論文發(fā)表數量兩個指標看,中國科學院、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等均處于國際高影響力機構。在國際影響力排名較前的機構中,科研型機構組織占據較大比重。④國內化學科研貢獻力較大的機構主要為國內綜合性高校機構,其中以985工程高?蒲袑嵙ψ顝。從篇均被引頻次看,國內機構中僅有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三所機構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發(fā)文質量和科研影響力將是國內化學科研機構今后提高和努力的方向。

  總之,通過ESI數據庫的數據分析和評估,可以明確各國的科研實力和各科研機構在化學領域的地位,對查找我國化學學科發(fā)展存在的弱勢和問題及確定今后發(fā)展趨勢提供了方向。

  參考文獻:

  [1] 邱均平,馬瑞敏.引文索引的功能與科學評價:以美國《基本科學指標》引文數據庫為例(上)[J].中國索引,2005(4):17-22.

  [2] 王雪梅,唐裕華,張志強,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優(yōu)秀華人科學家國際影響力分析[J].情報雜志,2010(12):5-9.

  [3] 邱均平,楊瑞仙.基于ESI的學科熱門論文的計量研究:以臨床醫(yī)學學科為例[J].情報科學,2010(1):53-57,60.

【基于ESI數據庫的國內外化學研究機構分析】相關文章:

關于簡談基于分析化學精品開放課程的共享機制研究的論文10-10

基于《末日哲學家》的分析論文10-08

基于SWOT分析的泰安市旅游資源分析10-26

10月國內外宏觀經濟分析報告范文10-09

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化學教學論文10-11

基于有機化學教學的大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升路徑分析論文10-08

基于趣味化學實驗的幼兒化學啟蒙教育探索論文10-10

基于銀行網上商城業(yè)務的SWOT分析論文10-09

基于SVM的重復網頁檢測算法分析論文10-11

基于信息素的制造系統(tǒng)動態(tài)協(xié)調分析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