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介紹
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介紹
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從古到今涌現(xiàn)了許多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學家,他們之所以成為偉人,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行為習慣是會學習的關鍵,是學習好的保證。那么高中生必須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高效上課
對于中學生來說,上課是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因此,只有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一途徑,才能使學習獲得成功!罢n上一分鐘,課后十日功”,正是對上課的最好評價。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抓住重點,弄清關鍵,主動參與,思考分析;大膽發(fā)言,展示思維。
要上好課,必須做到課前“三到場”、課堂“五并用”:一是要精到(即興趣濃厚),帶著興趣聽課效果最佳。愁眉苦臉、呆若木雞地坐在那里聽課,決不可能聽出好效果。二是要心到,它是學好知識的根本所在;三是要書到,課本、筆記本、同步練習、課堂作業(yè)本、筆墨等,這是課前必須準備好的東西!拔宀⒂谩敝甘帧⒛X、眼、耳、口并用,眼睛要盯著黑板和書本,它是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朵要聽,根據(jù)老師的思路專心聽講,大腦要思考;要認真去分析理解老師講的每一個概
念、公式、定理和習題,要用“心”去感悟、體會老師和同學們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重點學習老師的讀題、審題、聯(lián)想、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本領。要像小孩學走路那樣慢慢模仿,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老師講課中的提示,弄懂問題的本質。要用手圈點,用手作筆記,老師演算時自己要在草稿本上跟著演算,課堂練習更要迅速演練。要用口積極回答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可以促進思考,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創(chuàng)新意識的勃發(fā),回答問題要主動,聲音宏亮,表述清楚。
二、優(yōu)質作業(yè)
作業(yè)是指通過獨立思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以提高學習能力。通過做作業(yè)可以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加以鞏固;可以檢驗聽課的效果和掌握知識的程度;可以發(fā)現(xiàn)所學知識的缺漏并加以彌補。同時,學生做的作業(yè),給老師提供了教學的反饋信息,教師通過批改作業(yè),有針對性的輔導學生,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所以作業(yè)是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一)高質量作業(yè)的一般要求
1、作業(yè)要準確、規(guī)范、快速
準確來源于對試題的正確分析和認真態(tài)度,分析不正確決不會有正確的答案。審題無誤、所答對所問、思維、表達、運算過程、標點、符號、答案都要準確。恰當?shù)剡\用學科特定的術語而完整地表述,要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邏輯嚴密,不啰嗦、不能跳步驟,做到無漏字、錯字、字跡工整,紙面干凈,布局合理,解題格式要符合各科各類型題目的要求。做作業(yè)還要講效率,不但要做得對,而且要做得快,F(xiàn)在各種考試的題量都比較大,只有平時養(yǎng)成了快速解題的習慣,才能使考試順利完成。
2、作業(yè)要獨立思考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庇行┩瑢W在做作業(yè)時,不是經(jīng)過自己大腦的思考去攻克知識的“堡壘”,而是怕吃苦,圖省事,把別人的作業(yè)“搬”到自己的作業(yè)本上,由于沒有經(jīng)過獨立思考,印象不深,很快就會忘記。長此下去,將會“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做作業(yè)只有經(jīng)過獨立思考,所學知識才能長久地“貯存”在自己的大腦中。
3、把做作業(yè)看成是一次考試
如果能把每次做作業(yè)當成一次考試,嚴肅、正確地對待,就能真實地反映出自己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有位省高考狀元曾深有體會地說:“做作業(yè)和考試一樣,考試就和平時做作業(yè)一樣!边@“兩個一樣”是很值得同學們回味和思考的。
4、作業(yè)之后要反思
做完題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將知識引申、擴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后,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想解題采用的方法:第二:為什么這樣做?想想解題依據(jù)的原理;第三: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想解題的思路;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yǎng)求異思維;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fā)散。當然,如果發(fā)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二)完成作業(yè)的程序
要提高完成作業(yè)的質量,既要充分認識作業(yè)的重要意義,明確高質量作業(yè)的一般要求,還應掌握完成作業(yè)的科學方法和程序。完成作業(yè)一般分下面四個程序:
1、復習
就是指學生做作業(yè)前先要復習書本或筆記上有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定義、公理、定理、法則等),主要內容、教師講述的內容、思路、方法等。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前提下再動筆做作業(yè)。知識只有充分理解后,才能深刻記憶和正確運用。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年輕時非常重視復習,他復習的時間比別人多,但他做作業(yè)卻比別人快得
多!跋葟土暫笞鳂I(yè)”是學習上“事半功倍”的成功經(jīng)驗。我們有的同學恰恰不注意這一點,做題之前不看書、不看筆記、知識點都搞不清楚,作業(yè)的準確性可想而知。
2、審題
就是認真看題,弄懂題意,分清題型,明確題目的要求等,然后抓住題目的實質和核心。聯(lián)想自己弄懂了的知識,把題目中出現(xiàn)的“新情境”與有關知識掛鉤,思考解題途徑、依據(jù),確定解題的方向、步驟。只有審題準、才能定向對。有時在定向的過程中還需要回頭再審題,仔細推敲題意,以確定“定向”無誤。定向中要防止出現(xiàn)走(走題)、漏(漏-題)、偏(只及一點,丟掉全面)、亂(亂套、亂碰)的情況。要想作業(yè)好又快,審題,定向是關鍵。陜西師大有位數(shù)學解題專家說:“解題長度與審題成反比”,意思是說,在審題上花的時間越多,下的功夫越深,則審題就越透徹,解題方法就越簡單。
3、解題
解題就是學生在深思熟慮后、獨立地把做題思路用書面表達出來。這種表達應盡量遵循高質量作業(yè)的要求,先求準、再求規(guī)范、快速和有創(chuàng)見。要準而快是最基本的要求。這就要靠學生對知識鉆得深,掌握得牢,從而思考能力強、解題技巧高,也靠平時練好“寫”和“算”的基本功。所以我們提倡“勤學苦練”、“精選精練”。此外,解題最好一次寫成,切忌寫了改,改了又寫,使作業(yè)涂改太多。
【中學生的學習方法介紹】相關文章:
中學生學習方法介紹(精選6篇)11-17
中學生七個學習方法介紹10-08
中學生的學習方法08-15
中學生最優(yōu)的學習方法08-30
中學生的各種學習方法10-10
中學生學習方法探討10-11
中學生學習方法解讀08-31
初中學生的學習方法10-09
中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08-31
通用的學習方法介紹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