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小學科學課堂該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一、吃透教材,精心設計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教科書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jù)教與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拓寬、重組,靈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開放性,F(xiàn)行教材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識涵蓋廣,外延大,需要教師去挖掘、去領悟、并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進行預設,有備而來,有備無患,盡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新情況預設到,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及時調(diào)控,適當刪減或調(diào)整,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事在教學《生物與環(huán)境。這一單元的《食物鏈》,我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消費者、分解者等相關知識,讓學生形成一條知識鏈,為其發(fā)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二、促成生成,精彩新課堂
大家知道,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學過程是一個漸進的、多層次和多角度的非線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預定的軌道運作,常會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等。如在教學《變化的天氣》這一單元《關心天氣》這一課問及:你喜歡什么樣的天氣,不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有的學生說喜歡雨天,因為會涼快一些;有的同學說喜歡晴天,因為雨天老要打傘,太麻煩了;有的說喜歡下雪天,因可以打雪仗。但一生在回答時說:“下雨也好,晴天出不好,陰天也不好,下雪也不好,因為老下雨會發(fā)生洪澇,晴天會干旱,雪天……等自然災害”。這樣一來,我抓住教育鍥機,讓學生討論怎樣的天氣最好,從而學生認識到長期持久的一種天氣都不好,各行業(yè)相對需要不同的天氣等常識。
三、課后教學反思,提升教學智慧
由于課堂教學的許多臨時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設計好的教學同實施之間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課后要及時反思,及時寫下心得體會,總結“成功亮點”,考慮“失誤不足”,思考“創(chuàng)意閃光點”,不僅要善待“生成的問題”,還要會鼓勵、期待甚至幫助學生去“生成”問題,不要害怕自己解決不好這些問題,只要培養(yǎng)自己有足夠的教學機智,就可能將這些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為難點的問題轉(zhuǎn)化成教學的亮點。如教學《聲音的傳播》進行假設,通過實驗,證明聲音傳播的途徑有哪些,在室內(nèi)分組做用耳朵緊貼水槽,,聽水中銅鈴撞擊發(fā)出聲音的實驗,在樓梯上分組做用耳朵緊貼樓梯扶手,聽同學敲擊上層樓梯發(fā)出的聲音實驗;制作土電話聽聲音的傳播。讓學生親歷探究,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假設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鍛煉學生動手制作實踐器材的能力,讓學生初步了解聲控技術。
總之,科學教學上教師必須按照新課程理念要求,從關注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高度,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談談小學科學課堂該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相關文章:
怎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10-10
小學生該怎樣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10-10
怎樣有效提高學習效率10-26
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03-26
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05-18
怎樣提高學生綜合能力10-31
怎樣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09-26
怎樣提高溝通能力12-13
怎樣提高業(yè)務能力08-21
怎樣提高做事能力10-08